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安史之亂後,唐朝是如何硬撐了一百五十年才滅亡的?

眾所周知,安史之亂是李唐王朝由盛轉衰的分水嶺事件,自此唐朝藩鎮割據的局面逐漸擴大化,地方手握軍政大權的藩鎮多達四十餘個,嚴重的威脅著唐政權的統治。

根據先前的歷史經驗,無論是東漢末年的軍閥割據,還是安史之亂後的藩鎮割據,地方將領的擁兵自重必然會導致中央形成尾大不掉之勢,進而招致兵燹之禍甚至是覆滅政權。但反觀安史之亂後的李唐王朝,中央並未大力削藩,反而還大加增設各路藩鎮,更令人奇怪的是,此後的大唐國祚竟還長達一百五十餘年。

藩鎮割據局面的擴大,為何能令唐政權再支撐了一百五十餘年呢?

首先,藩鎮數量繁多,彼此之間形成了相互牽製的關係。

唐中後期,全國多達四十多個藩鎮,藩鎮勢力星羅棋布的散落在國家地方的各個角落,而中央經過安史之亂的慘痛教訓後,外重內輕的軍事格局被加以重視,雖然皇帝有意削藩但又無力削藩,無奈之下,只好順勢增設藩鎮的數量,以圖實現地方權力的製衡。

藩鎮是唐朝執掌地方軍政大權的重要職務,權力大的驚人,朝廷逆向而為增設藩鎮一舉,表面上是對平亂功臣和投降的叛將加以恩賞,實際上其目的在於分割地方權力,把地方上有限的地盤、經濟、軍力再分配,待到有朝一日中央國庫充盈、兵強馬壯之時,再以武裝把地方權力重新收回到中央。

由此可見,唐廷增設藩鎮不失為一個短期維系穩定的有效之法,既能夠達到削弱地方權力目的,又能夠實現地方權力之間製衡的效果,有益於延長唐朝的國祚。

其次,藩鎮之間內部不穩,為了個人利益內部傾軋嚴重。

安史之亂後,唐中央依舊得到了地方藩鎮形式上的承認,也相對獲得了一個穩定的政治環境,而此時藩鎮內部之間卻矛盾重重,為了爭權奪利彼此傾軋。

安祿山、史思明起事的失敗,也印證了這些地方藩鎮勢力為了個人地位富貴不惜謀朝篡位,這就給晚唐及五代十國時期篡逆之風的盛行開了一個壞頭。此後藩鎮內部兵變現象屢見不鮮,為了個人利益榮華富貴,殺主篡權者大有人在,而這些篡逆者裡多數人並沒有志在天下的雄心抱負,多是些小富即安的享樂者,更不願意冒著掉腦袋的風險去和朝廷對著乾的,所以僅是藩鎮內部的權力更迭,此也有利於唐朝國祚的延長。

然後,北方遊牧民族回紇這支強大外援的幫助。

回紇是唐朝的近鄰國家,因此唐朝和回紇之間的關係比較微妙。唐朝曾和回紇聯盟滅掉薛延陀政權,同時唐朝也是回紇最大的貿易夥伴,無論是在經濟還是軍事方面兩國聯繫都比較密切,所以在唐王朝面對安史之亂的爆發而無力平叛之際,就第一個想到了找友邦回紇借兵協助平亂。

當然回紇幫助唐朝平叛也有著自己的多方利益考慮,不會是無條件的做義務勞動,也提出了許多有損唐王朝主權的條件。但不管怎麽說,回紇兵的勇猛善戰使得安史之亂得以迅速平息,作為唐王朝強援,也大大震懾了其他藩鎮的勢力,使令各路藩鎮的不敢輕易的和唐中央叫板開戰,也有利於唐國祚的延長。

最後,唐朝南方的統治基礎還是比較堅實的。

雖然說唐朝中後期藩鎮格局很散亂,但並不是所有節度使都是擁兵自重不聽中央號令的,相對北方藩鎮,南方藩鎮就順服的多了。源源不斷的給中央輸送給養,缺米派米,缺錢給錢,維持著唐朝中央財政的支出,其他藩鎮並不像河北、中原的藩鎮獨立性那麽強,在唐朝後半段的大部分時期裡,絕大部分藩鎮還是比較聽話的。

南方自然條件優越,農業和商業發展迅速,藩鎮對中央的歸屬感較強,很大程度上是受中央直接控制的,所以唐朝的統治基礎還是比較堅實的,也有助於唐朝國祚的延長。

綜上,唐王朝在藩鎮割據的嚴峻形勢下,探尋並采取了一系列挽救國家危亡的政策方針,有成效卓著的,也有不起作用的,共同在那風雨飄搖的時代裡中支撐了唐政權一百五十餘年的國祚。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