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彭於晏拍《緊急救援》每天跑12公里是標配

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 攝

近日,首部聚焦海上救援題材的華語電影《緊急救援》正式宣布定檔於明年大年初一,該片是繼《湄公河行動》和《紅海行動》後,由林超賢導演製作團隊打造的又一力作,也是林超賢二度征戰春節檔(2018年《紅海行動》不僅奪得了當年的票房冠軍,更是橫掃國內各大獎項)。而《緊急救援》被稱為《紅海行動》的“升級版”,該片耗時三年,首次挑戰水下拍攝、海陸空救援實拍,輾轉國內的福州、廈門,國外取景則遠到墨西哥。《緊急救援》籌備其實更早於《湄公河行動》,但當時林超賢自覺沒準備好,無論劇本、技術都不成熟。現在影片預定明年春節檔,在上海電影節期間林超賢與主演彭於晏與新京報記者分享第一手幕後資訊。

拍電影要找到想拍的理由

事實上,早在2015年林超賢就對海上救援題材有了興趣,但是要他決定真正開拍,必須找到喜歡這個電影的理由,每次拍之前他也習慣問自己:“這個作品能打動我的是什麽?所以《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和《緊急救援》對我來說都是傳達一種我非常欣賞的精神。這是關於生命的事,就是你看著一個人溺水正在海底等你下來,你該怎麽辦?更像是一種使命。”

選彭於晏是給電影找靈魂

再次選擇彭於晏擔綱男主角來自於“給電影找靈魂”,林超賢坦言:“其實我喜歡的東西可能跟彭於晏喜歡的比較接近,尤其是第一次合作完之後,我覺得好像在我電影裡面找到了一種靈魂的感覺。”林超賢說每一次讓彭於晏做的事情,對方一定可以做到,只要他能做到,也一定會好看,“所以每次拍攝都會想到他(彭於晏),就像以前跟張家輝也是一樣。如果現找其他演員的話,好像有些東西抓不到,所以每次都會想由他重新來演。”

體會角色 自虐樂此不疲

儘管合作四次,彭於晏說這次拍攝經歷還是讓他開了眼界,都說拍林超賢的戲相當於自虐,為何彭於晏如此樂此不疲?彭於晏解釋:“就是喜歡,其實拍什麽戲的過程是沒辦法預測的,但就是很相信導演或是現場的感覺,這非常微妙。”片中,彭於晏拍攝時數次潛到水下30英尺,為達到最佳拍攝效果,演員所穿救援服裝,是遠赴歐美量身定製,每套重達15公斤,造價8萬-10萬人民幣。

離死亡最近的一次拍攝

林超賢一向對拍攝真實度有極高的要求,這次挑戰水下拍攝和海陸空救援的實拍,困難升級。彭於晏感歎,“拍林導的戲,很多時候都是這樣,我都覺得自己做不了,但最後都做到了。原計劃只需要潛水15英尺,實拍的時候為了真實讓我潛到了30英尺,這真是我和死亡最接近的一次。每次拍攝比較危險的戲,自己也會去想萬一出事的話怎麽辦,但都在action(開拍)以後,就都忘了。”

獨家對話

新京報:都說你是個很有情懷的導演,為一個作品可以花兩年的時間,這兩年應該也有很多誘惑、很多劇本或很多項目去找你,你為什麽對自己想要的東西這麽執著呢?

林超賢:因為我拍一個電影,以後就成為我的歷史,在這段歷史裡我希望每一個電影都有它存在的價值,不只是為了賺錢。

新京報:作為四度合作的黃金搭檔,在你心中林超賢是一個怎樣的存在呢?

彭於晏:天使一般的存在(笑)。演員碰到能挖掘自己的導演是很難得的,我覺得自己非常幸運。和林超賢的合作得努力,得拚,自己喜歡的東西你不拚不合情理,很多戲我就只是很單純覺得故事有意思,很純粹,沒想過為什麽要接。

新京報:大家都說“海陸空”三部曲,現在陸上、海上都拍了,下一步是不是就要上宇宙、上太空了呢?

林超賢:我才不知道呢(大笑),真正的創作,我相信每個創作都會遇到這種痛苦,就是你要找到那種讓自己興奮的東西,希望自己每一次都能碰上。所以我很幸運,我碰到過比如《激戰》《破風》的“比賽精神”,《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的“行動精神”,這些精神共同體都是我欣賞的,我想把它傳達到大家心裡。不是說我下一次一定要在哪裡、有什麽樣的場面,主要看它有沒有讓人敬畏的精神。

新京報:想問下你們第五次合作大概是多久呢?

彭於晏:應該很快,其實他有給我講新故事,哎,但我又想休息一下(笑)。

新京報:現在很多人想演林超賢的戲,那作為資深前輩,可否科普下拍林導的戲大概要多大消耗?

彭於晏:先不說表演基礎或者合約問題,基本的體能配備要每天能跟上導演跑12公里,他想跑你能跟得上,你就有機會拍到他的戲,然後拍攝現場你要有百分之百的勇氣。

新京報:那麽拍完林導的戲,要休息多長時間?

林超賢:起碼兩年吧,因為我兩年才拍一次(笑)。

彭於晏:次數大家斟酌吧,總之生命寶貴(笑)。

采寫/新京報記者 周慧曉婉 實習生 李如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