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在美國最古老的博物館裡遇見徽州

PEM音譯成中文就是碧波地埃塞克斯博物館,1799年由碧波地博物館和埃塞克斯研究所合並而成,據說是美國最古老的博物館之一。

PEM的面積不大,3個小時足夠粗略的轉一圈。聽說新館的擴建工程還在進行中,到2019年完工時,PEM將躋身全美前10的美術館行列。

PEM的展品非常有特色,而且展品的擺放體現了新一代美術館的特色。相比於MoMA和MFA等傳統藝術館按年代擺放作品,PEM的展品是按主題陳列,同一個主題下的相鄰作品常常有幾百年的跨度,讓觀者在移步換景時有時間穿越的感覺。

PEM在華語世界的走紅,則是因為一座“蔭余堂”

蔭余堂是一座徽州古民居,始建於清朝康熙年間,坐落在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黃村。這幢四合五開間磚木結構的跑馬樓,佔地500平方米,共有16間臥室,以及中堂、儲藏室、天井等,粉牆黛瓦馬頭牆,每一個建築符號,都表明她是一座典型的徽派民宅建築。

從字面上理解,蔭余堂的意思是“蔭及子孫”,這是一幢有福的房子,它的精神特質也是純徽州的。

從清代開始,這裡先後有8代黃家子孫居住、繁衍,幾乎是一部濃縮了的徽州家族史。

20世紀80年代中期,黃家子孫遷移,房屋空置。像一個人經歷了少年、青年和中年,終於到了垂暮之年。

蔭余堂眼看就要朽壞,像徽州大地上自然消失的老房子一樣,讓位給現代的鋼筋水泥建築。

但在1997年春,經一項中美文化交流項目,由蔭余堂拆下的700塊木件、8500塊磚瓦、500塊石件,被裝上40個國際標準貨櫃,漂洋過海運至美國,在波士頓地區塞勒姆市碧波地埃塞克斯博物館,由中美匠師合作,把它修複成20世紀80年代黃氏家族最後居住的面貌。

發現和促成“蔭余堂”項目的時任PEM

中國藝術文化部主任白鈴安(Nancy Berliner)

應該說,埃塞克斯博物館對蔭余堂的善待是空前的,為安置蔭余堂,專門拓寬了馬路,使運輸車輛暢行無阻;堵死了門側的小街,將蔭余堂與主樓相聯,同時,拆遷了一大片居民區,給蔭余堂讓出了大片空地。

整個遷建,耗資1.25億元,歷經7年策劃施工,換來了一座瀕臨滅亡的徽州古建築在異域的新生,換來了一次匪夷所思的古建大挪移。

2003年6月21日,蔭余堂連同擴建後的博物館一起正式對公眾開放。

美國馬薩諸塞州州長、塞勒姆市市長和美國十幾個博物館的館長,以及十幾個國家的高級外交官員紛紛親臨慶典。

時任中國駐美大使、現任中國外交部部長的楊潔篪先生專門發來賀電。美國總統小布什夫人勞拉專門致信寫道:“蔭余堂的重新建立和展示,為參觀者提供了親近19世紀中華文化縮影中的一瞥,這是一筆難得的歷史文化財富。”美國各大媒體相繼報導這一消息。

中國傳統建築文化在海外的光大,我們是應該感到慶幸,還是悲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