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線|上市首日跌7.62% 繼Lyft後華爾街不看好Uber

騰訊新聞《一線》 李思誼 紀振宇

全球最大的共享出行平台Uber於當地時間5月10日正式登陸紐交所。Uber當晚以41.57美元/股收盤,將市值鎖定在760.73億美元,這或將成為2019年美國資本市場上規模最大一筆融資。

Uber以42美元/股的開盤價破發,低於上市發行價格6.7%。就在前一天,Uber設定的目標價位區間為44-50美元/股,而5月9日確定的上市發行價格為45美元/股處於目標價位區間的下端,這也顯示Uber上市采取了相對保守的定價策略。

雖然Uber上市被視為是2019年最熱門的科技股,但Uber的上市似乎並不是一個最恰當的時機——無論是一個多月前Lyft上市並未獲得資本青睞的先例,還是“跌跌不休”的整體股市行情,種種因素相伴,帶給Uber一個並不理想的股價。

Lyft在資本市場的IPO數據也並未達到媒體之前所稱的100美元/股,目前已經降至近一半。3月底剛剛在納斯達克進行IPO的Lyft,以72美元/股的發行 價將估值鎖定在240億美元。但是,在此之後Lyft股價一路下跌,直到當地時間5月10日晚間收51.09美元/股,與IPO首日相比下降了近30%。

資本市場對Lyft並不看好,主要原因來自激烈的競爭環境、盈利問題以及過高的估值。在本周,雖然8位分析師仍然對Lyft評級為持有,但是已經有12名分析師對Lyft持賣出評級。

Uber並不想重蹈Lyft上市的覆轍,希望股價能夠在上市後有所上漲,並且能夠吸引更多長期價值投資者的參與。但現實並不盡如人意。

與Lyft對比,Uber似乎存比較優勢

Uber目前是全球第一大共享出行平台。截至2018年12月31日,該平台上月活躍用戶數為9100萬,共完成了15億次出行。Uber目前在全球63個國家700個城市運營業務,平台上每天完成1500萬次出行。

相比之下,作為美國第二大共享出行平台的Lyf,2018年的預定量為81億美元,總乘坐次數超過10億次。該平台擁有3070萬名乘客(包括1860萬名活躍用戶)和190萬名司機。

目前,Uber將自身業務劃分為個人出行(Personal Mobility)、Uber外賣(Uber Eats)和Uber貨運(Uber Freight)三大類。其中,個人出行業務目前是Uber營收的主要來源,包括傳統的共享出行(Ridesharing)以及包括無樁單車、電動滑板車等形式的新出行(New Mobility)等。

Lyft則提供網約車(Ridesharing Marketplace)、自行車與小型摩托車(Bikes and Scooters)、公共交通(Public Transit)和無人駕駛汽車(Autonomous Vehicles)四類。

在過去的一年,Uber營收雖有放緩。2018年,Uber的營收達到113億美元,與2017年相比同比增長42%,但2017年營收同比增速將近200%。相比之下,Lyft在2018年的營收為21億美元,相比2017年增幅達100%。

Lyft在2018年的虧損絕對值不降反增。Uber的淨利潤從2017年虧損40.33億美元扭虧為盈為9.97億美元。雖然這筆盈利大部分來自資產處置收入所得,如果除去所得Uber在2018年虧損18億美元,虧損減少近一半;相比之下,Lyft的虧損額從2017年的6.88億美元增至2018年的9.11億美元。

IPO不是終點 Uber發展道阻且長

在慶祝IPO成功的前幾日,位於英國倫敦、美國紐約、華盛頓、芝加哥、洛杉磯與舊金山等大都市的Uber司機,正在進行一項聲勢浩大的罷工運動。這些司機們罷工的主要原因是,他們不滿足於當前的收入,稱Uber為了IPO大幅壓榨基層司機的收入與待遇。

根據記載,此次Uber司機的罷工行為,主要由位於洛杉磯的Uber司機聯盟發起。2019年起,Uber在美國西海岸開始推行“費率重整”,該措施使得Uber司機們的收入減少了25%以上。

英國罷工司機們提出了每英裡基礎價增加2英鎊的訴求,來自平台的抽成從當前的23%降至15%;此外,Uber必須承認該平台司機的“受雇”身份,並提供基本工資、休假與相關福利。

此外,2017年遭遇的一系列醜聞,目前仍在深刻影響著Uber的業務。在野蠻生長的同時,Uber來自於內外部的風波不斷,由於 業務對傳統計程車行業帶來了顛覆,在全球各地不斷遭到抗議,2017年,Uber前員工的一封公開博文,更是揭開了這家野心勃勃的初創公司的一系列公司文化問題。

在上市申請文件中,Uber也提及了公司遭遇到的一系列醜聞對業務帶來的風險,例如2017年的醜聞造成的一輪在社交平台上廣為傳播的“刪除Uber”的抗議活動,讓Uber在短短幾天內就損失了數以萬計的用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