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如何巧用環境來提高記憶力?記住這些細節,記憶能力將突飛猛進!

導讀:人類的生活常常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那麼我們記憶東西也是一樣。一個環境習慣了,我們的大腦就會產生麻頓意識,這時候想記憶東西,效果是很差的。變換學習和工作環境,比常呆在一個環境努力,效率更高,記憶更深,進步更快。那麼怎麼才能做到這點?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這些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內容,但願大家能有所收穫。

在背誦之前先整理好周圍的環境

我們對著桌子學習一陣子之後,感到疲勞時,記憶力也跟著遲鈍起來。因為身體對著桌子,幾乎一動不動,肩膀發麻了。這時喘一口氣,讓眼睛和大腦休息一會兒,玩一會兒,看看漫畫,聽聽音樂,來換一換氣氛,這對提高學習效率、增進記憶力是絕對必要的。

但這畢竟是為了繼續學習才轉換氣氛的,如不明確這一點有時即使進入了下一步的學習,卻仍然惦記著方才的活動,那就會帶來消極的影響。集中力強的人也許不要緊,普通人在學習當中,切不可在桌子上放置各種亂七八糟的東西。在順手就能摸到的範圍內,如果有這些東西,心情就不能平靜了。學習的時候,這些東西進入視野,就會分散精神。如有可能,最好把學習的地方和轉換氣氛的場所隔開。如果這一點做不到,就把學習的地方好好整理一下,使學習不受到干擾。

特別是進入背誦階段的時候,桌子上應隻放置背誦所必需的東西,不放其它任何物品。這是為了讓你把注意力集中在必須背誦的內容上。有人學習起來就嫌麻煩,就想看一看小說,一看就沒完沒了。必須杜絕這樣的習慣,養成堅強的意志。

學習的地方的桌布、牆壁顏色要雅靜一些。採光過強或過暗,都能使眼睛疲勞。螢光燈如果使用過久,就會一閃一閃地時明時暗,眼睛受到刺激,一著急,精神就不集中,所以要換上新的才行。時時注意搞好學習環境,這是提高記憶力的第一個條件。

教別人,記得牢

筆者有位朋友在高中當老師,剛開始拿起課本的時候,就覺得不夠熟悉和不好教,因為處境的關係,也不好挑剔什麼,不弄懂它們,作為老師那是不行的。在講台上回答不出學生的問題,被問住了,「嗯」地沉吟一聲就算完事,那第二天就別想進教室了。

不管怎麼棘手,大體上只要自己鈷研一下,查查參考書,問問同事還是可以弄懂的。以後,同樣的課題在幾個班裡教,大約要講上三次就全都記下來了,什麼也不看,講上一個鐘頭是毫不費事的。

被學生這樣羨慕似地一問,朋友回答說:「過去我也不會。可是當了老師之後,因為每天都是反覆地教一樣的內容,就比你們的學習次數多幾倍了。而且做這個工作幾年了,所以大體上都記住了。你也是一樣,教一教別人,很快就會和我一樣的了。」

教人的時候,就要詳細理解所教內容,好好消化之後,才能講得明白,而且對學生的任何提問,都必須作出適當的回答。平常只要作出這種努力,記下來的知識就總是處於「激活」狀態。

常見從學校畢業之後,只要是當上「家庭教師」,教教孩子的數學、英語等功課,就會理解得很透徹,就是這個原因。 已經學習到的知識,如不應用就會「生鏽」。由於教別人,自己的知識就能得到驗證;如有不足處還能得到補充,從這個意義來說,教就是學。公司組織的學習及外面私人辦的學習班現在很盛行,在這種地方發表演說之類的也是一個辦法。

在會議上或同事之間交換意見,只要把數字穿插進談話中去,這個數字就能牢牢記住了。從對方學到的或自己新學到的一些知識,先用用,檢驗一下,然後修正錯誤,就能把知識確實變成自己的東西。

幾個人一討論就容易記住

很多人一定會有這樣的經驗:讀初中和高中的時候,面臨幾天以後的考試,大家集中到某個同學家裡,幾個好朋友吵吵嚷嚷地討論問題。

某一個人講自己的解法,這時對此持有疑問的就會質問,為什麼會是這樣的呢?於是大家七嘴八舌地把自己想到的積極地說了出來。在最後,得出大家都能接受的答案,再到答題本去驗證是否正確。若是錯了,由大家議論出錯處,把它糾正過來。

這樣一來,每個人的長處和短處都可以得到很好的發揚和彌補。一個人很難理解的問題,這時就能得到比較順利的解決。互相都在就同一個問題思考、發表意見,因而能很清楚地了解和記住解決問題以前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互相啟發,有時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才智的火花,所以能夠發現和理解問題的本質。還可從大家的對話當中,得到有關事項的知識。

有時拿著英語的單詞集,兩三個人開展記憶力的競賽。由某人來說單詞,其他人說它的意義。或者由一個人說譯文,其他人用與此相應的英語單詞來回答。這樣做,可使自己的記憶變得正確,還可以弄清尚未記憶的單詞。

自己一個人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即使打算原封不動地記下來,結果也是有限的。作提綱,出聲讀,多次反覆閱讀固然很必要,但如兩、三個人把彼此不足之處互相補充,效果就更好。從這個意義上看,可知有組織的學習會,讀書會等等,對驗證知識是很有效的。參加的人數以兩個人或三四個人為最合適。再多了,就會有人來做領頭,語言遲的人就沒有插話的餘地了。退一步說,人數多時,做領頭的人也應該給語言遲的人以發言的機會

如同把自己的想法寫出來那樣,一旦開口要說什麼的時候,有時會出現卡殼、忘記、論點支離破碎的情形。這說明還沒有把想說的內容完全掌握。光在腦子裡考慮,是靠不住的。與書寫一樣,口頭表達如不進行訓練,到頭來,知識和信息都不能變成自己的。

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更多內容,後續更新,敬請關注!若覺寫得還可以,望大家給個點評和分享,鼓勵鼓勵,將感激不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