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職業實訓不能淪為廉價勞動力

時評人 何勇

近日,渤海理工職業學院“模塊化教學”引發爭議。有微博網友爆料稱,學校將學生送往外地參與實訓,但崗位與專業不符,比如會計專業學生在北京某遊樂場鬼屋扮鬼、檢查遊戲設備,且工作超時、沒有工資。(點擊查看相關報導)

職業院校學生“模塊化教學”,結果變成了實訓扮鬼,這儼然又是一起職校違規組織學生實習事件。如此奇葩荒唐實習是真有鬼,不僅背離了實習的目的和初衷,而且嚴重損害了職校生的合法權益,完全是職業院校的謀私操作。

《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第七條第四款規定,實習崗位應符合專業培養目標要求,與學生所學專業對口或相近。會計專業學生實訓扮鬼,這樣的實訓崗位顯然與所學專業不符,不符合學生實習要專業對口的規定。

再者,不管學生的工資是不是真的全部補貼到了學生的日常開銷之中,但實訓學生沒有領取貨幣工資這是不爭的事實,等於一個月白幹了,只夠自己的日常生活開銷,職校生淪為廉價勞動力,這顯然損害了職校生的合法權益。因為《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明確規定,接收學生頂崗實習的實習部門,應參考本部門相同崗位的報酬標準和頂崗實習學生的工作量、工作強度、工作時間等因素,合理確定頂崗實習報酬,原則上不低於本部門相同崗位試用期工資標準的80%,並按照實習協議約定,以貨幣形式及時、足額支付給學生。

事實上,近年來,職業院校學生實習或者普通本科院校應用專業學生實習變味走樣事件頻頻發生,即便教育部多次通報仍然沒有遏製職校違規組織學生實習事件,究其根源,不是缺少法規,而是違規組織學生實習的違法違規成本太低,對職業院校根本起不到警示、震懾作用。

職業院校違規組織學生實習事件,即使被查實,往往教育主管部門只是將其當成一種教育亂象處理,不是通報批評、整改了之,就是給予不痛不癢的黨紀政紀處分或行政處罰,基本上不追究學校領導的法律責任、刑事責任。這意味著在違規組織學生實習中獲利的職業院校以及相關負責人沒有遭受任何損失,職業院校違規組織學生實習儼然成為一本萬利的生意,職業院校領導對這種隻賺不賠的生意當然樂此不彼,不可能嚴格按照政策規定組織學生實習。

因此,推動職業教育健康發展,保護職業院校學生、普通本科院校應用專業學生的合法權益,不讓他們淪為廉價勞動力,真正發揮實習、實訓成為提高學生實踐技能的功能和作用,必須提高違規組織學生實習的違法犯罪成本。說到底就是,對違規組織學生實習的職業院校以及相關負責人亮出刑罰,讓其“牢底坐穿”。學校、學校領導幹部只要從組織學生實習中獲得了好處,只要存在從中介、工廠拿回扣之類的情形,就應當直接以受賄罪追究學校領導的刑事責任,對用工企業追究行賄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