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小暑來了,不可多得的健康清單!值得收藏!

小暑簡介

時間

2018年7月7日

五月二十四 星期六

小暑,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也是乾支歷午月的結束以及未月的起始。公曆每年7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05°時為小暑。小暑為小熱,大暑大熱!中暑者往往都是小暑「中招」因為炎熱來的太突然!小暑之後,我國大部分地區將進入酷暑,小暑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養生節氣!

小暑習俗

1、食新

民間有小暑「食新」習俗,即在小暑過後嘗新米。「吃新」乃「吃辛」,是小暑節後第一個辛日。

2、吃伏面

據考證,伏日吃麵習俗出現在三國時期。


3、吃暑羊

入伏吃羊肉,稱為吃伏羊這種習俗可上溯到堯舜時期,在民間有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之說法。

4、吃芒果


所謂小暑吃芒果代表這個時節是芒果的成熟盛產期。


5、炒鱔片


黃鱔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濕、強筋骨等作用,根據冬病夏補的說法,小暑時節最宜吃黃鱔。

6、吃藕

民間有小暑吃藕的習俗,藕具有清熱養血除煩等功效,適合夏天食用。

小暑養生食物


「熱在三伏」:民間度過伏天的辦法,就是吃清涼消暑的食品。俗話說「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這種吃法便是為了使身體多出汗,排出體內的各種毒素。

那麼!小暑開始!我們還要吃什麼?

「小暑節氣要吃三寶」


小暑要吃的大寶:黃鱔!

這是小暑節氣最重要的吃食!也是最特別的,明天的您必須要吃黃鱔,也只有這個時候吃黃鱔最能物盡其用:


小暑要吃的二寶:蓮藕!

相比黃鱔,蓮藕更容易買到和做成各種食物,這個時候吃蓮藕,比吃任何補品都事半功倍:


小暑要吃的小寶:豆芽!

更容易「打理」的食材,別小看豆芽,也只有小暑時節,豆芽才能真正發揮自己的營養價值:


小暑養生


中醫將一天分為12個時辰(一個時辰為2個小時),將一年四季又細分為「五季」(在夏秋之間多出來一個長夏,即春、夏、長夏、秋、冬等「五季」)。


並認為,五臟分管五季,即:春對應肝、夏對應心、長夏對應脾、秋對應肺、冬對應腎。


「小暑」氣候開始炎熱,是進入長夏的第一個節氣,長夏在五臟屬脾,在時辰上是辰時(上午7點至9點)。脾表裡於胃,胃在時辰上是巳時(上午9點至11點)。


上午7點至9點當辰之時,胃已經等了整整一個晚上,早已將前一天的食物傳輸一空,這個時候吃早餐胃會盡全力消化。


上午9點至11點是巳時,這個時候是脾經當令,此時脾最活躍。脾是主運化的,早上吃的飯在這個時候開始運化。此時,工作的同時要喝杯白開水,讓脾臟處於最活躍的程度,將食物精華攝取。


此外,中醫還認為脾有主運化水濕的生理功能,喜燥惡濕。長夏最大的特點是濕氣太重,而脾最怕的就是濕邪。許多上班族,一坐就是8個小時以上,很少運動。這樣下去只會讓脾胃越來越虛弱。


所謂「動則不衰」,健脾胃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多動」。


健脾胃您可以這樣做

小暑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春夏養陽」。所以人們在工作勞動之時,要注意勞逸結合,保護人體的陽氣。

此時:

要借「天時」排出體內寒氣!養陽氣!

真正的寒來自於內在,因生活不規律、熬夜、飲食不注意、喝冷飲、吃冰淇淋、長期吹冷氣機等,會有損體內陽氣,陽虛則寒,寒則淤,導致機體對各種毒素的代謝減低都堆積在體內,形成肥胖。


在小暑時節:如何養陽去寒?

下面是今天最重要的一環:

護心!護心!護心!!!

小暑=心臟!!!


「夏季為心所主而顧護心陽」

時當小暑之季,氣候炎熱,人易感心煩不安,疲倦乏力,在自我養護和鍛煉時,

應確保心臟機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養陽」之原則:


小暑必修課:心靜!!!


為什麼小暑一定要心靜呢?

小暑時節,氣象炎熱,人們容易煩躁不安,愛犯困,少精神。所以,對應這一時節的特點,在養生健康方面,應該根據季節與五髒的對應關係,養護好心臟:心為五臟六腑之首,有「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之說,心臟的養護尤為重要。

中醫認為,平心靜氣,可以舒緩緊張的情緒,使心情舒暢、氣血和緩;既有助於心臟機能的旺盛,也符合「春夏養陽」的原則。所以,小暑養生以「心靜」為宜,心靜自然涼。


其實,無論你想怎麼保護心臟,甚至保護其它臟器,都有一個獨家秘笈,很簡單,卻效果甚妙!


一招治百病舉手!!!

當我們舉手練習時,我們就自然為六條經脈(心經、肺經、心包經、大腸經、小腸經、三焦經)灌滿了氣血,同時也迫負氣血貫通於此六經之中;這樣,氣血不至於鬱積於內臟,而達到排毒的目的。

方法:兩手臂伸直,向身體的兩側平舉(不是向前平舉,也不是向頭頂上方垂直而舉,手心方向任意,站著坐著均可)。

酸痛麻脹所顯示的即是身體氣血阻塞的現象。


注意事項

民間有:「冬不坐石,夏不木。」的說法。小暑過後,氣溫高、濕度大。久置露天裡的木料,如椅凳等,經過露打雨淋,含水分較多,表面看上去是乾的,可是經太陽一曬,溫度升高,便會向外散發潮氣,在上面坐久了,能誘發痔瘡、風濕和關節炎等疾病。所以,尤其是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不能長時間坐在露天放置的木料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