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感冒高發的秋季,兩儀雀屏兒推讓你孩子安心

秋去冬來,氣溫驟降,近一段時間幼稚園裡真是聽取咳嗽聲一片。媽媽群裡討論的都是孩子又感冒了,有什麼好辦法之類的話題,真的是「孩子一鬧病 要了媽的命」。幼兒時期,孩子們生病大都和食積、內熱、寒邪入侵有關,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所用的對於調理內熱、預防感冒比較有效的常用穴位和推法。

1.摩腹:

穴位:腹部前壁

功效:主治腹脹、腹痛、便秘、腹瀉,為常用的小兒保健穴位。

推法:用四指指腹或全掌著力做順時針旋摩腹前壁。

2.揉板門

穴位:拇指下,掌面大魚際肌之中點,重按有酸麻感。

功效:健脾和胃、消食化滯。一般用於小兒消化不良、食積導致的食欲不振、腹脹、大便不調等癥狀。

推法:用指推法自拇指跟向腕橫紋。每日1-2次,每次300下

3.捏脊

穴位:自龜尾穴至大椎穴(通俗說可以從尾巴骨到脖子根兒)

功效:捏脊有調陰陽、理氣血、合臟腑、通經絡、培元氣的作用,特別對胃腸功能的調節有很好的作用。

推法:用拇指指腹與食指、中指指腹對合,挾持肌膚,拇指在後,食指、中指在前。然後食指、中指向後撚動,拇指向前推動,邊捏邊向項枕部推移。每次5遍。

4.天河水

穴位:前臂掌側正中,自腕橫紋至肘橫紋成一直線

功效:「治諸熱驚風之症」,退熱的重穴,還有安眠和寧心的作用。

推法:自腕橫紋至肘橫紋用拇指側推或用食、中指指腹向上推。每次300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