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便秘竟會導致癱瘓!嚇得我菊花一緊…

發生便秘就喝瀉藥?小心了!

便秘(constipation)是一種臨床常見病症,表現為排便次數減少、糞便乾硬和(或)排便困難,排便次數減少指每周排便少於3次,排便困難包括排便費力、排便不盡感、排便費時以及需手法輔助。從全球範圍看,成年人中位患病率為16%(0.7%~79%),60歲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為33.5%,男女患病比例約為1∶1.5,而我國功能性便秘的患病率為6%,男女患病比例為1∶2。

事情是這樣的

據英國《獨立報》6月24日報導,澳大利亞一名53歲男子因嚴重便秘,導致右腿完全失去知覺,不得不到醫院接受手術治療。

到醫院急診時,他的腹痛已經持續了三天,並且伴有腫脹和噁心的癥狀。更令人震驚的是,他右腿疼痛,過去的24小時無法動彈,失去知覺,而且摸起來冰冷。病史顯示該男子沒有吸毒經歷,沒有血管疾病風險,也沒有重大健康問題。原來他真的只是需要上個「大號」。

直腸檢查顯示該男子糞便乾結。對他腹部的掃描顯示,他患有大量糞便乾結和潛在的危及生命的腹腔間隔綜合征(腹部壓力增加)。掃描顯示,他的糞便積得如此之多,大腸膨脹,導致右髂動脈受壓。這種壓力造成了他腿部的疼痛和癱瘓。

由於案情嚴重,醫生對他立即進行手術,以消除「積壓」。根據官方報告,醫生清除了兩公升糞便。他又過了13天才能夠走路。

可見,便秘的發生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品質,給人們帶來許多煩惱。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大多數人會選擇瀉藥暫時緩解癥狀,但用藥不當會使便秘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甚至還可能出現一系列不良反應。

那麼究竟該如何使用便秘藥物呢?下面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

1

便秘藥物的分類及用藥注意事項

器質性便秘的治療主要應針對引起便秘的原因進行治療。對功能性便秘,首先應鼓勵患者進行非藥物治療如改善生活方式等。如經上述治療未奏效者,可根據醫囑酌情應用便秘藥物。目前,常用的便秘藥物有西藥和中成藥兩大類。

西藥類:主要包括容積性藥物、刺激性藥物、潤滑性藥物、滲透性藥物。

1

容積性藥物

定義:又稱膨鬆劑,吸水後增加容積,輕度刺激腸蠕動;抵達結腸後被腸道內細菌解酵,增加腸內滲透壓和阻止腸內水分吸收,增強導瀉的作用。

適用對象:低纖維素膳食、妊娠期以及撤退刺激性瀉藥時應用。

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能被細菌降解,可引起產氣增加和腹脹,部分會發生過敏和哮喘等不良反應。

2

刺激性藥物

定義:藥物本身或其體內的代謝產物能刺激腸壁,使腸蠕動加強而促進排便。

適用對象:各類型便秘,X線檢查或內鏡檢查前的腸道排空等。

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服用此類藥物會導致水樣腹瀉和腹痛、低鈉/低鉀血症、繼發性便秘、結腸黑病變等,此外,這類瀉藥較劇烈,不宜長期服用;有刺激性,避免接觸眼睛和皮膚黏膜。孕婦慎用,急腹症患者禁用。

3

潤滑性藥物

定義:能潤滑並刺激腸壁,軟化大便,作用溫和。

適用對象:此類藥物作用溫和,不引起劇烈腹瀉,適用於避免排便用力的患者,如老年患者、孕產婦、高血壓患者、術後患者、痔瘡患者等。

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易發生脂質吸入性肺炎和 肛周滲漏。長期使用會導致脂溶性維生素缺乏,影響胡蘿蔔素、鈣、磷的吸收;易產生依賴性。

4

滲透性藥物

滲透性緩瀉藥:不被人體吸收,通過細菌分解後釋放有機酸在結腸起作用如乳果糖、聚乙二醇。

適用對象:不被人體吸收,通過細菌分解後釋放有機酸在結腸起作用。尤其適宜於老年人、孕產婦、兒童及術後便秘者。

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糖尿病患者慎用。此類葯的主要缺點是在細菌作用下發酵產生氣體,引起腹脹等不適感。

鹽類滲透性瀉藥(瀉鹽)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鹽類滲透性瀉藥(瀉鹽)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近日發表的一篇文章指出目前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已批準使用瀉鹽作為瀉藥,當一個人暫時便秘時,可以通過使用瀉鹽類藥物治療。該類藥物不易被腸道吸收,停留腸內,使滲透壓升高,能吸收大量水分並阻止腸道吸收水分,使容積增大,刺激腸壁,增加腸蠕動而導瀉。

但文中也指出,過量反覆服用鹽類瀉劑,可引起高鎂血症及高鈉血症等嚴重的併發症,同時對於那些腸道運動遲緩的便秘患者、患有腎臟疾病的患者等服藥也應謹慎。此外,若一個人除了便秘外,還患有腹部疼痛、發燒、噁心及嘔吐等,則完全不應使用此類瀉藥。

中成藥類:主要包括行氣導滯類、清熱通便類、益氣滋陰類。

行氣導滯類

治療氣滯證便秘,主要適應於胃腸積滯,脘腹脹痛,大便不爽,裡急後重,肛門下墜等症。

清熱通便類

治療實熱證便秘,主要適應於內熱蘊蓄,頭暈目眩、咽喉腫痛、實性大便結,舌紅苔黃者。

益氣滋陰類

治療虛證便秘,主要適應於大腸積熱,津液不足,年老體弱腸燥便秘、腹脹者。

2

各類藥物比較

3

特殊人群便秘治療藥物的選擇

老年人

老年人活動量減少,膳食中缺少纖維素,且多伴有全身慢性疾病,且服用的藥物可能會有促進便秘的作用,在臨床上往往表現為排便費力和次數減少,過分用力排便會誘發短暫腦缺血發作或排便暈厥,甚至在原有基礎疾病上並發心肌梗死和腦血管疾病。

一般先選擇乳果糖類藥物,中藥選用六味安消膠囊短期調整,待便秘緩解後改用聚乙二醇,中藥選用麻仁潤腸丸維持治療,後逐漸減量服用。

兒童

兒童一般不宜應用瀉藥。對於兒童便秘,首選高纖維飲食和充分的水分攝入。如果無效、便秘嚴重時可選擇緩瀉劑,乳果糖、聚乙二醇等這些較安全的臨床常用於治療兒童便秘的藥物,但劑量應酌減。

孕婦

如果便秘高危孕婦需使用通便藥,可預防性使用安全性好的緩瀉劑,並避免用力排便導致的早產。孕產婦便秘的預防和治療,首選滲透性緩瀉劑,如此類藥物無效,可選用容積性緩瀉劑作為預防用藥,潤滑類作為治療性用藥。

2型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多存在神經功能改變,便秘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消化道癥狀,在積極控制血糖的同時,可嘗試使用容積性、滲透性、刺激性瀉劑。

總結

便秘的誘因較為複雜,受飲食結構、生活方式、精神心理、社會環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便秘藥物濫用特別是大量瀉藥的長期服用勢必會造成頑固性便秘的發生。因此,需全面整合其臨床特徵,個體化制定治療方案,以期治療更趨於科學、合理,從而提高慢性便秘的臨床療效,改善患者生活品質。

參考文獻:

1. 邵萬金 (譯). 美國結直腸外科醫師學會便秘臨床診治指南 [J]. 中華胃腸外科雜誌.2016,19(12):1436-1441.

2. Hong KS,Jung KW,Lee TH,et al. Current issues o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constipation[J]. Korean J Gastroenterol,2014,64( 3) : 148-153.

3. MIMS 消化系統疾病用藥指南 2016.

4.Gonzalez-Martinez MA,Ortiz-Olvera NX,Mendez-Navarro J. Novel pharmacological therapies for management of chronic constipation[J]. J Clin Gastroenterol,2014,48(1) : 21-28.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