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如涵控股更新招股書,發行區間11.5美元至13.5美元

據IPO早知道消息,中國網紅電商公司如涵控股22日晚更新了招股書,公布了發行區間為11.5美元至13.5美元,微博旗下附屬公司準備認購1000萬美元A類普通股。花旗和瑞銀是本次發行的聯席承銷商。

來源 |本文由IPO早知道(ID:ipozaozhidao)整理撰寫,文中觀點僅供參考

編輯 | C叔

很多人隻知張大奕,卻不知如涵。

初代電商網紅張大奕在微博有1057萬粉絲,旗下品牌連續兩年GMV宣稱破10億元。在2019年三八婦女節的前一天,張大奕還轉發了阿里巴巴官方微博號向9位在淘寶和天貓做電商的成功女性的致敬海報,張大奕便是這9人之一。海報中,阿里巴巴給這位頭部網紅的推薦語寫道:扭轉公眾對150萬“網紅”的刻板印象,化為社會公益力量。

一手孵化了張大奕的如涵控股如今要上市了。

你下一單張大奕們究竟賺多少?

招股書中,披露了一部分如涵簽約的網紅KOL,以及其擁有的粉絲數。數據顯示,如涵目前手握113位簽約網紅,並將其分為三類:頂級KOL、成長KOL以及新興KOL,三類的帶貨能力以及粉絲數也不盡相同。其中,頂級KOL共有3位,分別是張大奕、大金、莉貝琳,其共擁有3250萬位粉絲;而成長KOL以及新興KOL各有7位以及103位,分別擁有粉絲數2890萬人以及870萬人。

根據招股書,如涵在2017財年、2018財年和2019財年前三季度,分別實現收入5.77億元、9.47億元和8.56億元人民幣。當季分別虧損4013萬元、8995萬元以及5750萬元。

那究竟,每銷售一單,張大奕們都能拿到多少呢?這個數字可以從銷售商品的成本中一探究竟。

如涵控股的收入分為兩類,產品銷售收入以及服務收入。從利潤表中顯示,產品銷售的收入佔總收入的比例超過了95%,直到2018年末這一比例才下降至了90%。毛利方面,2018年末,產品銷售的毛利率為31%,而服務的毛利率為54%。

仔細剖析產品銷售收入的成本組成,不難發現為了綁定KOL們,如涵的管理層作出了很多讓步。

以2018年度為例。銷售商品的合計收入為9.12億元,其中成本主要分為採購商品成本、存貨報廢成本以及KOL服務費三大塊成本,2018年三塊成本分別佔收入的比重為53%、5%以及11%。刨去成本之後,毛利率約為31%。換而言之,一件單品的收入中,有一半是物料成本,而KOL們的“提成”比例約為一成。

從GMV(網站成交金額)這一數據來看。頭部KOL們合計GMV約為12.2億元,與粉絲數一對比,平均客單價約為380元。成長KOL以及新興KOL的GMV分別為3.24億元以及6.67億元,平均客單價分別為112元以及76元。

股權一覽

IPO前,FENG Min持股29.27%,為最大股東;SUN Lei (Ray)持股14.59%;SHEN Chao (Eric)持股為6.67%;網紅張大奕為第二大股東,持股為15%。

賽富與阿里均持有8.56%股權。君聯資本持有8.54%股權,昆侖萬維是股東。

IPO後,FENG Min持股為25.7%,擁有50.7%的投票權;SUN Lei (Ray)持股12.8%,擁有26.4%的投票權;SHEN Chao (Eric)持股為5.9%,擁有12.1%的投票權。

張大奕持股13.5%,擁有2.7%的投票權;淘寶和君聯資本持股為7.5%,擁有1.5%的投票權。

資本著急套現?

如涵控股官網顯示,自2014年獲得軟銀賽富A輪融資後,如涵接連在2015年獲得聯想君聯資本數千萬元B輪融資、2016年阿里巴巴3億元C輪融資。在2016年,如涵GMV超過10億元,估值31億。此外,2015年7月如涵就通過借殼克裡愛在新三板掛牌,至2018年4月摘牌。

值得一提的是,網紅產業融資規模普遍不大。即便有個人品牌的一二線國際巨星,也很少聽說做到特別大可以上市的。對於一些大資本來說,也很難判斷,所謂的網紅怎麽去區分,究竟有多紅、有多少變現能力、以及時間持續度,這裡麵包含特別多的因素,這樣一來成功的難度就會比較大,這或許也是許多大資本沒有在網紅經濟這塊過多聚焦的原因。

因此,業內人士看來,如涵資本運作的軌跡或說明其存在兩個問題,一是企業的財務狀況並不是很穩定,二是背後的大機構股東有套現的壓力,所以才會跟著資本走。

如涵從新三板摘牌到赴美IPO,背後的重要推手或許是著急想要退出變現的資本。通常,國內的私募股權基金退出周期多在3~5年,以此推算,確實到了如涵的投資人需要變現的時刻了。此外,經營方面遇到問題也是外界猜測的原因之一。

“紅人紅貨”博弈激烈

如涵控股面臨的另一問題就是,網紅們帶貨能力雖佳,但是虧損依然。

‘網紅電商’確實如人們通常所說的那樣,省去了從其他電商平台購買流量的成本,但是為了打造網紅、維持網紅的知名度和熱度,需要花費一筆不菲的維護費,其實就是變相的流量購買費用。

目前網紅主要有三種合作方式:第一種,簽約形式是全約,就是網紅的吃喝拉撒以及商演等都由公司負責;第二種是半約、部分約,比如美紅網隻去負責網紅的內容策劃部分,或者負責網紅的廣告、商演部分;第三種叫合作約,網紅本人和美紅網簽訂戰略合作,他們會給平台更高的配合度、更低的價格,比如說市場價是10萬元,內部價則是1萬元,除了金錢可能還有資源互換方面的合作。

而據了解,如涵簽約的113名網紅都是全約的,即360度孵化打造,不與其他平台合作。

除去以張大奕為代表的、排名前十的KOL,如涵其他KOL目前平均每人每月貢獻72萬元GMV。在整個行業中,淘寶的直播職業網紅有幾萬個,做得比較好的前十個,每人的月銷量大概在兩三百萬到一兩千萬之間。相對來說,如涵這103名網紅月入貢獻不及百萬。

此外,商場如戰場,網紅圈也不例外。網紅在產品端的更新、個人直播風格、個人素質提升方面,每個人都有瓶頸,必須通過不斷轉型、不斷創新,才能夠達到新高度。

隨著抖音、小紅書的崛起,大量的新生代網紅產生,而且他們更加垂直、更加具備吸引力。這些新生代的網紅,他們更適合他們的粉絲。同時,博弈非常激烈。

企業模式再好,團隊規模再大、資本再大,都沒有用,歸根結底還在於簽約的網紅能夠給別人帶來什麽價值,團隊核心的創意和創造內容的能力,能夠為企業和網紅帶來什麽樣的提高和增長。

並且,雖然如涵在網紅電商領域確實扎得比較久,對於網紅銷售和賣貨,他們有很豐富的經驗。但其實,如涵的商業模式是具有一定的“現象級”的,即每個超級網紅火的背後都有一定的偶然性、運氣成分在裡面,這種偶然性促成了這樣一個超級網紅的出現。

如涵的創新,在於前端通過網紅形式獲取了大量流量,這是最體現其核心競爭力的地方。從公司的一系列布局中,可以預測到,未來,如涵將在不斷強化主營業務的基礎上,通過境內外品類的拓展來實現更大的增長,同時,如涵也可能會通過加強投資的方式來完善業務布局。

但是與此同時,在多數業內人士看來,如涵一方面與資本共舞,又較大程度依賴張大奕等數量極為有限的頂級KOL,未來在激烈的網紅商場博弈中,如何持續應對和突圍,仍將面臨不小挑戰。

本文由公眾號IPO早知道(ID:ipozaozhidao)整理撰寫,如需轉載請聯繫C叔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