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手沖咖啡——點滴之下的純粹、醇正


周作人曾在《北京的茶食》中寫道:「我們於日用必需的東西以外,必須還有一點無用的遊戲與享樂,生活才覺得有意思。我們看夕陽,看秋河,看花,聽雨,聞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飽的點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雖然是無用的裝點,而且是愈精鍊愈好。」的確,生活要想過得有意思,總得需要些精緻的裝點,畢竟在如今這個高速的時代,不試圖通過一些方式讓自己慢下來,這日子也就僅僅是生存,而不是生活。

咖啡,莘莘學子都市白領中常見的備品,速溶咖啡往往是人們的第一站,隨著時間的推移,一種通過濾紙一點一滴而出的咖啡方式——手沖咖啡,開始在人群中興起,這點滴的過濾,如同過濾著生活,析出厚重之中的那點小確幸,想來正是因此,才給手沖咖啡帶上了一種令人敬畏的儀式感,或者說一些精緻的裝點。據傳手沖咖啡這種沖泡方式源自一個完美主義者的突發奇想,20世紀初,德國的本茨·梅麗塔在家中做咖啡,深受咖啡渣困擾的她,突發奇想地用兒子的吸墨紙當做濾紙,在濾紙裡放入咖啡粉,並用水壺將水注入咖啡粉,萃取出了一杯味道不同以往的咖啡,簡單,純粹,也醇正。

萬幸,身為咖啡小白的我能在颱風山竹肆虐前夕的陽光中,通過IO定製遊參加格調周末Crema克麗瑪手沖咖啡培訓體驗課程,親手嘗試點滴出一杯屬於自己的手沖咖啡。


雖是體驗課程,但是Crema克麗瑪依舊給我們精心安排了國際級的咖啡導師——李陶老師。看似靦腆的老師講起手沖咖啡來如數家珍,從手沖咖啡的歷史由來,咖啡器具,咖啡粉的磨製,沖泡要素等等由淺入深的帶領我們這群小白推開手沖咖啡的大門。

一把水壺,一張濾紙,一個過濾器皿,一套研磨工具構成了手沖咖啡的前奏,僅用水和單一品種咖啡豆研磨後的粉末,一點一滴的帶出咖啡本身最純粹最原始的味道。手沖咖啡看似簡單,實質卻是一個慢工出細活事兒,水溫不可忽視,也要留意時間、水量計的變化,時間太長,咖啡濃澀,時間太短,卻又寡淡無味,一切都要求三個字——剛剛好。不同的人、不同的咖啡豆、不同的心情、不同的水往往能帶來不同的味道,千人萬味卻又剛剛好。老師也說,剛剛好的手沖咖啡有一種平衡的口感,酸澀都是剛剛好,無論冷熱都不會讓你抗拒。

一場簡單的體驗課,帶領我們走入手沖咖啡的世界,體驗點滴過濾下析出的小確幸,這一杯點滴下來的手沖咖啡,讓人擁有難得的沉靜和專註,牽緩我們被生活加快的步伐,治癒我們煩躁的心靈,安享那片刻的美好時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