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人民幣全球外匯儲備佔比再創新高,或可挑戰第三儲備貨幣

周五(6月28日)晚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了最新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構成季度數據,截至201年第一季度,各經濟體央行持有的外匯儲備中,人民幣資產佔比升至1.95%,創IMF自2016年10月報告人民幣儲備資產以來最高水準。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人民幣外匯儲備資產大約2128.7億美元,佔全球官方外匯儲備資產的1.95%,佔比高於澳元的1.67%和加元的1.92%,坐穩了國際第五大儲備貨幣的位子。

IMF會將各國持有的美元、歐元、英鎊、日元、瑞士法郎、澳元、加元和人民幣8種貨幣的外匯儲備總量單獨列出。而人民幣資產是IMF自2016年10月後才開始在起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構成季度調查中單獨列出。

有分析認為,人民幣在全球央行外匯儲備資產中的佔比上升,反映出2016年底人民幣納入IMF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後,全球外匯儲備管理機構持有人民幣資產的興趣增加,這有利於促進外匯儲備資產多元化,也意味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正穩步推進。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國際地位的提升,人民幣儲備貨幣地位逐漸受到全世界認可。6月13日,中國央行行長易綱公開表示已有60多家央行把人民幣作為儲備資產。截至目前已有新加坡、菲律賓、俄羅斯、阿根廷等超過60個國家和地區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而在6年前這個數字幾乎為零。

最近一個把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的是歐洲發達國家捷克,捷克央行於5月30日表示已作出調整將人民幣列為儲備貨幣,並稱會持續密切關注中國市場。

總的來說,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且經濟穩中向好,在全球貿易投資中也佔據了一席之地,未來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份額肯定還有提升的空間,人民幣或許可以挑戰一下國際第三儲備貨幣的地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