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是光環落下還是人走茶涼?華夏基金的冠亞季軍之路

3月2日晚,華夏基金發布公告稱,督察長周旋因個人原因離職。這是繼2018年李一梅接替湯曉東上任總經理一職之後,華夏基金再一次高層人事變動。

新任督察長李彬,2000 年 7 月至 2003 年 10 月,曾任職於中信證券,2003 年 10 月至 2009 年 1 月,曾任職於原中信基金監察稽核部,2009 年 1 加入華夏基金,曾任監察稽核部總經理助理、風險管理部副總經理、法律監察部副總經理、聯席負責人等。

顯然,來自於中信系的人再次替代“老華夏人”。自2012年開始,標杆式人物范勇宏、王亞偉等人的退場,開啟了華夏基金人事動蕩的複雜局面。中信實控之後,華夏基金確實人事動蕩,規模排名下滑

業內人士認為,華夏基金投研團隊走馬換將,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基金產品的表現。高層人員的更迭會對業績帶來怎樣的影響?公募基金公司規模排名的升降,是否和總經理執業能力相關?

2018年的公募基金規模排行榜或許給出了答案。

老大變老三

Wind資訊顯示,剔除貨基和短期理財基金後,華夏基金在2018年公募規模以2447.21億元排名第三。在華夏基金前面的,是易方達和博時基金。多位基金業內人士向《華夏時報》記者發出感慨,沒想到博時基金能夠東山再起,更沒想到能夠超越華夏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7年的公募基金規模排名中,剔除貨基,華夏基金以2474.61億元位列第二,與第一易方達基金差了逾40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11年年底,華夏基金規模曾高達1790億元,比第二名足足多了400多億元。這個時候,華夏基金還是范勇宏主帥。

與當下的形勢相比,華夏基金顯得有些退步了,昔日的“老大”顯得暗淡。不過,來自華南某大型公募基金人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他們(華夏基金)可能還沒有改變心態吧,連個官方通稿都要改,出現幾家公募基金一起的時候,他們要把自己公司名字放在最前面的。”

“不過,華夏基金2018年確實好事連連,令行業羨慕。發行CDR、央企ETF、跟富達國際合作、首隻養老目標基金,又發布查理智投。”上述華南人士表示。

只不過,2018年的成績是扣除貨幣基金和短期理財後,排名下滑一位。根據Wind的數據,2018年的華夏基金規模達到4342億元,排名第8。雖然在總體規模上還有著較大優勢,排在其後的嘉實基金、中銀基金和招商基金也緊追不捨。作為曾經的老大,雖然依舊努力,卻落伍了。

與當前的行業“龍頭”易方達相比,華夏基金在業內人士心中的地位也不勝從前。多名業內人士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易方達看起來像是一家沒有短板的基金公司。

“雖然之前嘉實基金在國際化的路子上走的不錯,但是和易方達相比,有點差距。華夏這兩年和易方達有了差距,但還是大公司。”業內人士說。

“不不不,我們不是老大,天弘基金才是老大。”易方達內部人士如是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華夏基金排名下滑的背後,是高管人員和明星基金經理的動蕩。

李一梅肩挑千斤

回首公募基金行業的人事變遷,不勝唏噓。

范勇宏時代,華夏基金當之無愧是基金行業的領頭羊。2012年5月,范勇宏離開他創立的華夏基金。時隔6年,被稱為中國基金屆“教父”的范勇宏重返公募,2018年6月12日,鵬揚基金發布公告稱,華夏基金原總經理范勇宏已於6月8日正式履新鵬揚基金董事長,原董事長薑山則因工作原因離任。

在范勇宏回歸的2018年,鵬揚基金非貨幣理財規模增長183億元,最新規模221億元。2018 年排名上升32名。多名業內人士向《華夏時報》記者表達了對范勇宏的期待。

同樣是在2018年,“公募一姐”王鴻嬪重返公募,加入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王鴻嬪曾在2004年參與創立上投摩根基金,並將上投摩根基金帶入行業第一梯隊。不過,當前的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還處於業內人士口中的“股東分歧、公司內耗、董事長代行總經理400多天、大半年不發新產品”的狀態中。

2018年,也許是中國公募基金行業英雄歸來的年份,“教父”和“一姐”同時回歸。也許誰都無法想到,李一梅在2018年當上華夏基金的總經理。

這也許並不是一份輕鬆的工作。作為老華夏人,李一梅也是華夏基金當年取得輝煌成就的參與人之一,但並非她一人的功勞。眾多老華夏人的努力,造就了這艘大船。李一梅現在不僅是這艘大船的接班人,還不得不和當年的行業領軍人物同台競技,一戰高下。

“沒法比吧,王鴻嬪早些年就已經在業內叱吒風雲,李那時還只是負責類似於PR的工作。”滬上某公募基金內部人士說。

公開資料顯示,李一梅於2001年8月加入華夏基金,曾任基金行銷部總經理、行銷總監、市場總監等,2015年5月起任華夏基金副總經理,2016年兼任華夏基金互聯網金融負責人。

“這也許是最好的選擇了,中信證券作為大股東,一直很強勢。如果總經理是外聘,對華夏基金和中信證券來說,都不太好溝通。如果是直接從中信證券那邊過來,可能在對華夏基金管理的時候,需要時間去磨合。李作為老華夏人,應該很了解企業內部文化和各條線的員工吧。”華南某公募基金內部人士表示。

“對中信來說,應該也是因為比較好控制吧。”一名消息人士表示。

2018年4月28日,華夏基金發布公告稱,湯曉東因個人原因辭任該公司總經理一職,該公司董事長楊明輝將代任總經理職務。

“華夏基金前任總經理湯曉冬從證監會至華夏基金先任督察長,再當總經理和周旋搭班子,湯現在去了廣發證券香港子公司。現在周旋也走了,人已經去了英國。”2019年2月中旬,一位不願具名的消息人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實際上,隨著當初王亞偉和范勇宏的出走,從前在市場上赫赫有名的“老華夏人”大多數早已在市場上散作滿天星。

對於李一梅來說,擔任華夏基金的總經理,與其說是繼承前人的衣缽,不如說是在這個被前人聲名籠罩著的大船上,重新構建新的體系。然而,她面對的考驗是:她能超越前人嗎?手握前人積累的寶貴資源的前提下,在和前人正面剛的市場上,李一梅勝算幾分?

人事動蕩

華夏基金人事動蕩的故事,幾乎不絕於耳。

自2012年5月,華夏基金第一任總經理范勇宏離職後,在隨後6年的時間裡,華夏基金總經理一職已經歷兩次易主。

1998年3月11日,中國證監會批複同意籌建華夏基金管理公司。隨後,華夏基金開啟了由范勇宏掌舵走向輝煌的公募之旅。

2012年5月,范勇宏正式辭去華夏基金總經理職務。公開資料顯示,在范勇宏任期內,他交出了行業內最為出色的一份成績單。華夏基金從改革注冊資本金7000萬元的小公司,發展到資產管理規模3200億元,在近10年的時間裡一直蟬聯中國最大的公募基金;為1600多萬投資者累計分紅超過800億元,除此以外,為股東創造了198億元、200倍的投資回報。

2012年5月,第二任總經理滕天鳴也是和范勇宏共同創立華夏基金的老華夏人,但他在擔任華夏基金總經理僅2年零3個月後,於2014年8月宣布卸任。

據報導,2010年8月,證監會規劃委副局級高級顧問委員湯曉東正式開始擔任證監會基金監管部副巡視員。期間參與過QFII政策的調整,以及基金業放鬆管制的改革。

2013年1月,湯曉東又調任國際部擔任副主任,2014年8月從證監會辭職後,加入華夏基金,出任督察長一職。

2015年8月,湯曉東轉任華夏基金總經理一職,任職時間尚不滿三年,2018年5月正式離職,由李一梅接棒。湯曉東任職期間,華夏基金在國際化的步伐加快。

不過,華夏基金總經理人選的一條脈絡由此顯現:創始人范勇宏離開、創始元老騰天鳴接手、外聘證監會湯曉東、老華夏人李一梅接盤。

同時,華夏基金督察長的脈絡也因此呈現:老華夏人方瑞枝、外聘證監會湯曉東、外聘證監會周旋、中信證券系李彬。

對於中信證券來說,任命華夏基金合適的總經理人選,並不比當初取得華夏基金的股權要簡單。不過,通過華夏基金總經理和督察長的人選變化,可以看出,中信證券加強在華夏基金的影響力。

如果進行同時期對比,博時基金也聘用了證監會的人員。2015年7月10日,博時基金發布高級管理人員變更公告,其新任總經理是2015年1月從證監會離職的江向陽。離職之前,江向陽擔任證監會辦公廳副主任、黨委辦公室副主任兼新聞辦公室(網絡信息辦公室)主任。

不過,和同樣來自證監會的湯曉東不同,江向陽帶領下的博時基金超越了華夏基金。而如今,當年來自證監會的湯曉東和周旋,雙雙離開。周璿曾經任職於證監會基金部綜合處處長。

人事動蕩的另一個好處就是“人才外溢”。范勇宏在任期間,還培養了以王亞偉、江暉為首的眾多投資大佬,華夏基金一時風光無兩,還被業內戲稱基金界的“黃埔軍校”。

2012年4月29日凌晨,“基金一哥”王亞偉辭職華夏基金。隨後,先後有董元星、程海勇、胡建平等10多名基金經理出走,其中不乏明星基金經理,如鞏懷志 、陽琨等。

“當年王亞偉的離開,對華夏基金來說也是損失慘重吧。”華南某公募基金業內人士回憶當初華夏基金的人事動蕩,依舊感慨萬千。

值得注意的是,出走的基金經理中,由很大一部分奔向了私募基金。王亞偉在2013年建立了自己的私募基金,此外還有江暉、石波、張益馳、孫建冬、楊愛斌等都分別創立了自己的陽光私募。

有意思的是,楊愛斌曾擔任華夏基金固定收益投資總監,屬華夏固定收益部”靈魂人物”。他離開華夏基金創立鵬揚基金,此後鵬揚基金由私轉公,如今楊愛斌又迎來他的老領導范勇宏入局。鵬揚基金2018年表現不俗,在債券基金裡十分搶眼。

散是滿天星,聚是一團火。英雄時代再次到來,公募戰場上競爭在所難免,華夏基金和老華夏人的故事,依舊耐人尋味。(見習記者 賈謹嫣 對本文亦有貢獻)

編輯:嚴暉 主編:陳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