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銀聯雲閃付:如何一年獲取一億用戶

美劇《廣告狂人》裡有這樣一句經典台詞“世上總是有人不停地在買些什麽,就像你我這樣的人”。在移動支付的滲透與普及解綁了國民的消費欲望,我們花錢變得越來越容易的當下,人們無疑對這句話更有共鳴——以前翻錢包點抽鈔票或許還能猶豫一下放回去,現在你卻以為只是點擊了一串數字,毫無觸動。

然而,部分企業在佔據相當份額的移動支付市場後,在進行市場推廣和優惠活動時變得不那麽“實在”了,每次優惠打折都搞得像在做數學題。相比之下,近兩年“雙12”,一款作為移動支付攪局者的支付產品,卻抓住了消費者在移動支付時代,對消費欲望膨脹的警惕,以及對商業巨頭優惠耍滑的反感心態。

因此,當那句“一毛錢都不容易”的宣傳語出街後,便迅速獲得了不少認同。各種生活論壇上關於銀聯雲閃付雙十二“半價補貼節”的詳細分析,也的確都是實實在在的優惠。僅在12月12日這一天,雲閃付單日新增用戶數就超過了100萬。

雖然已經正式上線一年了,但很多普通消費者並不知道,這個處於中國移動支付市場的挑戰者,究竟有什麽底氣在競爭,又是怎樣從紅海中找到方向的。

你也是銀聯移動支付的用戶

有人說,我就沒用雲閃付,現在微信支付寶都這麽普及了,銀聯還進來打,哪有機會啊?

雖然你可能沒用過雲閃付,但你幾乎一定是銀聯移動支付技術與管道的用戶。

為什麽這麽說?因為小米、華為等國內主要手機廠商,京東、美團、網易、攜程等國內“非BAT”互聯網企業,甚至包括蘋果在內,這些企業統統都是銀聯的“朋友圈”,你只要在用這些品牌手機,用這些企業的電商、外賣、訂票服務,就幾乎一定是銀聯移動支付的用戶。

比如,去年受到追捧的京東閃付卡和美團虛擬卡都是基於雲閃付後端平台來實現的。而蘋果支付、華為支付、小米支付等移動端錢包,無論是提供的Ⅱ、Ⅲ類账戶開戶、手機NFC支付,還是二維碼掃碼、收款轉账、遠程支付等各類支付功能,背後都擁有銀聯的支持。所以當銀聯搞雙十二活動時,國內常見手機品牌的“PAY“,均可在境外消費時享受單筆最高立減3000元的優惠。

他們為什麽都能成為銀聯的朋友呢?因為放眼支付領域,銀聯是這些企業最佳,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是唯一的選擇,其因有四——

一是銀聯角色是卡組織,位置中立不偏不倚,隻做支付,一直以來就是面向成員機構跟合作夥伴做輸出與賦能,不碰數據,避免了數據落入競品手中的憂慮(很難想象某些電商企業把支付管道交給競爭對手)。

二是銀聯支付方式較為成熟,接入銀行全面,二維碼、閃付一應俱全,自有APP接入銀聯方案既能掃碼又能非接支付。

三是銀聯受理網絡廣泛,國內支持銀聯受理的設備超過3500萬台,可以說是全面覆蓋,無需再投入高昂成本進行漫長的地推。

四是在手機NFC支付方面,國內只有銀聯擁有可行解決方案。

因此,在銀聯正式推出直面用戶的雲閃付APP之前,銀聯的移動支付業務實際上就已經頗有量級,在移動支付業務的分析、資源和運營方面,已經擁有了足夠的積累。

如何一年間用戶過億

根據Quset Mobile發布的2018年秋季報告顯示,2018年第三季度,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僅增長了千萬,但是即使在如此少的基數情況下,“雲閃付”還是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用戶數量迅速突破一億。除了用戶市場對於移動支付接受程度較高的成熟環境因素外,我們還看到雲閃付在用戶增長上的確是下了功夫。

這源於兩方面的用戶增長策略 ,其一是從B 端打C端——銀聯不是第三方支付,而是銀行卡的聯合組織,其任務本身就是服務成員機構,進而實現國內支付清算市場的成本降低與效率提升,可以說本身就是服務B端其他機構和商家的。

除了上文所述的“朋友圈積累”外,雲閃付也利用銀聯此前的40萬商戶的基礎,在移動支付時代不斷重新賦能,進而推廣自己。

有業界人士就此評價到:對一款支付工具而言,商戶側的覆蓋率越高,C端用戶所受的約束條件越少,使用意願也就更高。當用戶在支付時不必考慮商戶側支不支持時,此時,支付工具才具有充分參與市場競爭的資格,補貼活動也就更具扭轉市場格局的潛力。

其二,則是雲閃付通過銀聯場景開展62主題行銷、商超節、菜場節、1212銀聯半價補貼節等半價讓利,雖然同樣走的是大投入行銷圈用戶策略,但是與其他機構不同的是,銀聯是真金白銀拿出補貼來回饋用戶,而不是走讓商家“先漲價後打折”或者讓商家完全承擔讓利的老路,商戶的合作意願空前高漲,以雙12為例,就有40萬合作商戶參與“銀聯半價補貼節”中來。簡單直接、場景豐富的系列行銷節日,不斷提升了雲閃付的用戶量和品牌滲透力,讓雲閃付在一年的時間內完成了過億用戶的裡程碑。

於是,當銀聯雲閃付推廣雙十二“半價補貼節”時,用戶在線上守著12306放票,在線下的優衣庫門口排起了大隊。

這裡還有一個梗:“毛不易=每一毛錢都不容易”,雲閃付雙十二的主打slogan,與代言人的姓名配搭趣味又貼合,並主打年輕圈層,在微博引發了大量的關注,截止目前微博#一毛錢都不容易#話題,已有4.5億閱讀、184.4萬討論。這對於提高銀聯雙12的話題聲量以及雲閃付的用戶關注度來說,至關重要。

從三足鼎立到無限競爭

雖然,雲閃付並沒有龐大的攜數億用戶的電商網絡,也沒有流量之王的社交軟體,更不可能在“金融創新”的灰色邊際遊走去博取機遇,但銀聯也有著自己的底氣。

首先,是明顯的產品差異。雲閃付已能支持在線申請包括工行、交行、中信、招商、浦發、民生、華夏、平安等18家銀行的65種信用卡;支持國內所有銀行卡的綁定,230多家銀行的持卡人可通過“雲閃付”使用銀聯二維碼支付;其中,逾90家銀行開通借記卡餘額查詢,逾80家銀行開通信用卡账單查詢及信用卡還款。

隨著這一年內積極的版本更替及功能優化,雲閃付已經可以成為幫持卡人管理手裡所有銀聯卡的APP管家。支付百科數據顯示,國人人均持有的銀行卡已經鋼彈5張,望著手中不同銀行的卡,他們需要一個APP去管理好自己名下的銀行账戶。

況且,在雲閃付APP中,跨行轉账及信用卡還款均0手續費,這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超級實用的功能。

此外,不止對於B端,C端也非常看重金融產品安全性。銀聯的位置中立,保證了它既不和銀行搶金融的生意,也不覬覦其他場景(APP)的支付數據。雲閃付不會像第三方支付一樣保有資金账戶,沒有客戶備付金,也不會自己做金融業務。這就避免了一些互金企業為搞“金融創新”而增加用戶風險的可能性。

至於使用場景,用戶已可在全國逾1500家醫院、逾18萬台自助售貨機、逾4千家停車場、逾5千家菜市場使用雲閃付APP等銀聯移動支付產品。從地鐵公交到部門食堂,雲閃付出現在越來越多的消費場景中,和微信支付寶的距離正在迅速縮短。

總之,不要拿“用戶有了支付寶、微信,為什麽還有雲閃付”來做結論。在我看來,支付的競爭可以說是一場無限競賽,從中國到海外,用戶和規模都是沒有天花板的,它就像是永無止境的足球聯賽,每一場的勝利,都會體現在積分榜裡,沒有永遠的淘汰,只有暫時的領先。

中國支付市場未來存在一種新型競賽關係,支付格局不再是百米衝刺的一錘定音而是一場馬拉松的長途徒步。雲閃付對用戶手機的“闖入”,實際上在漸漸塑造國民移動支付全球化典範,除了“競爭”,更需要體驗與責任。雲閃付作為民生支付基礎場景建設的重要角色,一是面對用戶,雲閃付應該通過持續優化用戶體驗、豐富產品功能,為市場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支付新服務。二是面對社會,也需聯合商業銀行一起按照有利於移動支付行業發展、有利於百姓便利和實惠、有利於社會效率提升,肩負責任,為推動金融創新和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繼續發揮應有作用。

作者| 寇向濤

支付百科合夥人

特別策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