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不要害怕,萎縮性胃炎是一種完全可以治癒的疾病

多人覺得萎縮性胃炎很恐怖,出現腸上皮化生會很快癌變,造成恐怖心理是多數患者,甚至部分醫生對萎縮性胃炎缺乏了解所致。

慢性胃炎分為兩種,一種是淺表性胃炎(也就是非萎縮性胃炎),另一種則是萎縮性胃炎。前者是指粘膜的充血、水腫及糜爛;後者則指胃黏膜胃固有腺體減少,常伴有腸上皮化生。

引起胃萎縮可分為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

生理性多與年齡相關,是胃老化的過程。人老了,常有腺體的萎縮,皮膚萎縮變薄可出現皺紋、口腔唾液腺萎縮可引起口乾,那麼隨著年齡的增長,出現不同程度的胃萎縮也理屬正常,因此,到了一定的年齡,胃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胃萎縮。

當診斷為萎縮性胃炎後,不用驚慌。

50歲以後胃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萎縮,如果確定是生理性的萎縮,無須大驚小怪,世界上沒有常生不老的人,那麼也沒有永遠不萎縮的器官。多數人出現這種胃萎縮是無須治療的,也就是說並不是老年人就一定要治療。但少數人因為胃萎縮可以引起胃脹氣不適等消化不良癥狀,則可以藉助藥物調理,如口服保護胃粘膜藥物、補充消化酶、加用促動力藥物和中藥調理等。

病理性的萎縮性胃炎需要治療。

引起病理性胃萎縮可能是炎症,也可能發展為胃癌。應用保護胃粘膜的藥物、根除幽門螺桿菌,常可以使炎症引起的萎縮性胃炎完全恢復正常。

腸上皮化生是萎縮性胃炎的一種表現形式。很多人對腸上皮化生極為恐懼,以為出現腸上皮化生就離癌變不遠了。這完全是一種錯誤的認識。萎縮性胃炎和腸上皮化生癌變率其實很低。只有伴有明顯的異型增生(又稱高級別上皮內瘤變),癌變率才會較高,需要及時治療。即便是重度的萎縮或重度的腸上皮化生,只要沒有明顯的異型增生是不會癌變的,但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癥狀。

萎縮性胃炎或腸上皮化生如果出現了異型增生就可能會發生癌變,因此出現這種情況,如果是輕度的異型增生(低級別的上皮內瘤變)可以每年做次內鏡檢查,監測複查便可;如果出現了重度的異型增生(高級別的上皮內瘤變),則須要住院治療幾天,在醫院可以在內鏡下行一種叫ESD的微創治療手術,可使疾病癒合。

總之,萎縮性胃炎是很普通的一種病,如果是老年人,可能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生理性胃萎縮,沒有消化不良的癥狀無須服藥;如果是炎症引起的萎縮性胃炎可以口服藥物治療;如果是真正的癌前病變也可以通過內鏡下的微創手術,均可使疾病完全治癒。

當診斷為萎縮性胃炎後,建議找有經驗的專科醫生評估,是生理性的,還是病理性。如果是後者,是炎症性的、還是腫瘤性的。無論哪一種,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均可以治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