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深度觀點:周杰倫為何這麽牛逼?

近日,亞洲天王周杰倫,於凌晨時分發布新作《不愛我就拉倒》," 哥練的胸肌,如果你還想靠,好膽你就麥造 ……"

土味十足的歌詞,與此前周杰倫大部分作品的 " 方文山式作詞 " 形成強烈對比,喜感十足,同時也形成了巨大的傳播效應,短時間內迅速攻陷微信微博等傳播途徑。

不得不說,貴為亞洲天王的周杰倫,每一次發表新作,每一次開演唱會,都能引起不小的轟動。

周杰倫之於女生,就相當於是《航海王》之於男生,都是神一般的存在:78 年出生的在追,94 年出生的也在追。

為什麽是他?為什麽不是同樣有才華的胡彥斌?為什麽不是同樣有話題的吳克群?甚至 " 亞洲搖滾天團 " 五月天,比他帥的王力巨集,都無法做到這個效果。" 皮褲汪 " 雖同屬高產型實力派,但多年來也只能依靠章子怡上了頭條。

我開始喜歡周杰倫,要追溯到讀書時代。那陣子我被班主任糊裡糊塗地選為了英語課代表,本來對英語感覺一般的我就想,既然都當上了,總不能英語太差吧。

於是便瘋狂學起英語來,在這過程中,我接觸了歐美流行樂,如 Backstreet Boys 和 Spice Girls 等,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家中歐美正版 CD 堆得周圍都是,滿腦子 " 去美國看偶像 " 的想法,感覺歐美流行樂明顯質優於中文流行樂。

直到一個叫周杰倫的人出現了。

第一次聽周杰倫,是從電台聽到的《可愛女人》。只聽第一次,仿佛已感覺要癱瘓在床上。那一年,他叫新人周杰倫,發行第一張同名專輯《Jay》,專輯裡除了《可愛女人》,《完美主義》,《龍卷風》等,還有傳唱至今的經典之作《星晴》。

據 " 百度百科 " 官方介紹:《Jay》這張專輯的曲風以 R&B 及 New Hip-Hop 為主,古典巴洛克式弦樂伴奏及 Band 的加入,形成了一種英國式的複古風格,更特別的是,西班牙式風格的弦樂演奏在專輯歌曲中表現出的意境極度逼近電影配樂。

也許,這就是我這個當時的 " 美分 " 會愛上周杰倫的原因吧,就是愛他曲風與歌詞的西化,就是愛他的口齒不清,就是瘋狂地愛著他的與眾不同。

那一年,他的影響力還不如今天這麽大,曾經,我以為他是小眾的,他會永遠隻屬於我,我覺得,他唱歌都咬字不清啊怎麽可能會紅,除了我不會有人喜歡吧。

當年喜歡他,因為當時他還沒張惠妹張學友那麽 " 家喻戶曉 ",而我也不願意把自己定義為 " 與普通人一般見識的泛泛之輩 "。

但是,從他的第二張專輯《范特西》開始,周杰倫的勢頭,便是一發不可收拾。從此,我也只能成了隨波逐流的泛泛之輩,這 " 慫 " 是不能不認的。

此專輯的首曲《愛在西元前》,歌詞描述了古巴比倫第一王朝的一些歷史故事,再而升華為對愛情的歌頌,好不浪漫,甚至有德國的哲學博士,在微信公號 " 亞述學 " 上,對這首歌的歌詞進行了詳細的解讀。因此,這首歌當年讓好多愛好西方文化的學術型女生為之如癡如醉。

而讓周杰倫迅速提升高度的,是這張專輯裡的《雙節棍》。此曲可謂是 " 周式中國風 " 的開天辟地之作。

其實,周杰倫的首個中國風作品,應該是《Jay》裡面的《娘子》,但因為《雙截棍》朗朗上口的洗腦歌詞,濃烈的愛國情懷,以及 " 搖滾嘻哈搭配二胡 " 這種聞所未聞的新穎編排,使得周杰倫的名字迅速火遍大江南北。

從 2000 年《Jay》開始,除 2009、2013、2015 這三年,周杰倫每一年都會推出新專輯,專輯內所有歌曲均由周杰倫創作,大部分填詞工作由方文山負責。

正因為高產量和高品質,才讓周杰倫的人氣和知名度,得以不斷累積與傳承,這就是這位出生於 1979 年的大男孩,能夠影響 70 後、80 後、90 後甚至 00 後四代人的原因。

周式唱腔、周式中國風、周式 rap 等一系列周式創作,勢不可擋,所向披靡。周杰倫在華語流行的成功,猶如周星馳在華語電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周杰倫之所以能成為現象級歌手,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周杰倫的歌曲具有讓人感覺舒服的物理屬性,特別是女性,如《星晴》《浪漫手機》《說好的幸福呢》這種旋律優美的慢歌,通過耳機或音響播放直達大腦皮層,產生愉悅感,特別是被稱為 " 聽覺動物 " 的女性。

這正是我第一次聽《可愛女人》是會有那種 " 癱瘓感覺 " 的原因,而且我相信我不是唯一一個。而值得一提的是,《同一種調調》,《前世情人》《懦夫》這種 " 周式 rap",通過看似無意識的 " 念經式 " 段落重複及 " 洗腦式 " 編曲(如《懦夫》中不斷被重複的 " 被期待被覆蓋這種公式我永遠學不來 "),對人的大腦是具有催眠作用的,而被音樂催眠過的大腦,能釋放特別物質——內啡肽,讓人體產生放鬆的快感。

其次,是周杰倫獨有的,高超的自我複製能力。一些創作歌手,做專輯很依賴靈感,今年專輯做完,明年專輯要怎麽辦呢?但周杰倫不同,你們會發現,他的歌,可以分為幾個類別,而每一個類別裡的歌,其實都差不多,主要都是周杰倫在根據不同格式,來玩著給音符排列組合的遊戲,這也是周杰倫 " 高效率 " 的原因。

但我們又不能說周杰倫在 " 抄襲 ",因為別人每首歌都相似,卻又每首歌都不同,而且每一首都是自己創作的。跟瓊瑤的小說被 " 套路化 " 一樣,周杰倫的歌曲都可被 " 公式化 ",可就是沒人學得來,就是讓人想一聽再聽,欲罷不能,這是正是周杰倫厲害的地方。

第三,不得不感謝方文山的神助攻。與香港詞人林夕這種科班出身,根正苗紅的詞人不同,方文山本身受教育程度不高,還是服完兵役後才開竅,開始瘋狂讀書,然而台灣地區,是公認的中國語言文化保存較好的地區,而這種得天獨厚,使得方文山在後期學習中,成為了這種環境的最大受益者。

無論是《青花瓷》《東風破》《千里之外》這種開天辟地的中國古典風格,《愛在西元前》《以父之名》《夜曲》這種逼格滿滿的西方文化風格,甚至是《忍者》這種日式風格,都能自成一派,助周杰倫的作品傳唱千里。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便是周杰倫的童年經歷及所接受的音樂教育。從小,周杰倫媽媽便發現他的音樂天賦,讓他 4 歲開始練琴,家中鋼琴也是排除萬難湊錢買的。

周杰倫父母自幼感情不佳,加上父親的有些暴力,兩夫婦在他幼年時就離婚了。從小缺乏父愛,加上母親的含辛茹苦他都看在眼裡,使得他在觀察生活取材的時候,更貼近社會,更敏感,更能讓聽眾動情。包括《爸我回來了》就是取材於同學家裡的家庭暴力,《外婆》反映了年輕人對老年人冷漠、缺乏關懷這一社會現象。

關於背景和出身,周杰倫的父親是淡江中學的物理老師,而媽媽則是淡江中學的美術老師,這也很好解釋了周杰倫歌曲裡為什麽自帶 " 物理屬性 ",他頭腦中的物理數學基因大概遺傳自他爸,而藝術基因則遺傳自媽媽。

周杰倫畢業於一所不知名的音樂學院,主修科目是古典鋼琴 ( 專業演奏級 ) ,副修科目為大提琴 ( 9 級 ) ,他的古典音樂素養,從很多作品中都得到了反映,比如《夜曲》《土耳其冰淇淋》等,就是現代與古典融合的佳作,再如《魔術先生》,則有特別強烈的古典交響樂的味道。

古語有雲,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從 4 歲起直到成年,周杰倫完成了他這一生豐富的音樂基礎積累,不止有從東到西的廣度,更有從南到北的深度,這也是他能成為神級人物的原始資本。

最後,便是周杰倫的不可取代性。科班出身的音樂學生千千萬,為何偏偏是周杰倫?因為周杰倫深明一個道理:與其想著怎麽去表演音樂,不如學會怎麽去 " 玩 " 音樂。同一首歌,鄧紫棋和迪瑪希唱,可能只是技巧和聲線上會有所不同,但周杰倫呢?對不起,周杰倫是不會唱別人的歌的。他的音樂,從不跟著潮流走,而是直接創造一個潮流。

且,周杰倫對待音樂的態度,從來就如同樣是不可複製的張國榮那般 " 不瘋魔不成活 ",也如電影《黑天鵝》男主角的那句響徹心扉的台詞:Perfection is not just about control. It's also about letting go.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