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黃益平:中國經濟增速在放緩,但相對美國、歐洲依舊較快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發表演講。中國財富網 圖

9月6日-7日,由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主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專題研討會在北京召開,在9月7日的早餐會上,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表示,中國經濟增速在放緩,但不會出現“斷崖式”下跌。

黃益平表示,中國經濟增長未來還會放緩,但增長速度相對美國、歐洲等發達地區依然較快,今年中國第二季度的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速為6.2%,未來還會繼續放緩,此外,中國人民銀行決定於2019年9月16日全面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人民銀行又降準了,當然這也不是什麽秘密了”,黃益平對以下幾個放緩因素進行了分析:

一是國際貿易的不確定性,黃益平表示,近期中國進口增速持續快於出口增速,國際貿易的不確定性直接導致了中國的出口放緩,對投資和其他產業影響很大。黃益平介紹道,中國的出口增長去年三季度上升了12%,但今年“換算成美元基本沒有增長”,國際貿易的不確定性去年就開始凸顯,對中國乃至全球影響都很大。

二是去杠杆舉措對經濟趨勢產生的影響,黃益平認為,去杠杆不如穩杠杆,不能用貨幣貶值對抗貿易的不確定性,黃益平表示,短期貨幣貶值對增加進口有效果,但對促進出口的影響很小。

此外,黃益平提到金融資源使用效率下降帶來的結構性挑戰,他表示,支持中國1%GDP增長所需的金融資源在近幾年有較大增加,中國經濟的低成本優勢已消失,目前面臨著新舊動能轉換、如何解決僵屍企業的問題,黃益平認為,要快速解決僵屍企業以避免資源浪費,“中國政府正在推進結構性改革,發展服務行業,減少政府乾預等工作,這些短期或者中短期的結構性政策可以為中國經濟平穩發展幫助提供很好的基礎。”

黃益平認為,中國正處於從投入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的階段,面對老齡化、去全球化的挑戰時,很難依賴外部市場來支撐中國經濟增長,創新和產業升級對經濟增長有很大作用,黃益平預測,在改革持續深化、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條件下,中國的GDP增速將於2049降到2.7%-4.2%的水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