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最新消息:抗癲癇專家取得新成果,一經面世,受到廣泛關注

世界衛生組織給癲癇下的定義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大腦神經元異常地、過度的、暫時的電位發放,產生反覆發作的癥狀。從這個定義可以看出癲癇不是單一病因的疾病,而是多種病因的綜合征,但是具有相似的電生理基楚和臨床癥狀。而發作一詞指的是一次突然開始突然終止的癥狀,可以是癲癇性發作。也可以不是癲癇性的發作。應注意的是癲癇的定義中明確指出「反覆發作」,所以一次發作並不一定是癲癇,據統計3.5%的人在一生中有過一次驚厥發作,而癲癇的患病率僅為0.7%左右,發放一詞指的是神經元的電位變化,是癲癇發作的電生理基楚。


迷走神經是腦神經中最長、分布最廣的神經,含有感覺、運動和副交感神經纖維。國際第一個迷走神經刺激協作組的多中心、雙盲、隨機對照研究表明:經過 16~18 個月的刺激,癲癇發作平均減少了 52%。


因此我國的抗癲癇專家經過多年的研究,終於在近日研製出了治療癲癇的新技術,就是「點陣經穴治療儀」。該治療儀就是通過刺激迷走神經,直接或間接抑製了腦內某些癲癇迴路的放大作用,從而抑製癲癇發作。


點陣經穴治療儀是利用現代醫學迷走神經刺激術、中醫經絡理論、生物電磁力學等「三效合一」的醫學原理而研製出來的,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第四批臨床適宜推廣技術。


由於社會上很多人對癲癇病缺乏認知,導致對患者抱有一種歧視的態度,使得癲癇患者產生了較嚴重的自卑心理。這就需要醫患協力,在醫生指導下,患者和家屬多了解癲癇相關知識,以增強治療的信心。癲癇是慢性病,治療周期長、過程繁雜,有些患者不能短時間內完全控制發作,需要醫患的相互合作。醫生和患者家屬應及時發現患者的心理問題,早期識別,積極治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