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金庸為啥要寫“老頑童”周伯通這個人物呢?

周伯通在金庸筆下的作用,主要是一個官方情節扭轉器

或者說,機械降神。

或者說,就是金庸自己。

以前希臘戲劇,編不下去了,擰成死結了,憑空來個神,三言兩句,把問題解決了。機械降神。

許多劇裡,都要有這麽一個不可以常理推論的家夥,關鍵時刻挑起一切矛盾,又解決一切矛盾。

《射雕》這書,相對臉譜化,金庸先生自己說的。比如,黃藥師是東邪,歐陽鋒是西毒。黃藥師不能設定去讀聖賢書,歐陽鋒也不能去給社區老奶奶送溫暖。

周伯通來了。

看看周伯通的所作所為。

郭靖遇到他之前,失陷於桃花島。

周伯通負責給他講過去發生的故事。負責給他講《九陰真經》。尤其是後一個,硬逼郭靖背《九陰真經》,其實是情節需要如此。

官方的解釋?說周伯通頑童心態,愛作弄人。這個聽著沒譜,但就這麽解釋了。

最後安排周伯通把書給毀了。

作用巨大吧?

再然後,周伯通、洪七公、郭靖三人被歐陽鋒救了。

情節要求洪、郭要遇險,但放著周伯通在這裡,憑空遇險不合理。於是就設定周伯通打賭輸給歐陽鋒,自己跳海了。正常人哪會這樣?周伯通做了。

之後郭靖洪七公遇險,洪七公被恩將仇報廢了武功,被強敵包圍。

周伯通騎著鯊魚又憑空出來,救了郭靖、洪七公與黃蓉。

這就是官方劇情需要啊。要遇險,跳海去。要救命,騎著鯊魚跳回來。

《神雕俠侶》裡其實也是。周伯通第一次出場,是莫名其妙闖到蒙古大營,然後被絕情谷的人抓走,引出絕情谷。

第二次出場,是跟金輪法王打賭偷旗幟,結果讓小龍女學會了左右互搏。

第三次出場,是大戰楊過,順便引出黯然銷魂掌的懸念。

每次出場,周伯通都帶任務的。一定會推動劇情,做一個扭轉。

最後一個例子。

華山論劍。黃蓉還在生郭靖的氣。倆人一時僵持。周伯通過來拍馬屁,打了郭靖兩耳光,黃蓉立刻心疼了,嗔怒了,罵走周伯通,跟郭靖重歸於好。

這時的周伯通,就是個媒人。

金庸就是需要這麽個,武功可以高得搞定一切問題,可以怕蛇怕瑛姑弱點明顯的存在。這麽個隨時可能出現,又隨時可以走掉的情節修改器。

編不下去,好,出周伯通,情節扭轉。

就是如此。

簡直就像金庸披了周伯通的畫皮下場,“下面情節要轉一轉了”,好,搞定。

當然,金庸也沒白使喚周伯通。

金庸小說一直有個對比。越是淳樸如赤子,無心勝負,越容易武功高得逆天。

張無忌如此,郭靖如此,虛竹如此,段譽如此,令狐衝如此。

周伯通一輩子沒想成為天下第一,只是單純的喜歡武功。喜歡惡作劇。

可是心胸開闊,機緣巧合,終於在《射雕》末尾成了天下第一,《神雕》裡成了新五絕的中頑童。

各人聽了,都是一怔,說到武功之強,黃藥師、一燈等都自知尚遜周伯通三分,所以一直不提他的名字,只是和他開開玩笑,想逗得他發起急來,引為一樂。哪知道周伯通天真爛漫,胸中更無半點機心,雖然天性好武,卻從無爭雄揚名的念頭,決沒想到自己是否該算五絕之一。

黃藥師笑道:“老頑童啊老頑童,你當真了不起。我黃老邪對‘名’淡泊,一燈大師視‘名’為虛幻,只有你,卻是心中空空蕩蕩,本來便不存‘名’之一念,可又比我們高出一籌了。東邪、西狂、南僧、北俠、中頑童,五絕之中,以你居首!”

眾人聽了“東邪、西狂、南僧、北俠、中頑童”這十一個字,一齊喝彩,卻又忍不住好笑。

這就是官方認證了。

機構算盡,反而倒了大霉,可能揮刀自宮都沒法成其大願。

無心爭雄,淡泊高遠,反成天下至高。

金庸一向這麽寫,也算一種善良溫和的願望:希望無欲無求、爛漫自在的人,無心插柳柳成蔭地,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

周伯通,頑童,無欲則剛,就是這種精神的終極見證。

這是金庸對童真,最大的一點善意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