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超級真菌並非超級可怕:攻擊免疫力低的人 普通人群不必恐慌

人與微生物之間正在發生一場惡戰,這不是電影中的情節。

目前,全球六大洲30多個國家已發現了耳念珠菌感染病例。自2018年5月我國研究團隊公布中國首例耳念珠菌感染以來,中國大陸已出現18例耳念珠菌感染病例。最近,台灣也出現了耳念珠菌感染病例。

「『超級真菌』現在在美國非常嚴重。」侵襲性真菌病機制研究與精準診斷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丹娜生物分中心主任周澤奇此時正在美國,他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美國正全力以赴攻克難關。

那麼,中國會不會發生「超級真菌」大規模爆發?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黃廣華研究員認為,「超級真菌」大規模爆發的可能性較小,目前耳念珠菌對健康人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

超級真菌具有極強抗藥性,來源尚不明確

黃廣華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耳念珠菌具有超強耐藥性和高達60%的血液感染死亡率,因此被稱為 「超級真菌」。

黃廣華與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王輝教授合作,報導了中國首例「超級真菌」感染病例,並對該菌的臨床和生物學特徵做了系統分析。該菌株是從一位患有腎病綜合征和高血壓的76歲患者的支氣管肺泡灌洗液中分離得到的。「這也從側面說明,我國醫療檢測手段相比多年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此外,還發現硫酸銅對「超級真菌」具有很強的生長抑製效果,該發現為醫院內感染防治提供了新途徑。另外,在對小鼠和大蠟螟感染模型研究中發現,「超級真菌」中國分離株在毒性方面比臨床上常見的白色念珠菌弱。但在42℃高溫下,仍然可以分泌大量的毒性因子胞外蛋白酶。

周澤奇說,部分耳念珠菌的臨床菌株,用當前抗真菌藥物完全無法控制。腦膜炎合併耳念珠菌感染的患者,通常不到幾個星期就會死亡。

2009 年日本首次報導耳念珠菌之後,其感染病例在多個國家呈現出爆髮式增長。

耳念珠菌從哪裡來的?有人說是變異來的。對此,黃廣華表示懷疑,「耳念珠菌不是從另一個物種變異過來的,它很可能已經存在很長一段時間,但可能之前沒有毒性或耐藥性。由於臨床少數抗真菌藥物的應用,在臨床藥物的脅迫下,耳念珠菌最近進化出了更強的毒性和耐藥性」。黃廣華說,耳念珠菌有可能是人體共生菌的一種,但還不確定。

周澤奇表示,我們一度將耳念珠菌其稱作「超級細菌」,但實際上近幾年才知道它是「超級真菌」。「具體還不知道它是從哪裡來的。」

耳念珠菌檢驗困難,主要攻擊免疫力低的人

周澤奇告訴記者,耳念珠菌容易攻擊免疫力較低的人,比如患有慢性病、肺結核、癌症的人群,或新生兒、老人。他建議,流感季節盡量避免到人多的公眾場合,避免到醫院的重症病房和手術室,以及容易接觸傳染病的地方。「地緣隔離非常重要,要避免韓國、日本和美國等各地超級真菌交叉感染。海關、機場一定要做好嚴格檢查。」

黃廣華表示,耳念珠菌容易在醫院環境中傳播,尤其是ICU病房。「常規消毒手段很難消除耳念珠菌,所以,與耳念珠菌攜帶者或感染者共用床單和醫療器械,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耳念珠菌不是黴菌,沒有孢子,不會通過空氣傳播。」黃廣華說。

培養、顯色、深化等傳統方法還無法有效檢驗耳念珠菌。質譜儀或分子鑒定等先進方法檢驗效果較好,但可能很多醫院缺乏儀器,同時檢驗科缺乏相關人才儲備。因而,耳念珠菌的精準鑒定較難,或易被鑒定成其他的菌。

黃廣華表示:「耳念珠菌的耐藥性可以檢測出來,醫生會根據檢測報告選擇相應的藥物。」不過,臨床上常用的抗真菌藥物只能治療一部分耳念珠菌,部分耳念珠菌由於耐藥性太強,暫時沒有更好的藥物可以治療。

隨著報告的感染病例增多,美國一些醫院發布了相關指南,如病房處理、患者隔離、醫療器具處理等。

真菌感染需要關注,但普通人群不必恐慌

「超級真菌,的確是一個非常需要關注的問題,但普通民眾卻沒有必要對此感到恐慌。」10日,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助理研究員龔傑博士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說。

黃廣華也表示,超級真菌並不感染健康人,也不可能在健康人中大規模流行。龔傑介紹,耳念珠菌的情況與SARS完全不同,SARS由致病極強的病毒引起,但耳念珠菌的致病力一般不會致正常人群感染。龔傑認為,報導中說通過體溫計感染是有可能的,因為體溫計上如果存在這種真菌,而這個體溫計又碰到了免疫受損的病人,那就很有可能感染。

需要強調的是,「真菌感染,包括這次報導的超級真菌,必須引起醫務工作者和公共衛生人員的重視」。龔傑表示,長期以來,真菌感染受到關注度比較低,許多醫療部門對真菌的診斷和鑒定能力並不是很強,存在誤診或者漏診的可能。「因此,真實感染的病例,可能會比媒體報導的18例更多一些。」

黃廣華也呼籲,必須警惕「超級真菌」的潛在威脅,醫院應加強防控,包括更新檢測設備,提高檢測手段,嚴格消毒流程。對於發現耳念珠菌感染病例的醫院,建議使用氯化物進行接觸預防和有效消毒。

事實上,高致病率的真菌,並不只耳念珠菌,還包括組織胞漿菌、粗球孢子菌等。據全球真菌感染行動基金會(GAFFI)不完全統計,全球每年有3億人患上嚴重的真菌感染疾病,超過2500萬人有非常高的病死或失明風險。

近年來,由於廣譜抗生素嚴重不合理使用、糖皮質激素、細胞毒藥物及免疫抑製劑的廣泛使用、器官移植的廣泛開展以及愛滋病等免疫缺陷病增多等,侵襲性真菌感染對人的威脅日益突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