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肚子痛」可大可小,還可能是致命信號!教你一招輕鬆分辨

基本每個人都有過肚子痛的體驗。很多人覺得肚子痛就等同於胃不舒服,但其實「肚子」裡包含著很多器官,而胃只是其中的一個「零件」,所以肚子痛未必就是胃出現了問題。那麼肚子痛的時候,究竟該如何辨別病因呢?

一般,我們把胸以下、屁股以上部位發生的疼痛,都統稱為「肚子痛」。而在醫生眼裡,這塊從橫膈膜到膀胱之間的區域,包括了肝膽、脾胃、十二指腸、胰腺、大腸、小腸、闌尾等重要器官組織。

所以肚子痛這個事情可大可小,辨清肚痛的具體部位,就能幫助我們初步判定病因與病情。

左上腹

左上腹的位置主要有胰臟,一旦這個地方發生疼痛,很可能就是這兩個器官所引起的,常見的疾病有胃炎、胃潰瘍、胰腺炎等。

相對而言,胰腺炎引發的腹痛往往更為劇烈,具有持續性,有時還會放射至腰背部,並伴有噁心、嘔吐、腹脹等症,多於飲酒後、暴飲暴食後或是吃了太多的高脂高熱量食品後發發作。

另外,高脂血症感染等因素也可能引發胰腺炎。

右上腹

右上腹所包含的器官主要是肝臟膽囊這兩個,所以如果右上腹發生疼痛,一般預示著肝膽出現了問題,常見的病因主要有肝炎、膽囊炎、肝腫瘤、膽結石、肝膿腫等。

若是肝臟方面的問題,大多還會伴有乏力、厭食、黃疸等癥狀;若是膽囊方面的問題,則多是陣發性絞痛多在吃飯後癥狀加重,並伴有明顯的觸痛、噁心、發熱等癥狀。

膽囊方面的疾病必須及時乾預治療,否則可能有膽囊穿孔引發感染性休克的危險,後果非常嚴重。

上腹部

這個位置是十二指腸所在的地方,如果這個地方出現疼痛不適,多是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以及各種類型的胃炎或消化不良引起的,同時還常伴有噯氣、飽脹、噁心、反酸等癥狀,其發病原因主要和飲食有關係。

需要注意的是,這個位置和心、肺連接緊密,所以心絞痛、大葉性肺炎等疾病也可能會引起上腹部疼痛,如果是心肺疾病引起的疼痛,則多伴有胸悶、氣短、咳嗽、心前區壓迫感等不適,與腸胃不適的癥狀區分較為明顯,比較容易辨別。

左側腹

左側腎臟降結腸都在左腹部位置,這裡出現疼痛很可能是降結腸疾病或是腎臟和輸尿管結石所致。

右側腹

右側腹是右側腎臟升結腸的所在位置,這個部位的疼痛,通常提示著腎結石、腎炎、輸尿管結石及升結腸病變。

中腹部

中腹部的主要器官為腸道,所以這個部位出現疼痛的情況尤為多見,如急性腸炎、腸梗阻、胃炎、胃潰瘍、蛔蟲病等,都會引起中腹部的疼痛,通常還伴有腹瀉的癥狀。

另外,鉛中毒的其中一個癥狀也是以肚臍周圍為主的腹痛,所以如果之前接觸過含鉛物品,並出現了這個反應,則需高度警惕,及時到院排查。

左下腹

左側輸尿管、乙狀結腸卵巢等器官都位於左下腹,這個地方發生疼痛,有可能是結腸病變、卵巢囊腫,甚至可能是宮外孕引起的。

右下腹

右下腹牽涉到的器官比較多,有闌尾、結腸、右側輸尿管、卵巢等,一旦發生疼痛,可能的疾病有闌尾炎、尿道炎、結腸炎、盆腔炎等。

其中闌尾炎的腹痛有一大特點是具有轉移性,初期可能是在上腹部肚臍周圍,經幾小時後轉移到右下腹。多呈持續性疼痛,可有陣發性加重。幾小時後有發熱表現,體溫可能上升至38℃甚至更高。

小貼士

急性闌尾炎的致命率比較低,只要能及時治療,一般都能比較快地康復。

下腹部

下腹部這裡有子宮、膀胱直腸等器官,這裡發生疼痛首先要關注子宮、膀胱和腸道疾病,如盆腔炎、男性攝護腺炎和睾丸炎、直腸炎、泌尿系統感染和結石等等。

其中膀胱炎有急性和慢性之分,都可能伴隨有尿頻、尿急、血尿、排尿痛、膀胱水腫等癥狀。

01

及時就醫別拖延

如上面所說,肚子內的器官非常多,因此引起肚痛的原因非常複雜,涉及內科、外科、婦科等多個科室,有一些隱藏病症還不是能被人輕易發現的。

而且像一些非常危險的病症,如胃潰瘍、膽石症等,若延誤治療,可能並發穿孔和重症膽管炎,造成休克,對人有生命威脅。

所以如果出現肚子痛,尤其是那種劇烈的絞痛或不明原因的持續疼痛,千萬不要自己忍著、拖延,應及時去醫院就診,讓醫生幫忙查清病因、對症下藥。

02

切勿亂吃止痛片

肚子疼痛難忍時,很多人會選擇自己買止痛片吃,以為把痛止住了,病就會好了,殊不知這樣做後果其實非常可怕。

一些比較緊急的病症,如胃潰瘍穿孔等,用止痛片會掩蓋癥狀、延誤治療;而像胃出血等症,若自行服用阿司匹林止痛,反而會加重病情

所以不明原因的腹痛切勿自行吃止痛藥,一定要就醫查清病因後,再在醫生的指導下吃藥治療。

03

日常飲食需留意

夏天少吃冷飲、寒涼的食物以及刺激性的食物,以預防胃腸炎、痢疾等症;控制食量,不要暴飲暴食,避免造成急性胰腺炎;不酗酒,飲酒有量,以免導致消化道出血;膽囊結石病人一定要按時吃早飯;高尿酸血症患者則要大量飲水,預防泌尿結石的發生。

因脾胃不好常會有胃痛癥狀的人,平時建議多喝些小米粥。小米粥有開腸胃、補虛損的功效,老少皆宜,尤其適合脾胃虛弱的人群,可養胃健脾,減少胃痛的發生。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