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體驗幼兒園的STEAM課程,幾節課下來我想去深造手工課

溪苒媽,親子學堂編輯,溪苒是一個高冷獅子座girl。在育兒上,溪苒媽希望結合溪苒的性格,在保持她的天性上做適當的科學育兒引導。並會定期和大家分享,她和溪苒一起成長的點滴。

初聽“STEAM教育”一詞是在兩年前,那時身邊湧現出許多樂高、編程等培訓班。當時還疑惑,小朋友拚個樂高也要報班。這後才知道,他們是在學習智能機器人課程,也有很多人告訴我,這是STEAM教育的一部分。

近兩年,從學齡前到高等教育,STEAM教育被頻繁提出。不少教育人士表示,它是培養未來人才的教育方式。最近給溪苒選擇托班,STEAM教學理念的幼兒園列在了清單上。想知道“高大上”的STEAM教育是怎麽落實在幼兒園的課程中,我帶著孩子參加了家附近的FGA未來成長學院的開放日。

既有雙語教育,又與早期STEM課程與美學探索課程融合一體,這是我選擇參觀LUC教育集團旗下FGA未來成長學院的原因。當天在一個半小時的開放日中,我們共體驗了4門課程。其中3門是圍繞實驗和動手展開的,不少參觀的家長和我有同感,3歲的孩子並不能獨立完成這些實驗操作,這更像是家長們的手工現場。至於從實驗中能獲取什麽知識,從幾節課中還不足以得出結論。

再看雙語教育,4門課程中都是純英語教學。從溪苒的反應看,語言環境對她會有積極的影響。在課上,她會主動嘗試和老師一起講英語。

第一節體驗課的學習目標是了解蝴蝶的生命循環。老師利用卡片從egg(蛋)、caterpillar(毛蟲)、chrysalis(蛹),再到butterfly(蝴蝶),演示了蝴蝶生命循環的過程。然後讓家長和小朋友一起利用材料製作蝴蝶。作品中除了塗鴉是溪苒畫的,其它都是我完成的。整個過程,溪苒執著於畫筆和教師的環境,而對我做蝴蝶毫不感興趣。

結束了15分鐘的生物課程,來到第二個教室開始了藝術課。在戶外小朋友圍坐在老師邊,每個人面前放有鐵盆和鼓。老師在講繪本時,會結合情景,有節奏的打擊配音。並且在這個過程中,還會引導小朋友理解“安靜”、“快”、“慢”等指令。

幼兒園大廳中,看到在讀小朋友的創作作品。

物理課,利用材料製作“魚兒遊”。先用泡沫板剪出一條“小魚”,穿上魚線將另一端粘在瓶蓋上。當瓶身正放時,因浮力原因,“魚”會漂在最上面,這時我們是看不見“魚”的。當把瓶子反轉後,便可以看見“小魚”。這個實驗,溪苒很喜歡,覺得有新鮮感,自己會不停的反轉去找“小魚”。

教室內隨處可見的手工材料。

最後一節體驗課,用眼前的這些材料製作小青蛙的家。經過上兩節的手工實驗,這個時候我的動手能力已達到了極限。再加上溪苒在旁邊不停的拿著扣子亂丟,我也沒享受到該有的親子手工時光。這堂課的另一感受,是它可以培養小朋友的想象力。

課程結束,我對STEAM教育在學齡前的引導意義打了問號,對於有些高結構的操作和原理,顯然溪苒不能理解。而這些新穎的教學方式,我也不確定,在3年的幼兒園學習中,是否還能讓她產生好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