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藍田並購東方金鈺黃了?法人代表高喊:收購是假的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因傳出造假退市股藍田股份母公司中國藍田並購,東方金鈺成為市場的焦點。沒曾想,中國藍田的法人代表瞿兆玉卻不認這次收購,而東方金鈺也宣布,此次收購終止。

2月12日晚間,東方金鈺發布公告稱,截至目前,中國藍田未就其身份、主體資格、資信情況及收購的合法合規性提供說明及相關證明材料。鑒於相關事項仍有待核實,同時出於對廣大投資者負責的態度,公司暫時中止與中國藍田的股權轉讓事項。

而在此之前,2月1日,深陷債務危機的東方金鈺曾發布公告稱,公司於1月31日接到控股股東興龍實業的通知,該公司股東趙寧、王瑛琰與中國藍田總公司當日就簽署《股權轉讓協定》相關事項達成共識,擬將興龍實業100%的股權轉讓給中國藍田總公司。

資料顯示,中國藍田正是17年前“藍田事件”的主角藍田股份第一大股東。藍田股份的原法人代表、董事長兼總經理瞿兆玉,正是藍田造假事件的主要“操盤手”。

中國藍田被傳出要“借殼還魂”之後,這場“黑吃黑”的鬧劇迅速在市場引發熱議。而東方金鈺也因此在2月10日收到了上交所下發的監管函。

事件卻在市場熱議中發生反轉,中國藍田的法定代表人不僅表示收購是假的,還宣稱永不入股市。

//

收購“羅生門”

//

2月初,在東方金鈺發布了收購一事的公告後。在東方金鈺股吧,很多投資者質疑,中國藍田作為當年“藍田事件”主角藍田股份的母公司,是該事件的直接責任公司。因此,是否具備相應的收購資格,能否獲得證監會審核通過,仍值得疑慮。

也有投資者把矛頭直接對準中國藍田法人代表瞿兆玉,認為A股早期對於財務造假的處罰比較輕,才給了瞿兆玉重返A股的機會。

就在市場挖著藍田股份的“黑歷史”時,事情卻出現了反轉。

據《證券日報》2月13日頭版的報導,通過對中國藍田總經理、法定代表人瞿兆玉的採訪得知,後者完全否認了收購東方金鈺股東興龍實業一事知情。

“這個事情我不知道,沒簽字、沒授權、沒批準。”

而在2月12日晚間,東方金鈺就已經發布了收購終止的公告,疑似與瞿兆玉不知情有關。

收購的終止到底是因為雙方原本就沒有洽談好,還是因為受監管影響,還未能下定論。不過2月10日,東方金鈺收到的監管函,卻句句戳中了此次收購備受外界質疑的點。

在這份監管中,上交所對東方金鈺發出了九連問,其中幾個問題直指收購案所涉及的核心問題:

1、 中國藍田的實際控制人和股東構成情況,並提供有效的工商登記證明檔案;

2、 中國藍田為“農業部主管的全民所有製企業”的具體含義,目前中國藍田與農業農村部的關係;

3、 本次收購中中國藍田的決策程式;

4、 瞿兆玉與中國藍田總公司和已退市公司藍田股份的關係,其是否存在被列為失信人或其他不得收購上市公司的情形;

5、要求東方金鈺、實際控制人趙寧以及中國藍田核實並說明本次股權轉讓的籌劃過程、關鍵時間點,並提供涉及本次交易的內幕知情人名單,供上交所進行內幕交易核查。

2月13日,東方金鈺再次收到上交所的《監管工作函》,其中,特別提問了“媒體報導稱,中國藍田疑似被中核恆通(北京)物資有限責任公司接管,中核恆通的董事為趙京京、張立眾、范建軍等。請中國藍田、上市公司及實際控制人趙寧結合上述資訊,盡快核實並明確說明中國藍田與中核恆通及趙京京等的關係,明確說明目前中國藍田的實際控制權和經營權狀態。”

//

中國藍田還有另一決策層?

//

天眼查的資訊顯示,中國藍田的的法人代表是瞿兆玉,但是其唯一股東是農業部。

2018年12月,一封《中國藍田總公司董洪驛公開辭職信》在網絡上流傳,這封辭職信的落款時間是2018年11月1日,作者為董洪驛本人。從公開信的描述來看,2018年12月之前,董洪驛曾擔任中國藍田公司總經理。

在這封公開辭職信中,董洪驛指出,“2017年6月份中國藍田總公司將5年經營權簽約給中核恆通(北京)物資有限公司,隨後中核恆通(北京)物資有限公司委託本人管理中國藍田總公司”。

根據董洪驛的提法,在他接手中國藍田之前,公司“停擺十幾年、除了營業執照和公章以外一無所有(連基本戶都沒有)”。

而在接手之後,董洪驛“率團隊自籌資金、日夜奮戰,從3人起步到2018年4月23日總公司發展子公司15家,控股公司70家,合並資產總額150億元。聯合信用針對中國藍田企業主體評級AA+,企業綜合授信3億元。”

但是在2018年4月23日,根據辭職信所述,瞿兆玉在董洪驛擔任總經理期間“收回公章、營業執照原件及公司實際控制權”。董洪驛疑似在中國藍田內部被架空。

值得注意的是,該公開信的抬頭收信人為“中核恆通(北京)物資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趙京京先生”,既接管方。而根據工商資料,趙京京不僅在中核恆通任職,還擔任藍田投資有限公司的經理一職,藍田投資是中國藍田旗下的全資子公司。

根據工商資料,中核恆通成立於2016年,法定代表人是張立眾,控股股東是中國物資儲運沈陽公司。有意思的是,中核恆通曾被曝是個“假央企”。

央企中國誠通控股集團在2018年7月20日發布公告稱,經查工商登記資訊,中核恆通(北京)物資有限責任公司通過提供虛假材料等手段,欺騙工商登記機構,將誠通集團下屬“中國物資儲運沈陽公司”變更為其股東,並利用該身份進行商業活動,嚴重侵犯誠通集團合法權益,給誠通集團造成負面影響。

//

東方金鈺再次陷入困境

//

無論因中國藍田入股一事引發了多大的爭議,東方金鈺的收購告吹卻是事實。2月11日,是東方金鈺複牌後的第一個交易日,受入股消息的影響,公司股價漲停;次日,股價再次漲停。

2月13日,東方金鈺股價低開,截至收盤股價下跌2.87%,收報3.38元。

相比受困其中的中小投資者,東方金鈺的控股股東們或更加焦慮。根據上市公司業績預虧公告顯示,東方金鈺2018年預計虧損9億元至11億元,並夾帶數起債務償付問題難以履行。

1月14日晚間,東方金鈺發布了一則關於新增債務到期未能清償的公告,公司逾期債務達16.70億元。此後不久,上市公司再遇利空消息。1月18日,公司因涉嫌信批違規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先是16.70億元債務逾期不還,又遭立案調查,東方金鈺的處境可謂慘淡。

1月22日,東方金鈺公告稱,控股股東興龍實業豁免了其向公司出借的6.80億元借款本息的償還義務。2月1日,東方金鈺發布公告顯示,趙寧辭去了上市公司董事長職位。

此外,由於明顯缺乏清償能力,1月30日,東方金鈺收到深圳中院通知,債權人興龍實業向法院對公司進行債務司法重整。

塵歸塵,土歸土,不管是遭證監會立案調查,還是破產重整,上市公司都存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