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國博講述 | 有著“中華第一龍”美譽的玉龍

玉龍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

通高26厘米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國博講述

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 第1季 第5集 紅山玉龍:尋龍玦

玉龍的發現

1971年初秋的一天,內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賽沁塔拉村村民張鳳祥在村北的小山上平整樹坑時,發現了一塊“鏽鐵鉤”。張鳳祥把它送給4歲的小弟弟用繩子拖著玩。玩了幾天,“鐵鉤”上的土鏽漸漸脫落,露出墨綠色的晶瑩質地,一條精美的玉龍就這樣面世了。

玉龍,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通高26厘米,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這件玉龍由岫岩玉雕琢而成,長吻修目,鬣鬃飛揚,軀體卷曲若鉤。造型生動,雕琢精美,通體光潔。經考古專家鑒定,確認屬於紅山文化,有“中華第一龍”的美譽。賽沁塔拉玉龍發現以後,大批紅山文化玉龍被發掘出土,全國許多遺址也相繼發現了以龍命名的遺跡和遺物,從而引發了學術界對龍的起源以及龍文化問題的討論。

龍的誕生與演化

遠古時期,科學知識匱乏,人們對自然界充滿了恐懼和敬畏,一些生物因行為獨特或形貌非常,而被當作神靈的化身或氏族的祖先受到尊崇。古籍中有很多神靈方面的記載,它們既包括虎、鳥、蛇、魚、蛙、古樹等現實生物,也包括從現實生物中衍化出來的龍、鳳等虛幻生物,甚至還包括了風、雲、雷、電等自然現象。其中有關龍的記載最多,也最神奇。在一些記載中,龍可以騎乘,可以豢養,仿佛是一種現實中的珍稀動物。但在另一些記載中,龍又充滿了神性,或潛藏不露,或騰翔於天,能大能小,能短能長,幻化無端。這種彼此矛盾的表述,或許體現了神龍崇拜由具體而抽象的演化過程。在原始信仰中,崇拜的對象越是抽象,表現出來的神性也越強大,所以龍在以後的發展中逐步演化成為所有神異動物的最高代表。

卷龍,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高7.2厘米,寬5.2厘米,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龍的神性可以自由想象,但它的外貌卻離不開現實基礎。研究者對龍的原型提出過各種假說,如蛇、鱷、蜥蜴、魚、鯢、馬、牛、豬、鹿、熊、虎、蠶、蠐螬、松樹、雲、閃電、龍卷風等等。商代甲骨文中的“龍”字和婦好墓出土的玉龍都顯示出,龍是一種巨頭、有角、大口、長身而曲、有足或無足的神獸。依照這些特徵,我們在新石器時代的很多遺址中都發現有類似龍形遺存,這些遺存或為蚌塑,或為彩繪,或為雕塑。有些體態近似,有些相差甚遠。它們有些可能是龍的原始形態,有些可能屬於別的動物。種種跡象表明,龍的起源是多源的,紛繁多樣的傳說不僅僅表達了龍的神性變化無常,而更多地體現了龍形動物的地域性差異,顯示出新石器時代文化多源性的特點,同時表明龍在形象上也有一個逐步演化的過程。

龍形玦,商王武丁時期,直徑5.9厘米,孔徑2.3厘米,厚0.4厘米,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龍的形態在文明產生之後的夏、商、西周時期仍存在多種面貌,直到戰國、秦、漢以後,才逐漸統一。東漢時人王符總結出龍集中了各種動物的形態特徵:“角似鹿,頭似蛇,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漢代以後,龍的形態仍然小有變化,但總體特徵早已定型了。

(本文文字內容選自《文物裡的古代中國(上冊)》,2010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圖文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