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莫讓高房價拖香港發展創新科技的後腿

明言至理

內地為遏製房價瘋漲、防止人才引進變味的做法值得香港參考借鑒。

呂錦明

為配合大力發展創新科技的願景,香港特區政府日前頒布了“科技人才入境計劃”,受到外界高度關注。但時隔數日後,一則“香港再現新地王”的消息似乎令這項人才引進計劃減分不少。

據傳,香港“科技人才入境計劃”擬於6月份開始正式實施,為期三年,主要面向BATJ企業員工、大數據、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類人才,預計第一年將引入最多1000名科技人才,每家公司(機構)每年最多可有100個名額。

顯然,計劃意在為香港引進海外和內地科技人才實施快速處理及安排,以配合香港科技公司及機構在招攬人才方面的需要。可以說,此舉體現出香港特區政府大力發展創新科技的決心。實際上,香港的“科技人才入境計劃”與目前正在內地多個城市火熱上演的“搶人大戰”,恰有異曲同工之處。

統計顯示,自2017年以來,內地至少有20個城市先後頒布了吸引人才的相關政策。值得留意的是,這些城市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在戶籍、住房、補貼等方面開出了非常優厚的條件,許多省市都是以入戶做招徠、以住房優惠為核心,為吸引人才,除了放寬落戶限制,同時給予補助、住房支持等。由此,一些住房庫存較多的城市在“搶人大戰”中通過上述優惠政策,一方面留住人才,另一方面也達到樓市去庫存的目標。

不過,與內地多個城市展開以戶籍、住房為誘因的“搶人大戰”不同,香港特區政府頒布的“科技人才入境計劃”在人才居住方面著墨不多。但眾所周知,香港的高房價早已領跑全球,以至於現在有很多香港的中產階層面對居高不下的房價,只有望樓興歎的身份了。

然而,就在此時,香港又一“新地王”誕生。有趣的是,此前,坊間不少分析評論認為香港今天的高地價、高房價,是因為不少內地房地產企業赴港不計成本、盲目搶地所致,但是這次競標啟德地皮並沒有內地企業參與,5家參與競標的全部都是港資地產開發商。香港地產龍頭之一的新鴻基地產喊出高價,以平均每平方米約18萬港元的價格奪得標王。市場人士估計,住宅落成後,每平方米的售價要賣到30萬港元。

統計數據顯示,香港房價已經從2016年連續上漲20多個月,目前以每平方米20萬港元的價格高居全球房價最貴城市排行榜的三甲。對此,有外資大行發表研究報告指出,香港私人部門信貸佔GDP的比重已經長期高於45%,香港樓市價格攀升至歷史最高點,令樓市存在著明顯的資產泡沫。

實際上,在內地多個城市的“人才爭奪戰”中,也將這股熱浪傳導到了多個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因此,有業內人士呼籲市場機構部門應警惕“人才戰”變味為促炒房熱。其實,這種擔憂是有道理的,客觀來說,人才的增加自然會帶來住房需求的增加。對此,內地相關部門已經采取了應對措施,例如:近期住建部就針對房地產市場調控問題約談了包括西安、海口、三亞、成都等12個城市,再次強調調控力度不放鬆;同時,一些地方積極采取措施,5月15日,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於進一步完善成都市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的通知》,回應“約談”。

雖然“約談”的方式未必適用於香港樓市的調控,但內地為遏製房價瘋漲、防止人才引進變味的做法卻值得香港參考借鑒。有香港地產業人士指出,雖然特區政府預期未來三至四年住宅總供應量高水準增長,但是市場需求仍然不斷增加,究其原因是香港的中長期土地拓展計劃舉步維艱,市場因此擔心後市供不應求。因此,特區政府相關部門應當為樓市降溫有更多作為,努力增加開辟新土地,來應付日後經濟增長帶來的龐大住屋、社會設施和經濟活動需求。如果香港特區政府能夠提出有效合理的安置人才居住方案,才會為新推出的人才引進計劃加分、增色,無疑這也會為香港大力發展創新科技錦上添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