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8000億產值仍需大發展 各方建言中成藥二次開發

6月9日-10日,中國中藥協會中藥產品開發與培育專業委員會及企業與醫院葯事管理專業委員會聯合在北京召開專委會年會暨高峰論壇,旨在搭建醫、研、企交流大平台,共享資源,攜手發展。來自國內眾多知名資深專家、學者、企業等代表,為中藥,特別是中成藥產業發展建言獻策。

統計數據表明,近年來,我國中醫藥的發展以突飛猛進的速度在往前進行。據中國中藥協會會長房書亭介紹,2017年,我們中成藥產業產值接近8000億元。和40年前改革開放初期70億元左右的產值相比,增加了100多倍。「這是一個很大的飛躍。」房書亭表示,在中成藥產業發展中,不僅設備在不斷改造,技術的進步也在以令人驚嘆的速度向前發展。中醫藥產業勢必對世界醫藥和大健康產業,發揮很大的推動作用,促使世界各國認識、接納、使用中成藥。

中國中藥協會會長房書亭

隨著人民對中藥產品、健康需求的擴大,中藥產業發展也面臨挑戰。如中藥材和中藥片的品質問題、中藥產品的臨床使用問題、中藥注射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問題等,專家認為,中藥品質的問題一直是中醫藥發展的生命線,中藥品質問題會導致臨床療效出現問題。房書亭表示,這些問題如果不儘快加以解決,將成為製約中醫藥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

國醫大師王世民

中成藥是以中藥飲片為原料,經過加工做成的一個成品,也屬於中藥,是中醫臨床上常用的一種劑型。山西省葯膳養生協會終身名譽會長、山西省中醫學會名譽會長、國醫大師王世民先生在論壇上談到中成藥再開發時表示,很多中成藥千百年來行之於世,獲得老百姓的信任,但是還有很多方面有待進一步研究。他提出中成藥開發五個思路:中成藥命名應該既要科學又要尊重中國傳統習慣;改劑型對中成藥再開發是一個比較好的辦法;可以對經典小方進行開發改造;中醫、中藥,西醫、西藥應該共同合作;膏劑值得研究。

清華大學教授羅國安

中醫藥現代化與精準醫學密切相關。清華大學羅國安教授表示,精準醫學是一個新型的醫學範疇,不只限於基因測序。西方現代醫學的缺點是隻關注局部細節,而不是整體,因此容易以偏概全。而整體觀、辨證施治是中醫藥理論的精髓,可以克服現代醫學的這個缺點。他認為中醫藥的精準醫學,就是把人的病是看成一個整體,包括疾病的精準診斷、治療跟療效的精準評價。中藥跟西藥的小分子單一化合物有所不同,是一個藥物系統。中醫藥理論要有精準的遣方配伍,也要有精準的用藥劑量。

貴州聯盛葯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汪洪峰

在此次論壇上,作為企業代表,貴州聯盛葯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汪洪峰結合聯盛大產品發展策略,提出中成藥開發的新思維模式。他表示,聯盛葯業目前研發速度,包括取得的中藥破壁飲片產品許可證已處行業領先,市場銷售也是一年一台階地往上走。作為製藥企業,聯盛會恪守「大匠精誠」和「品質源於設計」的核心理念,本質就是為了研發生產岀安全高效的精品,貢獻用戶健康獲益的藥品,精品=精料+精工+精心。精料是物質基礎,是重中之重,就是選用的原料輔料必須是好中選優,不但講究道地產區,應季採收,加工運輸保存皆良好,以定性定量批批進行全息檢測的結果來判斷;精工是指生產技術先進,核心工藝及規程設計合理,不斷優化迭代並執行精到;精心是指生產過程中需要持敬慎,以產品品質為核心信仰,時時刻刻牢記產品品質標準,用心做好產品品質的全過程把控,認認真真做好每一個細節三者完美結合,才可能生產出高品質產品。

中藥產品開發與培育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王麗娟

主辦方之一,中藥產品開發與培育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王麗娟介紹,專委會主要聚焦在中藥創新產品的開發,中藥產品二次開發和大健康產品的開發。專委會的核心優勢就是希望可以聚合各方資源,幫助各方把研發的成功,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都發揮到最大。目前專委會已經幫助梧州製藥,東阿阿膠,三精製葯、雲南白藥新時代健康等企業,幾十個品種,進行了頂層設計,實施了二次開發。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