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貝因美欲摘帽 未來雨中再領跑?

昔日奶粉領頭羊貝因美要翻身了。

根據*ST因美近期發布的業績快報顯示,2018年,貝因美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092萬元,與2017年相比扭虧為盈。這對貝因美而言,絕對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

因為2016年、2017年分別虧損了7.8億元和10.57億元,所以在2017年4月貝因美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特別處理,股票簡稱由“貝因美”變更為“*ST因美”,業內稱為被“戴帽”。

而根據相關規定,按照貝因美2018年的業績數據,實際上它已經具備了“摘帽”的財務基礎,所以,在2018年年度報告正式公告後,貝因美就會正式向深交所申請“摘帽”。

也許是看到了這般美好的前景,貝因美總經理包秀飛在朋友圈曬出了兩張西湖的照片,並配了一句話,“不用撐著雨傘走路的感覺,真好。”這句話被解讀為,包秀飛因為貝因美將被“摘帽”而感覺大好。

說實話,貝因美的“摘帽”真心不容易,但另一方面也必須承認,當年被“戴帽”主要也是源於它自己。

曾經的貝因美,是國內奶粉行業當之無愧的老大,其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市場佔有率曾在2010年達到了10.8%;2013年,貝因美更是拿下了7.21億元的淨利潤,同比增幅高達41.54%。

然而,一切美好也到此戛然而止。

或許因為當上老大後的幾分膨脹,讓貝因美沾沾自喜,同時更加鬥志昂揚。

從2014年開始,貝因美就喊出了打造“嬰童食品第一品牌”口號,開啟“全面實施轉型升級”模式。

當時的背景是,奶粉板塊在貝因美的營收佔比已高達95%,在乳業競爭環境日趨惡劣的情況下,靠單品類闖天下意味著抗風險能力太弱。所以貝因美有意要加碼其他品類,以貝因美當時的情況而言,這個選擇是沒有問題的。

然而,凡事都要有個度,貝因美在奶粉之外道路上一發不可收拾,設立投資公司開發電子商務平台、與韓國乳企合作開發孕期營養品等。

結果,步子邁得太大……

另一方面,在自身最強的奶粉領域,由於過於樂觀的估計了市場需求,貝因美從2011年開始就大量鋪設產線,到2013年加上海外的愛爾蘭和瑞士,貝因美一共有七個產線,產能過大。

產能過剩,就需要釋放產能,這種情況下,貝因美就把產能壓力轉嫁到經銷商身上,給渠道壓了大量的貨,當這些貨賣不出去,就出現了竄貨的情況,而這直接破壞了價格體系。

此外,2013年國家的反壟斷調查,儘管貝因美最後免除行政處罰,但其也不得不作出降低終端價格的決定,但給經銷商的拿貨價格卻沒有降低,同樣是讓經銷商來承擔降價的損失,又引起不滿。

所以,主業方面讓經銷商信心盡失,副業嘗試也是隻投入沒產出,加上內部管理體系出現問題,這些疊加在一起,惡果顯現。

2014年,貝因美營收及淨利潤分別下滑17.46%和90.45%,一年隻賺了0.68億元,而貝因美當年獲得的政府補貼就有0.83億元,所以相當於如果沒有政府補貼,貝因美是虧損的;2015年,頹勢繼續刨除補貼還是虧損;2016年、2017年,政府補貼也無法彌補虧損的事實,於是,被“戴帽”。

直到2018年3月,貝因美創始人,同時早在2011年就卸任董事長的謝宏重新出山,擔任CEO。4個月後,謝宏請到了前菲仕蘭首席行銷官包秀飛出任總經理,全權負責貝因美的具體工作。不僅包秀飛自己來了,連同他在美素佳兒部分團隊成員也一同進入貝因美。

接著就是整合資源、加強主業、梳理內部關係、清理存貨、降低成本等,一系列改變之後市場上價格基本穩定,此前的負面消息也基本煙消雲散。

因此,此次扭虧被大誇特誇,甚至業內有觀點認為貝因美能重新領跑行業。

然而,任何事情都需要全面具體地去分析。

儘管貝因美在過去的一年實現了扭虧,但總體營收卻是下滑的,或者說有了利潤很大一程度上是因為變賣資產之後增加了收入的影響,而這個收入並非產品的營業收入。

簡單說,貝因美“摘帽”基本上問題不大,但是不是摘了帽就意味著真正的翻身、實質性的翻身,現在下定論,還為時尚早。

所以,未來還得兩說。

如果經銷商能夠恢復對貝因美的信心,貝因美的後發優勢是不容忽視的,畢竟,貝因美的品種很多,特配粉、有機粉等應有盡有,基礎擺在那裡,真能一切理順了還是值得期待的。

反之,如果取得了一點點成績就再飄飄然,重蹈覆轍,那未來也未必是一片光明。

最後,回過頭來再看包秀飛那個朋友圈,“不用撐傘”不僅意味著貝因美的“摘帽”,對包秀飛而言,或許更該意味著放開束縛放開手腳大乾一場。

現在沒人能預料結果,但有一天貝因美真能再次在行業裡領跑,那真就成了勵志故事,當然,也是我們希望看到的。

新金融記者 劉暢

責編:大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