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廉泉穴:通調舌絡、清利咽喉

廉泉為經穴名。出《黃帝內經靈樞·根結》。別名本池、舌本。屬任脈。廉泉是陰維脈、任脈的交會穴。廉泉指舌下兩條經脈,此穴在喉結上緣,靠近廉泉脈,故名廉泉。

【腧穴釋義】

廉泉。廉,廉潔、收廉之意。泉,水也。該穴名意指任脈氣血在此冷縮而降。本穴物質為天突穴傳來的濕熱水氣,至本穴後散熱冷縮由天之上部降至天之下部,本穴如同天部水濕的收廉之處,故名。

本池。本,根本也。池,儲液之器也。本池名意指本穴為任脈水濕的收聚之地。理同廉泉名解。

舌本。舌,至柔之物也。本根本也。知本名意指本穴聚集的天部水濕為任脈氣血的來源根本。本穴位處頭面的天部,而任脈氣血為至柔之性,其所能上行頭面的天部,是在外界之熱的作用下方能至此,如無外界之熱助則任脈氣血就無法構成內外無端的循環,因此,任脈氣血能上至頭面任脈就有接續之源,故本穴名為舌本。結本名意與舌本同。

陰維任脈之會。任脈氣血在此位處天之下部,天之上部的氣血為空虛之狀,陰維脈的氣血隨之而入,故本穴為陰維任脈之會。

廉泉穴附註:陰維脈、任脈之會。

【取穴位置】

結喉上方,當舌骨的上緣凹陷處。

【穴位解剖】

在舌骨上方,深部為會厭,下方為喉門,有甲狀舌骨肌、舌肌、有頸前淺靜脈,甲狀腺上動、靜脈;布有頸皮神經,深層有舌下神經分支。

【功能主治】

功能:通調舌絡、清利咽喉。

主治:舌下腫痛、舌緩流涎、中風舌強不語、暴喑、乳蛾、咽食困難、舌肌萎縮。

【穴位配伍】

配通裡、人中,活血通絡開竅,治舌強不語;

配少商、合谷,清熱瀉火利咽,治咽喉腫痛;

配地倉,利濕通絡,治舌緩流涎。

【刺灸法】

向舌根斜刺0.5~0.8寸。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咽喉炎、甲狀腺腫大、食道炎、癔病等。

⊙版權聲明:內容來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