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蜂蜜」摻糖漿?是蜂蜜製品兩者差別大 教你幾招別買錯

原標題:「蜂蜜」摻糖漿?是蜂蜜製品兩者差別大 教你幾招別買錯

秋冬季節氣候乾燥,很多市民喜歡食用蜂蜜來滋補。市民徐女士反映,她買回一瓶蜜膏,發現並非純蜂蜜,裡面摻了糖漿。記者昨調查發現,市面上確實有蜜膏、蜜寶之類的蜂蜜製品,並非真正的純蜂蜜,消費者很容易被誤導。

【反映】

買回的「蜂蜜」摻了糖漿?

徐女士說,她在超市購物時看到蜂蜜搞促銷,一大瓶足足1kg,售價不到30元。「平常一斤蜂蜜至少也得30元-40元,感覺很劃算,於是買了一瓶。」

徐女士說,回家沖牛奶喝,口感還不錯,與正常蜂蜜沒什麼區別。吃了兩周時間,家人發現不是純蜂蜜,配料表裡有糖漿,加了糖的蜂蜜還是真的嗎?

記者仔細查看了徐女士所說的蜂蜜,發現其真正的名字叫蜜膏。配料表中除了蜂蜜外,確實含有果葡糖漿和麥芽糖。食用方法顯示,可調入溫開水或牛奶中飲用。徐女士購買的並非嚴格意義上的蜂蜜,而是蜂蜜製品。

【調查】

蜂蜜與蜂蜜製品混在一起賣

昨天,記者走訪了市區大潤發、蘇果等幾家大型超市,發現蜂蜜品種繁多,有洋槐蜜、椴樹蜜等,價格大多在每斤30元到100元之間。不過也有蜜膏、蜜寶之類的蜂蜜製品,與蜂蜜放在一起賣,消費者很容易混淆。

在大潤發超市廣陵店,記者看到一款調製洋槐蜜寶正在搞促銷,2kg/瓶,原價39.9元,促售價29.9元。而一旁的洋槐蜂蜜價格則要貴許多,32.8元/500克。對比發現,洋槐蜜寶標註的配料為70%洋槐蜂蜜、30%果葡糖漿,而洋槐蜂蜜配料就洋槐蜂蜜一種。再看產品標準,前者執行的是企業標準,而後者為國標「GB14963」。

記者注意到,這款洋槐蜜寶不忘與蜂蜜「套近乎」,其標籤「注意」一欄標明,「蜂蜜中若出現結晶,其品質不受影響」,從蜜寶又變身為蜂蜜。

此外還發現另一種洋槐蜜寶及洋槐蜜膏,配料表均為洋槐蜂蜜、果葡糖漿和麥芽糖,但沒標註具體含量。售價分別為37.5元/1kg、29.9元/1.5kg。

【說法】

蜂蜜與蜂蜜製品不是一回事

「經加工或添加其他物質的,只能叫『蜂蜜製品』,如『蜜寶』『蜜膏』『蜜汁』等,不能單獨稱為『蜂蜜』,還必須在包裝上進行明示。」邗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科副科長金鴻賓說。

同時,蜂蜜國家標準「GB14963」也明確,標準隻適用於蜂蜜,不適用於蜂蜜製品。蜂蜜定義為蜜蜂採集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與自身分泌物混合後,經充分釀造而成的天然甜物質。

這些蜂蜜製品可能加入了微量氨基酸、維生素或礦物質等營養元素,也可能加入了大量人工果葡糖漿、高果糖漿、麥芽糖漿和蔗糖水等轉化糖。這類轉化糖雖然對人體健康無害,但因成本相對蜂蜜低廉很多,在營養價值上更是和蜂蜜沒法比。

近期,市食葯監局也對蜂產品進行了抽檢,共抽檢蜂產品56批次。抽檢結果顯示,56批次全部合格。

通訊員耿華祥記者耿海龍

支招

可通過名稱和配料表區分二者

市食葯監局食品生產處副主任何旭東表示,可以通過查看產品名稱和配料表區分蜂蜜和蜂蜜製品。

首先看產品名稱,國家標準對蜂蜜名稱的標註有明確規定,簡單地說,一般以「蜂蜜」或「蜜」結尾的名稱,代表著產品是純蜂蜜;而像「蜜寶」「蜜膏」這樣不以「蜂蜜」或「蜜」字結尾的名稱,代表著產品是蜂蜜製品。其次看配料表,大多數生產企業會將蜂蜜和添加物的各種成分比例標註清楚。

市食葯監局同時建議,一歲以下的嬰兒少服用蜂蜜,因蜂蜜能量較高,嬰兒食用蜂蜜後,會影響到其他輔食營養的攝入,影響正常生長髮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