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如何讓寶寶交際如魚得水?尊重早教三原則,避免孩子社交受挫

文/可馨育兒

如何讓寶寶交際如魚得水?尊重早教三原則,避免孩子社交受挫

一、鍛煉寶寶身體動作

要鍛煉寶寶的身體動作,讓他的腦部、運動中樞,以及四肢能夠協調一致,讓寶寶對自己的身體運動能力有自信。這是寶寶一生之中萬事之初的重中之重,是所有其他方面得以發展的前提和保證。

要想寶寶能夠達到這種程度,就要讓寶寶去自由的探索周圍的環境,讓他自由的去行走、跑動,鍛煉身體的運動能力以及對周圍事物的認知。可馨育兒說,如果這個階段寶寶的時間被用於在父母的引導下學習或是坐在屋子裡看書、看電視,他將失去這個寶貴的發展機會,那麼,今後彌補起來不僅耗費時間精力,也是非常困難的。

眾所周知,人的感覺除了常見的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等5種感覺外,

還有平衡感、冷暖感、滿足感、運動感等。這些感覺是相互作用的,只有當各種感覺都得到充分的發展,寶寶才能進入到複雜的、更高級的思維水準上,才會逐漸具備思考能力、洞察力、自我意識……這些高層次的能力。

二、為孩子營造成長環境

寶寶的成長是需要循序漸進的,不能夠揠苗助長。不論是身體上的,還是心理上的,或是技能上的,都需要充足的時間來讓寶寶成長。比如0-4歲寶寶的身體和大動作的發育,每個月齡都會有不同的發展階段,儘管每個寶寶不完全一樣,但是,都會有一個大致的發展時間表,而不是像用化肥催熟蔬菜一樣可以一催而就的。

作為父母,能夠為孩子做的就是創建一個適合他成長的環境。從孩子的角度出發,提供一個溫馨美好,充滿有益於孩子成長元素的環境。這個環境應該是安全的、充滿愛的、有規則的、尊重的、鼓勵的和幫助的氛圍,而不是強迫的、生硬的、威脅的、訓斥的甚至打罵的,更不能讓寶寶做超越自身發展的事情,即使這件事從外表看來是被我們設計成讓寶寶感到快樂的。同時,我們也要儘可能做到保護寶寶在自然發展中表現出的好奇心、探索精神、想像力和求知慾望等。

三、良好的親子關係

父母要讓寶寶擁有健康的心理狀態和主動與他人交往的自信。人都是社會性的生物,都需要在社會生存,不可避免的就需要與他人接觸,一個擁有良好交際能力的人,能夠更好的面對生活和工作。如果寶寶沒有建立起正常的心理狀態和人際交往的自信,他將在社會性交往中不斷受搓,這會直接影響寶寶今後的人生狀態。

父母和寶寶之間良好的親子關係以及充滿關愛、尊重的家庭環境,能讓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而那些長期受壓抑、緊張或是被冷漠的寶寶,心理則會發生扭曲。因此作為父母,需要學習和了解寶寶心理的特性,理解寶寶各個時期的行為和表現。

有時候父母想要寶寶變成一個交際能力良好的人,但卻急於一時,忘了良好的交際能力也是通過大量的鍛煉得到的。因此,父母要讓寶寶通過屬於他自己的遊戲和活動來學習,而不是父母灌輸給他。此外,在寶寶的學習中,需要向成人模仿,所以,我們對待寶寶的方式,也將是寶寶對待其他人的方式,為人父母如果希望寶寶人際交往能力強,自己首先需要自我完善和成長。

四、與寶寶有效溝通

人際交往的核心還是語言交流,只有寶寶掌握了語言交流時的技巧,那麼他在人際交往當中就會越來越有信心。所以,父母平時要多和寶寶進行有效的溝通,這種溝通應該是平等而尊重的,而不是命令或是強迫的方式。

圖片來源於網路,與內容無關,侵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