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建立胰腺癌診療上海模式,打出「癌王」治療「組合拳」

不想錯過界哥的推送?

復旦腫瘤胰腺癌診治「上海方案」引領國際。

來源丨醫學界腫瘤頻道

在國內著名胰腺外科專家倪泉興教授的指導和引領下,虞先濬教授帶領團隊分別於2010年、2012年建立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胰腺外科、上海市/復旦大學胰腺腫瘤研究所。自建科建所以來,團隊始終以「三個並舉」為宗旨,即「臨床科研並舉,外科內科並舉,開腹微創並舉」,積極推動學科發展,現已成為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胰腺腫瘤醫教研中心,多項原創性成果納入國際國內指南共識,在被歐美髮達國家長時間掌握話語權的學術舞台,形成了胰腺癌診療的「上海模式」。

據統計,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胰腺外科每年完成胰腺惡性腫瘤手術近1千台,約佔全上海的1/3,連續4年居上海市首位,居於國際國內前列。年門診量5萬餘人次,住院綜合治療患者1萬餘人次,影響力異塵餘生全國。

同時不斷努力「增效減費」,據上海申康醫院發展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腫瘤醫院胰腺惡性腫瘤手術平均住院時間為15.59天,術前等待時間為2.71天,均為市屬醫院中最短,均次醫療費用也較上海平均水準低1萬元。

同時,該團隊還開展了一系列原創性臨床轉化研究,形成胰腺癌診治「上海方案」,顯著提高了胰腺癌手術安全性、根治性和有效性,將患者術後中位生存期延長了近40%,趕超國際先進水準,佔據引領性地位。

01

創新「胰腸吻合」方法,減少胰瘺發生,提高手術安全性

胰腺癌根治手術風險高,其中胰腸吻合後發生的胰瘺是最常見、最致命的併發症。多年來,國際上術後胰瘺的發生率一直高居15%左右,得不到有效解決。

對此,團隊創新發明 「乳頭狀殘端封閉型」胰腸吻合新方法,III期臨床試驗結果發表在《Surgery》雜誌上,將術後胰瘺率從目前國際平均水準的15%下降至9.6%,受到廣泛關注。在全國20多家三甲醫院推廣應用,獲得滿意療效。

同時,還得到了國際同行的高度評價:美國著名胰腺外科專家Harish Lavu教授在《Journal of Surgical Research》雜誌上發表專篇述評,評價該原創性方法為胰腺手術安全做出了重要貢獻。

02

創新銳性清掃方法,規範手術清掃範圍,提高手術根治性

經過前期大量臨床實踐,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胰腺外科創新銳性解剖清掃法,不僅清掃淋巴結更徹底,還明顯減少術中出血,並使手術時間縮短近50%。團隊通過研究發現胰腺癌淋巴轉移的特性規律,證實只有淋巴轉移陽性的患者才需要術後輔助化放療。

基於這些研究成果,團隊代表中國抗癌協會胰腺癌專業委員會撰寫了《胰腺癌淋巴轉移診治進展與處理規範》,被業界廣泛採納,指導臨床實踐。後代表中國抗癌協會胰腺癌專業委員會多學科臨床研究協作學組(CSPAC)執筆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ncology》雜誌上發表了關於胰腺癌第16組淋巴結清掃的專家共識,為國際胰腺癌臨床指南與行業規範做出了貢獻。

除此之外,團隊還發明了一系列淋巴清掃相關的新型手術器械,獲5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並獲得上海市優秀髮明選拔賽「金獎」,虞先濬教授也在2018年11月獲得「上海工匠」榮譽稱號。

「當看到更多的患者在自己手中治癒,我們的專業技術和創新治療方法能為患者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和更長的生存期,我們團隊成員時常會為自己是一名醫生而感到自豪。」虞先濬教授說。

03

甄別不同胰腺癌人群,建立血清生物學標籤,提高手術有效性

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胰腺癌患者中存在一部分具備高度侵襲轉移特性而導致「手術不獲益」的人群,但如何甄別這組人群,成為臨床關注的焦點。團隊從臨床常用的血清腫瘤標誌物著手,甄別出胰腺癌「手術不獲益」患者的特徵。

CA19-9是胰腺癌最常用、最重要的血清腫瘤標誌物,但其存在局限性。科室醫師團隊研究發現「CEA+/CA125+/CA19-9(-)」的「假陰性」患者預後很差,手術需謹慎。

該研究彌補了CA19-9的缺陷、解決了CA19-9「假陰性」患者的臨床診斷和預後預測問題,極具臨床實用性。研究成果發表於被譽為外科學聖經的頂級雜誌《Annals of Surgery》上,主編美國麻省總醫院外科主任Keith D. Lillemoe 教授評價:該研究解決了目前臨床上面對CA19-9指標正常的胰腺癌患者,無法判斷其生物學行為和預後的窘境。

此外,團隊還發現「CEA+/CA125+/CA19-9 ≥1000U/mL」的「三陽性」患者術後很快轉移複發,中位生存期僅為5.4月,手術也不獲益,該研究發表於《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上。

這一系列研究證實了CEA/CA125/CA19-9的三聯標籤可以甄別胰腺癌「手術不獲益」人群,指導臨床逐步建立基於篩選和分型的個體化手術綜合治療策略。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院胰腺外科主任Christopher L. Wolfgang教授在《Cancer Biology & Therapy》雜誌上發表專篇專家述評,詳細推介了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胰腺外科的一系列研究成果。

德國海德堡大學附屬醫院胰腺團隊的Daniel Nils Gotthardt教授在《Pancreatology》雜誌上發表Letter,評價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胰腺外科團隊關於CA19-9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廣意義,可以從胰腺癌中擴展到其他胃腸腫瘤。

04

發現胰腺癌和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增殖、淋巴轉移的特性,改變國際分期,指導臨床決策

胰腺癌臨床病理分期是決定治療策略的重要依據,更是制定具體治療方案的直接指導。團隊發現美國癌症聯合委員會(AJCC)最新的第八版胰腺癌分期存在缺陷,相同分期下的不同患者生存時間存在巨大差異,導致分期不準確,無法作為有效的預後預測工具。

團隊基於胰腺癌增殖和淋巴轉移特性提出了「上海復旦版胰腺癌分期系統」,解決了上述問題,研究結果再次發表在《Annals of Surgery》雜誌上,被AJCC執筆委員會讚譽為下一步新版胰腺癌國際分期修訂的必要應用成果。

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屬於特殊的胰腺惡性腫瘤,其生物學特性不同於胰腺癌。AJCC和歐洲神經內分泌腫瘤協會(ENETS)推出的分期指南大部分直接沿用了胰腺癌的標準,但結果自相矛盾,缺乏臨床指導作用。

虞先濬教授領銜研究團隊發現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增殖生長特性,證實對預後的影響排序應該為:胰外侵犯 > 淋巴轉移 > 腫瘤大小,整合AJCC和ENETS分期優點,建立了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的改良國際分期系統,成果發表在國際著名腫瘤學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上。

雜誌編輯部同期配發編者按作為重點論文推薦,北美神經內分泌腫瘤協會前任主席、著名神經內分泌腫瘤專家James Yao教授在編者按中推薦該研究為標誌性成果,該論文還被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評為「BEST OF JCO 2017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Edition」和「JCO』s Most-Accessed Articles」,是目前我國已發表的胰腺腫瘤臨床研究最高影響因子的論文,且成果已經被國際指南採納應用,發出了「中國好聲音」。

05

建立基於間質的胰腺癌化療方案選擇策略,實現個體化化療

胰腺癌的化療敏感性與有效率有所提高,但是缺乏實用而簡便的個體化方案選擇指標,臨床醫生仍然是盲目的經驗用藥。胰腺癌豐富的間質影響了化療藥物的運輸和彌散,明確胰腺癌間質比例有助於胰腺癌化療療效預測和方案選擇。

團隊發現通過超聲內鏡彈性應變率比值(Strain Ratio,SR)這一無創的方法可以區別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聯合吉西他濱方案(AG)以及其他含吉西他濱方案的在局部進展期胰腺癌患者中的有效性,該研究再次最新發表於《Annals of Surgery》雜誌上。

其成果可以指導胰腺癌的個體化治療,填補了胰腺癌精準醫學的空白。有效的個體化新輔助化療可以降期降級,並提高根治性手術的切除率,進而提高胰腺癌患者的長期生存。《Annals of Surgery》雜誌主編Keith D. Lillemoe教授特此寫來賀信讚譽我中心的原創性、開拓性成果,並祝賀團隊成為具有國際長官力的胰腺腫瘤中心!

06

上海方案,中國聲音,引領胰腺癌國際診治研究潮流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胰腺外科團隊結合其一系列原創研究成果,引領國內國際潮流,形成了胰腺癌診治的「上海方案」,顯著延長了胰腺癌患者術後中位生存期,達到了國際先進水準。

由於在胰腺癌診療和研究領域的突出成就,學科帶頭人虞先濬教授2016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17年入選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多次受邀在美國、日本、韓國等國際性會議上發言,將上海方案分享給全世界的胰腺同道,受到矚目。

隨著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2015年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胰腺外科團隊受國際胰腺病學學會委託,承辦第19屆國際胰腺病學年會。這也是該學會作為世界上規模和影響力最大的胰腺學術組織的年會首次登陸中國,共有300餘名國際專家和700餘名國內專家參加了會議。

作為承辦部門,團隊展示了近年來多項突破性研究成果,發出了中國好聲音,虞先濬教授被國際胰腺病學會授予代表最高榮譽的胰腺病學傑出貢獻獎(Outstanding Achievement in Pancreatology)。

2018年,鑒於團隊在胰腺腫瘤領域的傑出貢獻,受中國抗癌協會胰腺癌專業委員會委託,虞先濬教授牽頭執筆編寫《胰腺癌綜合診治指南(2018版)》,納入上述一系列具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的診療經驗和研究成果,現已發表並在全國推廣應用,打出了上海名片。

指南發表後,反響強烈,團隊受邀在《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雜誌上介紹該指南,同時多本國內雜誌提出轉載要求。

近年來,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胰腺外科得到越來越多的國內胰腺癌患者的信任認可,甚至一些國外患者,均慕名來到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就醫,接受外科為主的先進個體化綜合診治。

看著患者一個個治癒出院,看著團隊青年醫師一代代茁壯成長,看著團隊一天天發展壯大,虞先濬教授無比欣慰,「新時代的團隊帶頭人,要擁抱新想法,要展現新天氣,更要謀求新作為,擦亮上海胰腺癌診治的『金字招牌』」。

虞先濬教授

虞先濬,主任醫師、教授、外科學及腫瘤學博士研究生導師,目前擔任上海市胰腺腫瘤研究所所長、復旦大學胰腺腫瘤研究所所長、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胰腺外科主任、中國抗癌協會胰腺癌專業委員會候任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胰腺癌專業委員會多學科臨床研究協作學組(CSPAC)組長,主要從事胰腺腫瘤的外科綜合診療和臨床轉化研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