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募資寒冬之下,這些投資機構選擇“現金為王”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報 記者 鄭淯心 可楊韓丹離開這場GPLP對接會一直跺腳,會議主辦方說好要來的LP沒有來,現場的LP她都曾接觸過,“不給錢的主再談也不可能”,她不知道晚上如何給老闆打電話,想了想明天當面匯報吧。韓丹是一家知名投資機構的融資經理。

她對記者稱,去年自己還幫公司融到幾千萬,今年一分錢都沒有,太難了,她重複了多次“太難了”。

根據清科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2018年上半年中國股權投資市場募資總額約3800億,同比下降55.8%。

東方富海董事長陳瑋稱,入行創投19年,現在是最難時刻。其中一點就是募資難。不久之前,東方富海剛剛募完40億,原來募資一般平均3個月,最長5個月,這次募資用了13個月。他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說,中國的募資難不僅僅是做股權投資公司難,所有的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都存在募資難的問題,這在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可能是一個階段性的問題。

當然,即便是募資寒冬,還是有諸多機構融到資,如深創投、高特佳、梅花創投、新東方教育文化產業基金等,除了這些名聲在外的機構,也有如光大基金、光點基金、盈科資本、中創工信等細分行業基金拿到融資,這輪募資寒冬下,有子彈的機構才可以在價格谷底搶到好項目,這也意味著,機構洗牌期到來。

儘管目前募投管退都集中在少數幾個合夥人身上,但募資開始變得日益專業化是公認的趨勢。

募資戰役

韓丹幾乎認識市場上所有的LP,最起碼都有名片或者微信。

募資這場戰役從年初就開始。她向去年給過錢的LP講述今年的儲備項目,LP都委婉地說“再看看”,言下之意就是拒絕。

她給記者看了與LP的微信聊天記錄,她在大段講述自己基金的優勢時,有人甚至回復幾個字,或者不回復。

韓丹說摸了大半年,發現很多LP也沒錢,其中不乏有名的母基金。其中有一位上市公司董事長,質押率已在90%以上,股價跌跌不休下,自己的錢都用於周轉和補倉,已經無暇顧及股權投資。

實控人及大股東因股權質押最終導致被平倉,正在成為上半年A股市場關鍵詞。上市公司不斷出現大股東有被平倉風險的公告。一位上市公司董秘對記者稱,大股東忙著找錢緩解質押壓力,這幾乎是他生活的重心。

韓丹是從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跳到這家投資機構,她手中積攢了大量高淨值客戶,朋友圈都是中小企業家、私營礦主、房地產商、上市公司高等,看著微信加滿的五千人,募不到資的焦慮讓她又多喝了兩杯。

陳瑋向記者解釋了募資難的原因,他說,第一個原因是中國目前的LP的結構主要還是民營企業和個人,這輪經濟下滑對他們影響很大,這些人資金緊張。第二是資本市場的現況是退出比較困難,收益率在降低。換句話說,很多LP可能幾年前投的資金,到現在本金還沒有收回來或者收益率很低,大家覺得這個行業不足以吸引民間的LP。第三個是中國目前還沒有形成真正的LP市場,特別是機構的長線LP市場,所以這也是造成募資難的一個主要的原因。

IPO的減速同樣也是排名靠前的影響因素之一。2018上半年共118家企業上會,遠低於2017年同期275家,通過率維持在不到50%的低水準,不時出現高否決率。2018年1月23日,發審委否決了7家過會公司中的6家,創下單日最高否決記錄。這讓投資機構的退出變得困難。

他進一步解釋,當然第三個原因實際上套著一個客觀環境,就是中國機構LP,特別是以銀行、保險公司或者國有企業、政府為主的這種主力軍,還沒有在政策上得到真正的鼓勵,還沒有開始大面積進入這個行業。所以這個行業這樣的一個特點,由於LP的散戶化,或者LP的過於民營化,讓基金的投資期限很短,就是造成了GP在投資上的策略相對短視,所以這個可能對國家的和民營企業的發展的自主創新,看長線的這樣一個機制沒有得到一個有效的發揮。

光點資本合夥人柴培章對記者稱,資管新規導致銀行的資金無法進入股權投資市場,政府去杠杆導致政府引導基金大幅度縮水及出資困難,民營企業效益降低從而影響傳統高淨值人群的投資意願三重因素。

資管新規中提到消除多層嵌套和通道業務,對產品分級進行了嚴格限制,明確了四種不能分級的情形,嚴格限制杠杆率,並同時禁止為優先級提供保本保收益的安排。這對大部分私募而言,選擇銀行託管、券商PB是成本更低的選擇。另外,淨值化產品如何宣傳,尤其是股權類和其他類私募基金否能有預期收益率,還存在一定的疑問,這些將對資金募集產生一定的影響。

整個金融行業,最有錢的主體當屬銀行。無論是擁有相關背景的GP直接從銀行募資,或者LP從銀行募資配置到GP,或者通過相關產品組合依托銀行銷售,在政策強監管、重調控之下,都已基本堵死。

已成功發行了兩隻10億規模基金,並完成了首期募集的盈科資本高級合夥人李兵稱,市場的負面資訊太多比如說P 2 P暴雷、私募備案難等對高淨值客戶投股權也有信心上的影響。

怎麽募、向誰募

在此輪募資中,光點資本合夥人符正更重視高淨值人群的力量。目前光點資本的存續期為八年,他稱國際股權基金的存續期一般為10年,國內的高淨值LP能夠接受這麽長的存續期,這件事在五年前是不存在的。

除了政府引導基金,符正發現今年的LP也有年輕化的趨勢,80、90後的人群,越來越傾向依賴專業的投資基金,配置股權資產。這些人大多是中小企業老闆、家族基金、富二代等,他們對資金的掌控權越來越大。

專注於科技消費、文旅娛樂等新經濟產業投資機會的光華基金,這期LP不乏政府產業基金、知名上市公司等,光華基金董事長林戰同時是浙商總會影視文化娛樂委員會主席,並曾在相關部門及中央媒體部門長期負責產業規劃及政策研究,這也是他能拿到戰略性資金的重要原因。他對記者稱,LP會投認可的GP,認可不是一天兩天能夠建立起來的,LP會對基金管理人有長期的觀察,就像GP考察項目一樣嚴格,對管理人、團隊、投資策略方法、項目都有高要求。

陳瑋希望社保基金、養老基金、保險資金等長線資金入場股權投資的資金池,因為這是長線的錢,可以忍受更長的投資期和退出期,同時要求回報率相對穩定,可以更好促進市場發展。

李兵對記者稱,有些LP資金是投機的,他們有錢也不敢拿,所以在募資過程中,辨別LP的錢也很重要。最需要的先想清楚在整體資金池中,如何去配比LP、優化這種資金結構。比如說第三方財富公司的錢比較充裕,但如果全部用第三方的錢,一是募資成本高,二是快錢對項目不利。

當被問到平均多長時間或者接觸幾次才會談成一個LP,李兵稱不太確定,有很快的、也有周期比較長的,主要是看雙方是否契合。

中國創投融資部副總經理嶽光華對記者稱,募資還是要看項目,項目好就相對容易募到資金,對GP能力的考核越來越高。

下一個機會

募資難也帶來了機會。

進入到五六月份時,天圖投資CEO馮衛東發現市場上有些拿到錢的創業公司,付出的代價是比最初提出的估值折讓30%,近期可能更多,搶得比較厲害的一口價的頭部項目依然存在,但相比較之下有所減少。“寒冬對整個創業來說其實是好事。”馮衛東說,當資金緊缺,跟風創業的也就少了,資本會更謹慎地考察商業模式和團隊,整個創業的效率也將會提高。天圖投資在七月底完成了50億人民幣PE基金的募資。

在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看來,這個時期抓住機會主要靠兩點:個人的敏感性和資源。“在資源中最重要的就是資金。”俞敏洪坦言,新東方過去一直在教育領域進行投資,希望借助教育領域的生態圈和產業鏈,改變中國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但新東方的資金和力量是不夠的,必須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對教育領域的發展和投入上,於是就有了現在的新東方教育文化產業基金。

近期,新東方教育文化產業基金完成首期人民幣基金規模為15億。出資人包括中信信託、中國工商銀行、張家港產業資本中心、諾亞財富、前程無憂、尚德教育、高頓財經等機構和企業。

梅花創投今年在四個月時間內募資到了規模為5億人民幣的梅花成長一期基金,LP有母基金、高淨值個人,主要投A輪以後的項目。吳世春對記者表示,募資寒冬下,對投資也有影響,他對項目的現金流、競爭力等要求更高,如果企業的現金流撐不過15個月就很危險。同時他也稱,這也是個去泡沫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去投資真正優質的標的是比較劃算的,會給機構帶來一輪新的發展機會。

陳瑋對記者稱,募資難肯定是這個行業發展近幾年的一個長期的態勢,但現在資產價格下跌,現在市場機構少了、爭項目的人少了,好項目慢慢也浮現出來了,而且一級市場的價格也在下跌。從這個角度上講,更應該加大投資。“從我們的既往經驗來看,每次在股市特別好的時候,做的投資可能獲得的收益都沒有太好,在股市特別低迷的時候,做的投資,最後都獲得了一個相對好的回報。”

新東方計劃於9月開始著手成立平行美元基金,第一期美元基金整體規模預計與人民幣基金體量相當,投資策略方向基本一致,仍然聚焦中國市場,也會承載海外優秀項目的投資事務。此外,新東方也在規劃PE並購基金,主要考慮整合教育垂直領域的持續性機會。

在新的募資環境下,儘管目前募投管退都集中在少數幾個合夥人身上,但多位採訪對象提到募資專業化的趨勢,設立專門的募資團隊,讓募資和投資分開,會讓投資機構更專業地成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