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1月新股申購數量明顯增加,機構打新心有余力不足

因整體收益豐厚且風險低,打新股一直受到機構和個人投資者的追捧。本周,滬深兩市先後迎來4隻新股申購,其中滬市主機板3隻,中小板有1隻,分別是華林證券(申購代碼:002945)、青島港(申購代碼:780298)、寧波水表(申購代碼:732700)以及明陽智能(申購代碼:780615)。

第一財經記者統計近半年來新股發行及申購情況發現,2018年7月以來,新股申購數量均維持在每月8隻左右,而從1月份開始,數量有明顯增加,預計1月至少有11隻新股。

新股申購數量增多

根據wind統計,目前待發行的(即未拿到許可證)公司仍有32家,目前證監會的每周核發許可證的數量基本穩定在一周2家,按照這個速度,春節前可能還有6隻新股面世。

另一方面,發審會的審核速度也趨於低速平穩狀態,審核速度為平均每周2到3家。

據第一財經統計,2018年有105隻新股上市。截至目前,105只上市新股已經全部開板,其中,金力永磁(300748.SZ)、寧德時代(300750.SZ)等股票的最新收盤價較發行價翻倍。

本周,滬深兩市將先後迎來4隻新股申購,其中包括在1月8日完成新股申購的華林證券。事實上,華林證券在2018年2月6日便早早過會,奈何成為2018年過會最早,上市最晚的券商。

值得一提的是,華林證券的發行價格為3.62元/股,回顧2018年上市的券商股,華林證券的發行價偏低。有機構人士表示,相對而言,低價股性價比高,以南京證券和天風證券為例,這兩隻發行價較低的券商在發行初期受到了追捧,多次漲停。

除了華林證券外,青島港及明陽智能2隻新股的發行價也低於5元,而寧波水表則定在16.63元每股。

根據歷史經驗,低價新股往往能夠收獲更多的漲停板。寧波水表的發行價在4隻新股中最高,具備成為一隻“肉”簽(即高價新股)的潛質。如果4隻新股上市後,能達到2018年上市新股的平均水準——8個漲停板的話,則每簽獲利分別約為0.33萬元、0.83萬元、3萬元和0.86萬元。

有趣的是,將於下周開啟申購的康龍化成及新乳業對網下投資者均設定了差異化市值門檻,即A類為1000萬元,其他為6000萬元。根據申萬巨集源研究研究所的報告,2018年下半年至今,已有8隻詢價新股採用差異化市值門檻,佔同期詢價新股總數的20%,且其中有5只在2019年進行申購,申萬巨集源預計未來這一設定會更加常見。

機構“心有余而力不足”

雖然市場對於打新持比較積極的態度,但是,也有機構投資者持不同的觀點。“打新從2017年起已經不能作為單獨策略,2018年打新一年賺的錢還不夠股票底倉一天的虧的多。”一家大型公募基金的策略分析師對記者表示。

與此同時,險資從2018年起就舉起了打新的大旗。2018年四季度,險資打新均配9000股。而在今年1月份新股申購中,險資也成為“排頭兵”,如蔚藍生物、蘇州龍傑、青島銀行等新股網下配售的機構名單中,皆能看到險資身影。

但是,仍有機構投資者對於“打新”心有余而力不足,一位私募機構人士對記者表示,據他了解,目前機構之所以對於打新熱情不高,主要在於2018年A股市場波動較大,打新的收益不及預期。

另外,中國證券業協會在2018年公布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配售對象黑名單公告》中,也有不少機構和個人账戶被列入黑名單,導致6個月內無法參與網下打新。

根據新時代證券的研究報告,上述私募人士的說法並非空穴來風。目前A、B、C三類投資者打新收益分別為584.85萬元、518.86萬元、132.01萬元,滬市單邊打新配置6000萬的打新收益率最高,A、B、C三類投資者當前打新收益率分別為3.73%、3.43%、0.90%。因此,預計2019年傳統IPO將繼續低速發行,A、B、C三類账戶打新收益約在600萬元、500萬元、150萬元左右。

相比機構,似乎個人投資者對於打新的熱情更濃。超短期個人投資者稱,“2018年打新中了3個,當然都是獲利的,雖然比2017年要少很多。”至於在2019年是否會繼續“打新”,對方則表示:“肯定打,多少能賺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