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手機APP這個“燈下黑”耗能大戶,離環保有多遠?

如今,節能降耗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但是有個人人每天都用卻“燈下黑”的耗能大戶,說出來,不少人會大吃一驚。沒錯,就是手機。

據科技日報報導,功能越來越強大的APP,佔用了大量的數據資源、耗能驚人。多個APP的能耗在智能手機中累加,會對手機壽命、性能、響應速度和溫度帶來顯著影響。以微信APP為例,由於功能被不斷拓展,安裝包體積已經增長了幾十倍。甭管什麽APP,動不動就要更新,雖然手機的記憶體越來越大,可用久了之後都逃不脫越來越慢的命運。比如APP們為了不讓你錯過每一個“重要”的通知,會想盡辦法保證軟體在後台運行。還有一些大網絡公司產品線豐富,旗下的APP堪稱“全家桶”。為了讓通信通道時刻保持活躍,通常都會讓自家軟體互相喚醒。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麽用戶覺得有些剛買一年的手機,就已經“跑”不動更新後的APP。

手機卡到崩潰怎麽辦?當然就是換新的。數據顯示,智能手機每年的淘汰量達到3至4億部,而此前已經沉積了10億部以上的廢舊手機。處理不當的廢舊手機零件中含的鉛、鎘、汞等多種有害物質會流出,從而汙染土壤和地下水。據悉,一塊廢舊手機電池的汙染強度是普通乾電池的100倍,可汙染6萬升水。

令人遺憾的是,關於APP能耗巨大的這個情況還並不為人熟知。用戶可能會多花點錢買個節能冰箱,但並不會注意到免費更新的APP成了能耗黑洞。就算知道了,也很難有什麽對策。因為有些APP已經成了生活剛需。在這個博弈中,用戶的話語權少得可憐。

其實,業內也不是對這種情形坐視不理。工信部近年來已經頒布了各種規範和指導意見來督促APP向綠色、低碳靠攏。早在2017年安卓綠色聯盟就已經成立,今年拿出了《中國綠色APP標準》(草案)。不過,衡量APP碳排的有效指標仍付闕如。沒有指標就沒有精確的數據,很多後續的管理、處罰和督導就無從談起。環保從來都是一件時不我待的事情。在不少領域,曾經因為起步晚而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在信息通信系統方面,完全有實力也必須“出手要趁早”。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張麗

監製:尹文勝

流程編輯:吳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