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孕期生病別死扛!知道這些用藥原則寶寶媽媽都健康!

孕期是個特殊的生理時期,期間各系統均有明顯的適應性改變,藥物在孕婦體內發生的葯代動力學和藥效變化也會與非妊娠期有明顯的差異;藥物可直接作用於胎兒,對其產生影響,也可間接通過生物轉化成代謝產物後具有致畸作用。

所以,孕婦一定要合理用藥。那麼,怎樣才算合理呢?

孕產婦用藥原則

  • 必須有明確指征,避免不必要的用藥。
  • 必須在醫生指導下用藥,不要擅自使用藥物。
  • 能用一種藥物,避免聯合用藥。
  • 能用療效較肯定的藥物,避免用尚未確定對胎兒有無不良影響的新葯。
  • 能用小劑量藥物,避免用大劑量藥物。
  • 嚴格掌握藥物劑量和用藥持續時間,注意及時停葯。
  • 妊娠早期若病情允許,盡量推遲到妊娠中晚期再用藥。
  • 若病情所需,在妊娠早期需應用對胚胎、胎兒有害的致畸藥物時,應先終止妊娠,隨後再
  • 用藥。

圖片均源自網路,侵刪

孕期藥物的分級

美國FDA ( 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根據藥物對胎兒的致畸情況,將藥物對胎兒的危險性等級分為A、B、C、D、X這5個等級。

A級藥物:經臨床對照研究,無法證實藥物在妊娠早期與中晚期對胎兒有危害作用,對胎兒傷害可能性最小,是無致畸性的藥物。如適量維生素。

B級藥物:經動物實驗研究,未見對胎兒有危害。無臨床對照試驗未得到有害證據,可以在醫師觀察下使用。如青黴素、 紅霉素、地高辛、胰島素等。

圖片均源自網路,侵刪

C級藥物:動物實驗表明,對胎兒有不良影響。由於沒有臨床對照試驗,只能在充分權衡藥物對孕婦的益處、胎兒潛在利益和對胎兒危險情況下,謹慎使用。如慶大黴素、異丙嗪、異物肼等。

D級藥物:有足夠證據證明對胎兒有危害性。只有在孕婦有生命威脅或患嚴重疾病,而其他藥物又無效的情況下考慮使用。如硫酸鏈黴素(使胎兒第VIII對腦神經受損、聽力減退等)、鹽酸四環素(使胎兒發生齶裂、無腦兒)等是在萬不得已時才使用的。

圖片均源自網路,侵刪

X級藥物:動物和人類實驗證實會導致胚胎畸形。在妊娠期間或可能妊娠的婦女禁止使用。如甲氨蝶呤(可致胎兒唇裂、齶裂、無腦、腦積水、腦膜膨出等)、己烯雌酚(可致男嬰女性化、陰道透明細胞癌)等。

在妊娠前3個月,以不用藥物為好。若出現緊急情況必須用藥時,也應盡量選用A、B級藥物。

圖片均源自網路,侵刪

孕期用藥常見三大誤區

很多孕婦在自己剛懷孕時並不知情,所以,對在不知自己懷孕的情況下因病吃藥的情況會有很多擔憂。其實孕期不同時間用藥,對胎兒的影響是不同的。受精前用藥是沒有影響的,受精後的兩周內用藥要麼導致流產,要麼不會影響,這就是所謂的「全」或「無」效應。

而受精後3~8周(停經5~10周)是胚胎各器官加速分化形成時期,極易受藥物等外界因素影響而致胎兒畸形,故此期也稱為「致畸敏感期」。這個階段應嚴格控制用藥,如不得已必須用藥,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安全用藥。

再有,很多人對孕期怎樣用藥都存在一些誤區,有的一生病就趕緊吃藥,也不管藥物是否對胎兒有影響,所謂無知者無畏,而有的認為所有藥物在孕期都不能吃,因此生病後死扛著,結果小病拖成大病。那麼,孕期用藥的常見誤區有哪些呢?

圖片均源自網路,侵刪

誤區一:懷孕不能吃藥。

有的孕婦在患感冒、腹瀉時,自認為孕期不能吃藥便拒絕吃藥。實際上,病後不服藥,會使小病釀成大病,反而不利於孕婦和胎兒的健康。

誤區二:不能服西藥可服中藥。

有些人認為孕婦生了病,即使服藥,也只能服中藥而不能服西藥。誤以為中藥無副作用。其實許多中藥所含成分十分複雜,服用不當也會給胎兒造成不利影響。如易導致腹瀉的大黃、芒硝,潤腸利小便的木通等,大辛大熱的肉桂、附子等,在服用時也必須十分小心,劑量不能太重。

誤區三:感冒發熱可自治。

因為抗感冒藥大多都含抗組胺成分,孕期不宜服用,特別是孕4周前。孕婦感冒如沒明確的細菌感染證據也不宜用抗生素,因為抗生素可通過胎盤作用於胎兒體內,有些可能對胎兒造成危害。但如當嚴重感染、發熱時,不給予治療也會影響胎兒發育。恰當使用抗生素,不會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有些抗生素如紅霉素、青黴素、頭孢類抗生素等對孕婦、胎兒是比較安全的,但應提醒一下,青黴素、某些頭孢類抗生素用藥前必須做過敏試驗。

圖片均源自網路,侵刪

以上就是本期《非常好「孕」》的全部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也歡迎將我們的內容推薦給你身邊的朋友~

更多優質育兒內容,請關注我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