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影片後期的得力助手 帶你了解影片log

如今,影片拍攝已經成為不少人記錄和拍攝的一種全新形式。而如照片拍攝RAW格式的普及,隨著更多設備開始支持,影片Log模式也逐漸從專業領域進入到大眾的目光之中。那麽這種看起來一片灰的影片模式到底有什麽好?它又是因何而出現?本篇我們就來好好聊一聊影片Log的前生今世。

Log和Vlog 一字之差 天差地別

在開始說影片log的時候,咱們先來弄清一件事兒:Log和Vlog,如今頗為火熱的Vlog和我們今天打算詳細聊一聊的影片log技術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Vlog是對應於傳統Blog部落格的一種全新模式,即影片部落格:Video Blog。

Vlog特指影片部落格這種內容形式,和我們說到的Log,V-Log不是一個概念(圖片引自:Digital Trends)

影片log到底是什麽

而我們今天主要聊的Log,則是指Logarithmic,這是一種採用對數函數應用到曝光曲線上的影片記錄形式。而Log是logarithmic的開頭三個字母的縮寫。它的意思就是指對數函數。那麽影片Log這種對數函數是什麽呢?

Log給人最直觀的感受是灰度很高的影片效果

影片log的命名是源於對數曲線

我們知道,相機/攝影機的傳感器,在標準記錄模式下,傳感器是以線性的模式來記錄畫面的。但線性記錄的模式在面對我們真正的拍攝需求時會遇到問題。從曝光曲線來看,當我們以傳統的線性記錄時,我們會損失高光和暗部的細節,而Log則是以對數函數的曲線形式來記錄影片,從而增強暗部的表現能力並更好的保留高光細節。而不同於我們的後期處理,Log是傳感器在記錄影像時就加載在記錄模式上的一種規定曲線,從而最大限度利用傳感器的動態範圍來記錄最多的場景資訊。

Log是通過加載曲線記錄規則給傳感器來提升畫面動態範圍的影片拍攝模式

Log的數位化最早是柯達在膠片掃描時提出的,如今各大廠商的log都源自這個龐然大物

實際上,早在膠片時代,Log就已經出現了。早在1890年就被人們所發現。而在數位時代,這種技術的最早開發者是個我們熟悉的老品牌:柯達。1990年,柯達最早針對膠片的數位掃描需求而推出了全新的系統Cineon System,來最大化獲得膠片上光學資訊。如今,各大廠商的影片Log曲線實際上都是以這柯達種技術為基礎發展而來的。

說完了Log,可能很多人都會發覺這和我們如今拍照時常用的RAW很相似。的確,這二者在功能上是頗為近似的。但RAW和Log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而RAW和Log最本質的區別在於:RAW本質是數據資訊,而Log實質是影片。

RAW本質上講是純數據資訊,而log本質仍然是影片

實際上RAW和Log的目的是非常近似的。二者都是為了最大化獲得有效影像資訊。但二者手段和結果是有所不同的。RAW實際上是形成影像前傳感器記錄的全部數據資訊的集合檔案,而Log則是通過特殊曲線讓傳感器在錄製時動態範圍最大化的一種影片。

Log雖然看起來灰灰的,但本質上來說它仍然是一個影片

而實際從記錄能力上來說,RAW是遠勝於Log的。RAW首先在色彩記錄能力上就有著天生的優勢。我們熟悉的RAW至少都是12-14bit的色彩位深,而常規影片大多都只有8bit-10bit,這就決定了Log注定達不到RAW那樣逆天般的後期太空(尤其是色彩)。

因為RAW的優異性能,專業級設備除了能夠拍攝Log,也往往具備影片RAW的記錄能力

因此,實際上現代的專業級影片設備往往不僅具備Log影片的拍攝能力,高端機型還擁有強大的影片RAW的拍攝能力。比如大家較為熟悉的索尼FS5,佳能最新推出的C700 FF等等,而近年來Blackmagic推出的一系列入門級拍攝設備也具備了影片RAW的拍攝能力。這些都是為了滿足更多影片工作者對後期處理太空的需求。

既然RAW的性能比log好,為什麽大家不是直接用影片RAW,而是退而求其次的使用Log影片呢?實際上對於專業影片拍攝而言,Log是一種介於RAW和普通影片記錄之間的一種相對專業的影片拍攝解決方案。它的存在是為了解決影片本身對存儲,運算等過高的使用門檻和設備壓力而存在的。

影片RAW帶來了極大的存儲壓力,我們熟悉的SD,CF都難以滿足其數據流的存儲需要

我們都知道,從畫面資訊記錄能力上來說,RAW會是更好的選擇,但RAW格式有著自己的問題。首先RAW是一種數字記錄資訊,它本身不具備以影像形式展現在我們眼前能力。而影片是需要實時監視拍攝的。使用時這就帶來了數據轉換的壓力。此外,RAW格式本身對存儲和處理的壓力都非常大(4k 10bit Raw格式為例,每秒的數據量大致為:3840*2160*10(bit)/8(換算成Byer)*25(fps)/1024(換算成KB)/1024(換算成MB)≈247.2MB/秒。如此大的數據量和計算量,大部分常見設備是無法支持的)。如今大家對於隨著像素增加的照片RAW檔案體積增加都叫苦不迭,更何況這些每秒至少24張記錄模式下的影片。RAW強大的後期處理太空是建立在巨大的存儲容量和巨大的運算處理上的。而這對大部分影片拍攝的用戶而言,都是難以負擔的壓力。

Log的優勢在於,其體積相較於普通影片不會增加,存儲壓力大大減小

因此,Log的出現其實是一種折中解決方案。和RAW最大的不同在於,Log不會因為本身記錄而對存儲造成更大的壓力,相同的影片拍攝,使用Log和使用普通模式拍攝其存儲太空佔用是相同的。這就極大降低了存儲和計算所需的壓力。

Log在後期處理時對硬體的要求也要稍低一些,而影片RAW則是十分吃硬體的

此外,Log在後期時其運算處理也要低於RAW本身對硬體設備的要求。我們剛才也提到了。RAW本身不是影像而是數字資訊,我們對RAW的任何處理都是建立在先將RAW轉換為影像資訊展現在我們面前。這帶來處理所需硬體壓力就大大增加。尤其是隨著如今1080,4K甚至是8K影片的逐漸普及,普通格式的4K影片處理都已經相當依賴於高性能的硬體,就更不用說處理同樣清晰度的RAW檔案了。而相較之下仍然是影片檔案的Log,在後期處理的硬體需求要低不少。

當然了,對於真正的高端和專業影視拍攝而言,RAW仍然是更好的選擇,RAW提供了更好的後期太空(尤其是在色彩方面)。但更多時候,除非有足夠的拍攝預算(電影級,或是擁有高製作成本預算的短片),大家都用Log來作為代替RAW的一個拍攝選擇。這可以說是滿足後期處理需求的一個更高性價比的解決方案。

當然,聊到了影片Log,我們也要說說它的搭檔LUT。LUT是指色彩查找表(color look-up table),這是一種通過修改色彩的色相、飽和度和亮度值,將源影像的RGB值變為另一組新的RGB值的數學算法。

Log和LUT配合,可以很好地進行色彩校準(對比區域為標準LUT Rec 709效果)

這其中最重要的一點,通過Log與LUT可以更好地實現校準色彩和色彩轉換。而這對於影片的意義是非常巨大的。影片的一大特色是需要保持色彩的統一性。在我們觀看的一段或是一部完整的影片內,很少會出現反覆和大幅度的色彩風格變化。因為觀看動態影像,要避免過多的色彩風格變化造成視覺疲勞。而相對的,照片對色彩風格和準確度的要求要低很多。不同照片可以有不同的色彩風格,因為我們相當於“逐幀”來觀看。但影片是連續的幀的集合,這就需要色彩風格的統一性。而這在高度工業化和專業化的影片拍攝時就更是個很重要的問題。

當拍攝涉及多種不同系統時,Log可以帶來更好的色彩統一性,這對於影片拍攝非常重要

我們知道,不同廠商有著不同的自我色彩風格。這種風格不僅僅體現在照片上,在影片上也會是如此。在沒有Log的幫助時,拍攝者如果需要多機位協同拍攝,往往意味著需要使用同一品牌的機型來進行拍攝。但實際上隨著拍攝技術和器材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不同功能不同品牌的相機/攝影機產品會應用到同一個鏡頭的影片拍攝中。那麽如何實現這些不同品牌,不同型號器材拍攝影片的色彩風格統一,Log和LUT的作用就顯得非常突出。

因為Log的存在,我們會發現越來越多的電影拍攝時,可以用到無人機,單反相機,微單,來負責各種不同鏡頭的拍攝。這幾大的擴展了影片鏡頭的展示視角和展示效果。而因為可以通過LUT進行色彩校準,因此無需擔心不同設備拍攝的色彩風格不同對最終畫面的影響。

Log和LUT配合還可以實現類似預設和濾鏡的效果

當然, 不只是為了統一色彩風格和校準色彩。Log和LUT的配合,還可以實現類似照片濾鏡和預設的效果,實現一些拍攝設備本身沒有的色彩風格。因此,光有Log是不夠的,Log和LUT的相互配合,才能讓影片最終更好的視覺效果。

隨著如今影片,Vlog(影片部落格)的逐步火熱,影片逐漸成為一種主流的影像記錄方式。更多的廠商也開始開發出屬於自己的Log影片模式來滿足影片拍攝用戶的需求。從最早的柯達Log出現,到如今已經有了索尼S-Log,佳能C-Log,松下V-Log,富士F-Log,Arri LogC,大疆D-Log等多種品牌的不同log出現。更多廠商加入影片Log的開發,讓更用戶可以體驗到Log的價值。

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推出自己的Log,比如富士最新推出了自己的F-Log

不僅如此更多品牌的硬體設備也開始逐步支持log影片模式的就,Log也從專業領域逐步開始向消費產品開放。從最早只有專業級攝影機設備才有Log模式,到如今我們看到更多中高端無反(如索尼,松下,富士)甚至是卡片DC都開始具備log的錄製模式。作為一種影片記錄和處理流程,Log已經如照片RAW一樣開始漸漸普及開來。

相較於照片後期處理,影片後期要更為複雜,門檻也相對更高

但不同於照片RAW,Log在大眾化的普及之路上還有更多的限制。而最主要的還是兩大問題:技術門檻和硬體門檻。首先就是技術門檻,近年來雖然攝影后期技術不斷普及,但即便如此,RAW照片格式的使用和後期處理也不是每個玩兒相機的朋友都會用或者用得上。而log相比這下會更加複雜,影片的曝光曲線調整,色彩處理相比照片更為複雜,這意味著更高的學習成本。而作為普通的影片拍攝玩家,是不是接受這種高門檻的技術就要打上一個問號了。

Log普及的難點在於後期處理的多平台支持,或許Adobe的Project Rush會是個新開端

而技術門檻外,更為重要的則是硬體門檻。而硬體門檻又分為硬體性能和多平台使用兩個問題。首先是硬體性能,影片處理對處理平台的CPU以及圖形處理能力都有著更高的要求,原因很簡答,這是每秒24幀的數據,而不是如照片一樣只是1幀的靜態參數。單就PC平台而言,影片對CPU,顯卡,記憶體甚至是硬碟性能的要求就要高得多。想要用好Log,就意味著更高的後期硬體成本投入,這方面而言,照片後期對硬體的需求可以說是最為友好了。另一方面則是平台門檻,隨著如今照片處理軟體的跨平台化,我們在PC,筆電,平板甚至是智能手機上都可以進行照片的RAW後期處理。但影片Log的後期幾乎是只能依賴於PC平台和移動平台(筆電)。通過平板和手機處理影片log檔案是幾乎不可能的。而這都將是Log普及之路上需要解決的問題。或許,隨著未來跨平台影片處理軟體的出現,這一問題將得到改善。但在此之前,Log的處理都將是硬體上的大問題。

除了Log,各大廠商也在思考新的影片解決方案,比如富士推出的Eterna模擬效果,索尼和佳能的HDR影片拍攝功能等

正因為Log檔案本身如今在使用上的一些局限性,各大廠商也都推出了相應的折中解決方案。更多影片風格模式的出現成為代替Log後期處理的簡易化方案。如提高動態範圍的佳能,索尼HDR影片拍攝技術,大疆的D-Cinelike拍攝模式,富士的電影膠片模擬效果Eterna等。這些都是Log以外的一個更簡易的代替方案。他們雖然不如Log那般擁有豐富的後期處理太空,但對於硬體和處理技術的門檻要求更低,這或許會更為更多需要快速剪輯處理時的更好解決方案。

隨著攝影的大眾化,Log或許會成為RAW一樣幫助更多攝影愛好者拍攝出高品質作品的好幫手

在攝影大眾化的今天,影片的逐步大眾化也已經開始初露端倪。因此,越來越多的影片處理技術也必然逐步走進大眾的視野範圍內。Log作為一種為後期處理需要而開發出的影片記錄模式,也必然會逐步得到更多人的認識和關注。而隨著硬體技術的進步,未來,如照片RAW格式一樣,相信Log和類似log的影片處理方案也會逐步實現它的大眾化。正如RAW為我們帶來了更好的照片和攝影作品,Log也將成為未來更多攝影愛好者最好的幫手之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