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開賽即“開跌” 資深炒房客自歎“水太深”

  

  ■本報見習記者 閆晶瀅

  世界杯是球迷的狂歡,也是“幣圈”亂象的“放大鏡”。

  近日,《證券日報》記者發現,世界杯的到來,讓包括主打“區塊鏈+預測”概念在內的一系列加密數字貨幣找到了行銷的新噱頭。而隨著世界杯開始,“幣”們普遍並沒有“如約”上漲,而是普遍“應聲下跌”。《證券日報》記者近日採訪了“前P2P羊毛黨”、“被‘忽悠’的‘下海’購幣者”,以及區塊鏈領域的資深研究人員,並從他們身上還原了一個“幣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的故事。

  世界杯開賽 幣值迎“滑鐵盧”

  在世界杯來臨時,幣圈最熱平台非“區塊鏈+預測”莫屬。在世界杯前夕,諸多平台也提前開啟搶佔市場模式,以球星代言、明星訪談等多種形式大造噱頭,除意圖彰顯平台實力外,更是為了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入場。

  例如,今年5月份,CashBet宣布跟兵工廠在區塊鏈項目上展開合作,後續有機會共同發行數字貨幣。值得注意的是,國內的區塊鏈競猜平台也在世界杯前夕大力推廣概念幣,通過各種福利活動和熱點新聞,為區塊鏈的世界杯狂歡做預熱。例如,DPY天算邀請到巴西球星奧古斯托進行深度訪談,提升行業知名度。

  不過,與行銷熱度相對應的是,幣價的極其不給力。

  “半個月前以11塊每枚的價格All in了3萬個幣,昨天幣價跌到了三塊多,賠多少你自己算吧。”某位自稱是“前資深羊毛黨、現菜鳥炒幣客”的投資者蘇先生不無沮喪地表示。不過,他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買過期貨、擼過P2P的自己,“這點損失還能hold住”。

  蘇先生是一名來自溫州的資深“炒客”,已過知天命之年的他曾經經歷過樓市、期市、股市等多個市場的重大變遷。而在實現財富自由之後,他的投資目標也越來越“新潮”:從資深P2P“羊毛黨”到“炒幣玩家”,實現無縫對接。“當初擼P2P羊毛擼了300多萬(元),2016年光是紅嶺創投就擼了200多萬(元),玩的就是心跳,沒本的生意才有意思。現在P2P不景氣,我就轉戰到了幣圈,發現裡面的水比P2P深多了。”

  另外,還有投資者聲稱,“下海”購幣是受到了公眾號的“忽悠”:“當時言之鑿鑿地說看漲,結果一個月不到就跌成這個樣子”。《證券日報》記者根據投資者提供的材料發現,多個公眾號曾推送關於預測類項目代幣宣傳的軟文,直稱“世界杯來了,你該屯點幣”、“直接參與競猜的代幣‘幣炒無疑’”等,指向性十分明確。

  “前羊毛黨”、“易被‘忽悠’人群”,類似的投資者,可算是目前幣圈玩家的典型代表。

  《證券日報》記者發現,在世界杯前夕,相關“預測競猜”類代幣的幣價全線上漲,其中最為火熱的維基鏈(WICC)做到了39天幣值上漲635%的記錄。而在世界杯開賽後,WICC累計跌幅超過70%,目前幣價僅在0.5美元至0.6美元區間浮動,與4月份的2.7美元幣價相去甚遠。此外,KMC孔明屋、BOT菩提、DPY天算等國內區塊鏈競猜應用,均在世界杯開賽後,迎來了幣值下跌的“滑鐵盧”。

  部分平台宣傳行為或涉傳銷

  2017年9月4日,七部委聯合下發《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除對ICO行為頒布禁令外,還明確指出,社會公眾應當高度警惕代幣發行融資與交易的風險隱患。《公告》指出,代幣發行融資與交易存在多重風險,包括虛假資產風險、經營失敗風險、投資炒作風險等,投資者須自行承擔投資風險,希望廣大投資者謹防上當受騙。對各類使用“幣”的名稱開展的非法金融活動,社會公眾應當強化風險防範意識和識別能力,及時舉報相關違法違規線索。

  然而,“自行承擔投資風險”並不足以阻擋嘗到甜頭的投資者。“ICO”禁令封堵了相關項目在國內發行代幣融資的行為,卻無法阻止其在監管較為寬鬆的海外地區ICO,亦無法全面杜絕其向國內投資者進行宣傳、推廣。此外,大量搶在“ICO”禁令發布前完成代幣發行的項目亦存在類似問題。

  以《證券日報》記者跟蹤調查的某項目為例,其項目人員在推廣時,即會附上一份如何購買代幣的教程。此外,在相關公眾號的推廣軟文中,也有專門“支招”如何通過支付寶點對點轉账的方式購買相關代幣的全流程介紹。事實上,無需如此麻煩,由於部分項目設定有用戶之間轉账功能,通過OTC的方式進行線下交易,也能直接兌換代幣。

  7月4日,北京市檢察院人士指出,近年來以虛擬貨幣和區塊鏈名義實施非法集資的行為開始出現,建議盡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建立全方位行政監管模式並加大監管力度,防止金融風險跨業、跨市場傳遞。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系主任劉曉蕾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提示稱,炒幣屬於極高風險的投資。由於項目團隊往往保留了相當比例的代幣,且幣圈交易市場目前處於無監管狀態,極易產生操縱市場的行為。對於那些抱有“一夜暴富”心態的投資者,無視高風險的存在而盲目投資,往往想割別人韭菜,自己卻成了韭菜。此外,在ICO禁令後,部分平台在境外進行ICO並向境內投資者進行推廣、宣傳等行為,經常可能涉嫌傳銷的問題。

  “對於盲目炒幣的投資者,我個人持保留態度,炒幣需謹慎,不能盲目跟風。”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肖颯律師表示,投資者投資代幣應綜合多方面因素進行考慮。例如,考察代幣的流動變現能力、代幣或應用場景的可理解性,觀察是否存在跨境因素、是否系自律組織、監管機構認定的高風險代幣,代幣發行人有故意犯罪或欺詐等劣跡等。

  某區塊鏈研究人士指出,每當新技術的出現,一些可能帶有灰色色彩的產業總能搶先一步落地。在區塊鏈技術席卷全球之後,部分人士打著五花八門的“區塊鏈+世界杯”、“區塊鏈+預測”、“區塊鏈+競猜遊戲”等花哨概念項目,吸引大眾參與,本質上就是把法定貨幣換成了所謂的區塊鏈籌碼,跟區塊鏈技術毫不相關。部分平台打著去中心化的幌子,吸引不明真相的群眾,坐起了私莊,甚至做出違法的行為。

  攝影/徐天曉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系主任劉曉蕾(左)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