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重構性變革到來 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面世

  重構性變革到來,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面世

  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下稱“方案”)終於面世。

  根據13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的方案,改革後,國務院正部級機構減少8個,副部級機構減少7個,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設定組成部門26個。

  國務委員王勇作方案說明時指出,總的看,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實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長官的要求,適應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聚焦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按照優化協同高效的原則,既立足當前也著眼長遠,優化了國務院機構設定和職能配置,理順了職責關係。通過改革,國務院機構設定更加符合實際、科學合理、更有效率,必將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部署的各項任務提供有力組織保障。

  “讓人民滿意,這是服務型政府的本質,是機構改革的最終目標。”人民日報發表的評論員文章《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認為,同以往歷次機構改革相比,這一改革的力度之大、影響面之廣、觸及的利益關係之複雜,都十分少有,堪稱一場系統性、整體性、重構性變革。

新一輪國務院機構改革即將啟動,改革後,這些牌子即將消失(新華網圖)新一輪國務院機構改革即將啟動,改革後,這些牌子即將消失(新華網圖)

  強化金融風險防控

  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居三大攻堅戰之首,其中重點是防控金融風險。

  根據方案,國務院擬組建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防範化解金融風險,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維護金融穩定。

  方案提出,將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的職責整合,組建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作為國務院直屬事業部門。不再保留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這是繼設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之後的又一重大監管框架調整舉措。”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說,組建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將進一步推進行業監管協同,有效避免監管漏洞和監管重疊問題。

  連平說,保險的業務功能相對單一,風險管理方法和要求與銀行有一定相似之處。而長期以來,保險業務與銀行業務合作密切,在監管合作上也有較好基礎,推進銀行與保險監管跨行業整合,符合中國金融市場發展的要求。

  “我國大型金融機構主要集中在銀行和保險領域,且銀行已經成為保險資金的重要投資標的。”連平說,在制定相關機構的監管標準時,由統一的監管部門加以推進,可以將風險控制要求更好地協調統一起來,這對加強骨乾金融機構管理,進而對保證金融穩定和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助力“美麗中國”建設

  根據方案,擬組建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專家表示,這一改革舉措將進一步理順我國生態環境監管體制,助力“美麗中國建設”。

  改革生態環境監管體制方面,十九大報告提出,設立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自然生態監管機構,完善生態環境管理制度,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統一行使所有國土太空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複職責,統一行使監管城鄉各類汙染排放和行政執法職責。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許光建表示,生態環境管理方面的機構改革堅持一類事項原則上由一個部門統籌負責,可以避免以前常說的“九龍治水”問題,避免部門間相互扯皮推諉、辦事效率低,浪費行政資源。

  以治水為例,目前的格局是環保部負責地表水環境、國土資源部監督防止地下水汙染、水利部設定管理排汙口、農業部監督指導農業面源汙染治理、國家海洋局負責海洋環境保護等。此次改革擬將這些職能統一到生態環境部,改變監管職能分散的局面。

  在許光建看來,擬組建的自然資源部,是自然資源資產管理機構,主要行使各種自然資源摸清底數、確權登記、用途管制等職能。擬組建的生態環境部,是自然生態監管機構,其職能側重生態環境、汙染排放等方面的監管執法。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黃石市市長董衛民說,自然資源部門的組建,將解決自然資源所有者不到位、太空規劃重疊等問題,實現山水林田湖草整體保護、系統修複、綜合治理。

  跑出中國創新“加速度”

  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

  根據方案,擬將科學技術部、國家外國專家局的職責整合,重新組建科學技術部,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科學技術部管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方案說,此項改革旨在更好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優化配置科技資源,推動建設高端科技創新人才隊伍。

  一些代表委員表示,科技的使命,一個是求真,一個是求力。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必須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雙輪驅動”,促進科技與經濟的結合,發揮科技創新的倍增效應。

  一線科技工作者認為,改革有利於理順科研經費的支持和管理,節省研究人員到處“跑項目”的精力和時間,既可以避免“熱門”方向和項目重複立項、重複支持現象,也可以避免有些雖然重要但眼下不是“熱點”的研究方向得不到有效支持的情況。

  擬訂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方針以及科技發展、基礎研究規劃和政策並組織實施,統籌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和科技體制改革……方案明確重新組建後的科學技術部的主要職責。

  “這次政府機構改革方案在科技方面的統籌和提升非常有魄力,讓人深感振奮——我們正步入創新發展、大有可為的新時代。”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國家太空科學中心研究員吳季說,此次機構改革有利於進一步加強國家在基礎研究方面統籌,期盼著國家加大由政府主導的、有組織的基礎研究,引導科研人員瞄準重大科學前沿,早日實現突破。

  助推鄉村振興

  方案提出,擬組建農業農村部。專家表示,改革將為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強大的組織保障和體制機制支撐。

  十九大報告要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時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

  同濟大學經管學院教授程國強說,改革體現了精簡、統一、高效的原則,將促進“三農”工作管理體系現代化。

  “改革理順了農業農村管理體制機制,為推進‘三農’工作提供了更大的平台,對‘三農’事業發展具有深遠意義。”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貴溪市樟坪佘族鄉鄉長雷燕琴說,這一改革舉措整合了農業農村發展資源,有利於深入推進農村各項改革,破解“三農”難題,增強創新動力,厚植發展優勢,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實現鄉村振興。

  “改革讓我看到了農業農村振興發展的新機遇,有利於政策和資源的整合,統籌優化配置,集中力量強優勢、補短板,帶動群眾增收致富。”雷燕琴說。

  方案提出,將農業部的職責,以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國土資源部、水利部的有關農業投資項目管理職責整合,組建農業農村部,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

  “改革統籌整合了農業投資管理,將促進支農投資整合,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是把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落到實處的基礎性制度安排。”程國強說。

  科學配置權力職責

  十九大報告在深化機構和行政體制改革方面提出,要統籌考慮各類機構設定,科學配置黨政部門及內設機構權力、明確職責。這在此次的方案中也體現得淋漓盡致。

  方案提出,將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的職責、國家品質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的職責、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職責,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執法職責,商務部的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執法以及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辦公室等職責整合,組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作為國務院直屬機構。不再保留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家品質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

  “要解決執法監督條條太多的問題,職責不清,有必要對執法監管部門進行整合。”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事科學院院長余興安說,市場監管部門主要針對市場主體,有利於促進對企業、對機構的監管,重在維護市場秩序。

  方案還提出,把國家發改委的重大項目稽查、財政部的中央預算執行情況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的監督檢查、國資委的國有企業長官幹部經濟責任審計和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的職責劃入審計署。不再設立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趙全厚認為,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資委的上述相關職責,都關乎對國家重要經濟資源或行為活動的監督,納入審計署有利於把執行者和監督者相對分開,提高監督效率。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副院長鄭春榮認為這項改革推進是大勢所趨。在他看來,方案所涉及的三部門相關職責實際上與審計署已有權限存在一定的交叉重複,“將這些職能交由審計部門統一行使,有助於提高監管效率、降低監管成本。”

  對於改革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方案提出,改革國稅地稅征管體制,將省級和省級以下國稅地稅機構合並,具體承擔所轄區域內各項稅收、非稅收入征管等職責。

  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13日在人民大會堂“部長通道”上回答關於“國地稅合並”問題時說,稅務部門將在改革中努力做到事合、人合、力合、心合,確保改革積極平穩扎實如期落地。

  (綜合新華社、人民日報報導)

責任編輯:李堅 SF163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