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奮鬥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的人生

  在波瀾壯闊的時代畫卷中,惟有奮鬥能留下深深的印記;在平凡普通的工作崗位上,也惟有奮鬥才能書寫無悔的人生。“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奮鬥本身就是一種幸福。只有奮鬥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的人生”。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春節團拜會上的講話催人奮進,也引發參會代表們的熱議。揚子晚報記者邀請到6位江蘇團的全國人大代表,聽他們分享奮鬥的故事,一起來看看他們眼中的“幸福”是什麽。

  新華報業全媒體記者 石小磊

  段俊代表:

  “天上不會掉餡餅,沒有不勞而獲的幸福”

  提到奮鬥,全國人大代表、嘉益聯電子昆山有限公司生產製造四處工段長段俊回憶起自己20多年的打工經歷。1993年,她從老家四川到上海打工,“沒有錢,就煮點飯,拌著醬油吃。買不起手錶,不知道時間,早上5點鍾要上班,我就早睡早起,有一天去公車站等了好久等不來車,遇上兩位警察才知道當時才凌晨2點。”第二年,到了昆山,段俊終於獲得了人生第一份正式工作,她很珍惜,“第一天就上夜班,別人都不理解,大家都不願意做的你做了幹什麽。但我覺得沒什麽,工作來之不易,長官讓我做就做,你不做別人也得做。” 段俊說:“作為一個打工妹,我覺得吃苦耐勞是應該的,走了什麽樣的路,就會取得什麽樣的成績。”在她看來,奮鬥不僅是一種經歷,更是一種成長。

  她眼中的幸福

  “從一個最普通的打工妹,到成為全國人大代表,我的感悟就是,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腳踏實地,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也沒有不勞而獲的幸福,幸福必須是靠自己打拚的。以後我會把我的經驗分享給更多的人,會讓我的團隊認識到人生的目標,這就是我的幸福。”

  李生代表:

  “鄉村振興路上,不讓一個老鄉掉隊”

  春天的沭陽,就像個大花園,而在新沂河北岸的一片林海中,矗立著一座座花園洋房,仿佛江南園林,這就是著名的沭陽縣廟頭鎮聚賢村農民集中居住區。這個村的黨委書記李生,用幾十年的心血,不僅開創了自己的事業,也帶領老鄉們走上了共同致富之路。

  從鏟掉家門口的3畝麥田種上苗木,到如今帶動村裡和周邊幾千農戶開發出5000多畝花木基地,全國人大代表李生一路走來就是一部奮鬥史。“創業之初那幾年,一到春天,我們把苗木裝上卡車往北方運,蓋著棚布的苗木旁,擠出一小塊地方就是我們的棲身之所,一連多少天連飯都吃不飽。”可是,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李生哪怕是借錢,也會想方設法,把老鄉們的工資按時發掉。到上世紀90年代初,李生的事業已經有了些起色,他搬到縣城裡住了,為了感謝他,到年底時還有老鄉專門推了三輪車,到城裡送幾斤山芋、花生表示感謝,“我也還他們幾瓶酒,這種感情,讓我非常珍惜。”

  他眼中的幸福

  “總書記提出的鄉村振興,讓農村人一下子感覺有了盼頭。按這樣的規劃奮鬥下去,農村一定會更加美好,成為城裡人向往的地方。對於我自己而言,我想幸福就是,富了不能讓其他有困難的老鄉掉隊,要一對一及時解決問題,讓他們在短時間內脫貧。”

  銀燕代表:

  “每當解決一個問題,看到成果時特別開心”

  在江蘇代表團有一位全國人大代表,他數十年來孜孜以求的,就是破解空氣汙染中的那些最基礎、最關鍵的問題,他就是南京資訊工程大學大氣物理學院院長銀燕。

  1980年,銀燕開始從事天氣學方面的基礎理論學習研究,並於1995年開始專注於大氣物理研究,這些年來在知名SSCI檢索期刊上發表論文90多篇。“空氣中的汙染物是怎麽生成的,在傳輸過程中化學性質是怎麽改變的,包括呼吸系統疾病患者,他的致病原因有多少是因為汙染造成的,這方面我國還缺乏直接的科研數據。”他說,儘管這幾年,長三角、京津冀等主要汙染區域空氣品質持續改善,但離老百姓的期望還遠遠不夠,越往前走越要攻堅,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很大努力。“在這一點上,科技工作者的腦力勞動付出,一點都不比體力勞動者少。大家都想做些實事,能夠解決老百姓關切的問題。”

  他眼中的幸福

  “科學家的幸福一樣是奮鬥出來的。對我自己來說,就是以一種忘我的精神來解決問題,當你解決了一個問題,看到成果時,就會覺得特別開心。當我取得了成果時,就會發現前面還有更多的問題需要解決,一刻也停不下來。”

  李鴻彬代表:

  “最大的幸福是看到孩子們不斷成長成功終成材”

  “幸福,一定要通過長期不懈的努力,才能得到。當一個人付出了艱辛的努力,願望實現了,目標達成了,就會有一種愉悅的心理體驗,這就是幸福。”

  南京外國語學校教學處副主任李鴻彬做了二十幾年班主任,光高三畢業班就帶了15屆。說到教育工作者的奮鬥,他回憶起以前,帶兩個高三畢業班,前一天晚上做測驗,連夜就將兩個班卷子改出來,改到凌晨一兩點是常事,第二天一早進班分析,周周如此,確實辛苦,但也很開心,很充實。後來到南外工作,李鴻彬繼續懷惴著做一名好老師的夢想,不懈努力。“我遇到了許許多多聰明的孩子,他們有思想,有特長,也很努力。我在精心上好每一節課的同時,努力走進孩子們的內心世界,做他們的知心朋友,同時我也從孩子們身上學到了很多,讓我深深感到教學相長的道理,感到老師所扮演角色往往就是孩子學習的同伴。”在李鴻彬看來,做一位合格的老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肯定是花盡心思,兢兢業業,捧著一顆滾燙的心。奮鬥的歷程,奮鬥的感覺,每一位老師都一樣。

  他眼中的幸福

  “我覺得最大的幸福,就是在課堂上,看到每一個孩子用求知的眼神注視著你;在畢業時,看到每個孩子,通過努力,都能進入理想的學校去深造;在日後,看到每個孩子生活開開心心,事業蒸蒸日上,對社會能做出一份貢獻”。

  李承霞代表:

  “我的幸福是靠雙手一針一線操作出來的”

  全國人大代表李承霞的身上,生動演繹了“草根”逆襲的精彩人生故事。20歲時,李承霞進入常州老三集團服裝一分廠打工。進廠之初,李承霞特別羨慕那些大司機,“我一個打雜的,根本碰不到機器,只能遠遠地看、偷偷地學。”

  落差感讓李承霞的內心對學習技術有著強烈的渴望。終於,在不斷地幫助技術員返工後,李承霞迎來轉機,可以名正言順地學習新技能了。她珍惜機會,乾得很拚命,曾在4個月的時間裡,每天從早上5點乾到晚上10點。“這麽多年,我心裡就有一個目標,我一定要做第一。”李承霞的工作是給衣服上拉鏈,而她的紀錄是33秒上一個拉鏈,日產1000件,全廠10年來無人能破,成為企業的標杆。

  很多人想轉去做管理,李承霞不願意:“國家提出發揚工匠精神,更讓我深深感到,技術工人迎來了最好的發展機遇,獲得感越來越多。”

  她眼中的幸福

  “我覺得,我的幸福就是靠自己雙手,一針一線操作出來的。這種努力換取的成功,讓我非常幸福。”

  王靜成代表:

  病人康復,就是醫生最大的幸福

  人們說健康是福,而醫務工作者無疑是我們健康的忠實守護者。昨天下午1點半在江蘇團駐地遇到全國人大代表、揚州市政協副主席、揚州市公立醫院管委會副主任王靜成,參加人代會,日程滿滿的也很辛苦,為什麽不午休?王靜成直言,當個外科醫生,不能養成午休的習慣。

  談到奮鬥,他對記者說,2009年國家實行醫改以來,無論從改善醫療服務,還是強基層、醫聯體、分級診療的推進、疑難疾病的攻克等方面,都取得了有效進展,這凝結了所有醫務工作者的奮鬥。“奮鬥的過程是曲折的,克服的困難越大,獲得的幸福感就越強,作為醫務工作者毫無疑問也為新時代繼續奮鬥著。”

  他眼中的幸福

  “幸福從哪裡來?解決疾病讓病人好轉會獲得難以言表的幸福感。邁進新時代,我們醫務工作者會繼續奮鬥,在解決疑難雜症、癌症、心腦血管疾病等方面倍加努力,強基層,推進帳級診療,形成有序的診療秩序,通過我們的奮鬥,讓老百姓獲得滿意的醫療服務。”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