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如何調理血虛?養形不知養神

《養生類纂》引《雲笈七籤》曰「夫人隻知養形,不知養神;不知愛神,隻知愛身。不知形者載身之車也,神去則人死,車敗則馬奔」,認為養生的關鍵是養神,沒了神,人就是屍體。

但是神在,如果藏不住,就容易導致健康問題。比如失眠的問題,就與神有關。失眠是常見病,而失眠的原因很大一部分人是因為神。現代人經常熬夜,或者節食減肥,容易導致血虛。中醫認為,血能養神,神沒有血的滋養,就養不了神,神就處於不安的狀態,人就入睡困難,即便睡了也容易醒。所以失眠與神有關。

這類失眠是由血虛引起的,血虛的人一定要養血。怎麼判斷自己血虛呢?血虛指血液虧虛,臟腑、經絡、形體失養,以面色淡白或萎黃,唇舌爪甲色淡,頭暈眼花,心悸多夢,手足發麻,婦女月經量少、色淡、後期或經閉,脈細等為常見證候。血虛通常有一些常見的表現,比如:失眠、易疲勞,指甲沒月牙、臉色發黃,有蕁麻疹等等。

氣虛則胖,血虛則瘦。人的提醒胖瘦取決於氣血,氣虛則胖,血虛則瘦;大家或許會發現,一般長壽的老人,體型都是不胖不瘦的,不胖表示他的氣不虛,而不瘦正代表了他血不虛;做到氣血不虛、人們當然也會健康長壽,那麼如何調理血虛呢?

脾是造血的,首先要讓脾胃健康。要按時吃飯,細嚼慢咽,多吃藥食同源的食材,比如大棗,入脾胃經,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作用;山藥,健脾益胃助消化。

血虛除了平時飲食上健脾胃,還可以諮詢中醫師如何從中醫角度加強氣血的補養。中醫補血的方法有很多,中藥調理,針灸、按摩穴位、拍打調理等等。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