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安智汽車郭健:自動駕駛產業的腳踏實地與仰望星空

*安智汽車董事長兼 CEO 郭健

雷鋒網新智駕按:10 月 26 日至 27 日,2018 全球智能駕駛峰會在蘇州召開,本次峰會由蘇州市相城區人民政府主辦,蘇州高鐵新城管理委員會、雷鋒網新智駕和數域承辦,邀請到來自主機廠、科技公司、資本機構和產業研究機構等領域的多位專家,共同打造了一場智能汽車和自動駕駛領域的頂級峰會。

本次峰會上,安智汽車董事長兼 CEO 郭健發表了題為《自動駕駛產業的腳踏實地與仰望星空》的主題演講。以下為郭健演講全文,雷鋒網新智駕進行了不改變原意的編輯(略有刪減):

無人駕駛之於業界:既熟悉又陌生

郭健:今天很榮幸在這兒給大家分享,我們是一直扎根在蘇州相城區的企業,今天講一講我們對自動駕駛的看法以及我們對當前自動駕駛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的一些想法。所以今天演講的題目就是《自動駕駛產業的腳踏實地與仰望星空》。

安智汽車團隊是真正從一級供應商做駕駛員輔助系統背景出來的,我們對產品的定義更傾向於如何將駕駛員輔助系統、無人駕駛的落地化做好,從而實現人人可享的安全出行,我覺得這是安智汽車永遠不變的宗旨。

簡單介紹一下安智汽車,我們的發展其實很簡單,從長白山路到陽澄湖畔,我們大部分的核心成員畢業於吉林工業大學。吉林大學汽車學院是咱們中國最大的也是歷史最為悠久的汽車學院,號稱中國汽車工業人才培養的搖籃,我們從長春落戶到了相城;第二點,我們又從從東方的汽車城來到了東方的矽谷;而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我們從行業的傳承到引領創新。為什麽叫行業傳承呢?很多人認為無人駕駛是一種很新奇的東西,其實對於我們整個汽車從業者而言,中國的無人駕駛開始於一九八幾年的研發,包括我們這個課題組團隊的領頭人就是咱們中國第一位汽車行業院士。

其實,從 1981 年開始,中國汽車行業就在聯合車企、院校,如中國一汽,國防科技大學的團隊做無人駕駛,所以無人駕駛對我們而言可以說是既熟悉又陌生。

自動駕駛的機遇和挑戰

我們做了這麽多年無人駕駛,發現產業還是卡在幾個關鍵點上,主要就是兩個字——量產,我們一定要把駕駛員輔助系統和它延伸的無人駕駛做到量產。做無人駕駛面臨很多問題,最大的問題是什麽?我覺得是我們有些時候步子走得太急,跨過了一二級的駕駛員輔助系統和核心傳感器的研發。

中國汽車行業,發展至今仍然沒有像大陸或者德爾福那樣的企業。剛才主持人所講的,希望未來多少年之後會出一個汽車行業的馬雲,出一個阿里巴巴等等。我覺得我們更想與在座的企業一起成長,締造中國的頂尖一級供應商企業,推動無人駕駛走到量產化階段。

最近大家都比較關注特斯拉的宣傳口徑,把全自動駕駛改為增強型的輔助駕駛系統,可以看出,整個行業的技術路線也逐漸趨於理性。

無人駕駛產業面臨很多很複雜的工況,舉個很簡單的例子,空氣中漂浮的塑膠袋。這其實對於無人車而言是一個非常非常麻煩的識別工況,到底是把它識別成飛過來的石塊還是一個空氣中飄飛的塑膠袋?我們無人車要不要刹車?未來無人駕駛產業將面臨非常多類似這樣的突發複雜工況。

第二個問題是,從我們汽車行業本身而言,我們自我需要一個突破的過程,大家看到,目前產業中引入了很多諸如深度學習、人工智能等技術,改進很多的算法。之前我們用在汽車上來提升汽車安全智能程度的工程化算法,比如說 ABS、ESP 系統,都是基於一個個很簡單的工況結構。我們把這麽多的工況結構堆積在一起,從而實現我們全工況的安全。

但長遠而言,這樣的方式肯定是不行的,所以要用深度學習或者人工智能算法來解決這個問題,而後,企業又會面臨後期在整個汽車量產環節之中,匹配量和標定量增加,難度大幅上升的問題。

基於這種思考,更高階的自動駕駛可以理解為是一二級駕駛員輔助系統很多功能的協調或更新,目前比如我們做一個 ACC 系統,做一個 AEB 的系統,我們需要至少 9 個月到 12 個月時間完成一種車型的匹配。那麽多系統累加在一起是不是就是一加一等於二的匹配呢?這是不可能的。反之,匹配的難度和耗時會隨著系統的疊加呈指數級上升,這對於我們整個行業而言也是非常大的挑戰。

從下圖這張公開的數據能看到,其實自動駕駛的專利大部分還是掌握在一級供應商的手裡。這也要求產業中有人從駕駛輔助系統以及底層核心傳感器研發入手,真正把專利和技術累計起來。

另一方面,從用戶接受度而言,一二級駕駛員輔助系統也是市場的強需求。產業需要通過技術去引導和支撐用戶的很多駕駛意圖,讓智能駕駛系統成為其日常駕駛生活中的一個非常好的夥伴,我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

我舉一個我自身的例子,我的父親已經 60 歲了,他去年換車的時候換了一款邁騰的頂配,他其實對雷達、攝影頭或所謂的 ACC 系統、車道保持輔助系統是排斥的。但有一次他開著 ACC 從蘇州回山東老家的時候,長達 600 公里全部使用了走停型 ACC 系統,終於感受到系統帶來的駕乘的便捷。他現在已經很依賴這個系統,這證明即使我們認為無人駕駛是一條終極之路,依然應該從駕駛員輔助系統開始慢慢提高用戶的接受度,從而實現整個社會對自動駕駛的接受度,法規等各方面也會向自動駕駛傾斜。

覆蓋感知-決策-控制全技術鏈

安智汽車的技術和產品布局在於——全產業鏈打造智能駕駛的眼睛和大腦,簡單而言,其實是對從芯片到系統架構到方案到硬體和車輛底層深度集成布局的完整方案。

芯片方面,我們目前的雷達、攝影頭傳感器都在與芯片廠商深度綁定,合作開發下一代傳感器的底層芯片。

系統架構方面,剛才主持人也強調了“車規級”,我認為車規級是對於我們團隊而言基本的原則和底線,因為我們本身就是從汽車前裝市場出身,安智在雷達、攝影頭的芯片基礎上,搭建了國內首款專門面向駕駛員輔助系統的實時作業系統,且符合車規級 AUTOSAR 4.3.0 構架,支持多核 MCU 控制器,同時集成很多基礎軟體。這其中就包含故障診斷、冗余代碼、系統降級等等模塊,不亞於對一個芯片的再造。

功能方案方面,面向中國的複雜交通路況,我們建立了多傳感器融合方案,建立了可配置的路線環境模型,針對不同傳感器析出它的有效資訊進行合理配置,從而有效在各種傳感器之間進行冗余和相互的配合。在決策控制方面,因為整個創業團隊從一九八幾年就開始研究這種仿駕駛員行為,並試圖搭建適合於不同路況的決策控制行為。我們搭建的仿中國老司機的輔助駕駛系統,就非常實用,大家很喜歡。

硬體方面,整個硬體層包括雷達天線設計,視覺硬體的 FPGA 數字信號處理,我們都進行了相關核心技術的突破。我們安智真正是從硬體到軟體全面覆蓋感知-決策-控制的完整技術鏈。

具體產品方面。我們公司第一個產品就是 77GHz 毫米波雷達,我們還有多功能視覺系統,下圖是它們的硬體表現形式。

當然它的產品表現形式我們已經提到,我們的智能駕駛系統功能部分已經走到 L2+ 級別,例如我們的 0-150km/h 全速巡航控制系統,以及面向車輛和行人的自動刹車系統等,可以滿足整車廠對汽車智能化的產品要求。

這是安智雷達系統的感知效果,大家可以看到,我們用雷達的眼睛看世界,這對實時性的要求是很高的,這個綠色的框是我們雷達識別出來的前方最危險物體,我們始終能抓準。

在座有很多從一級供應商出來的專家,大家都知道毫米波雷達最怕進隧道,我們進了一個陽澄湖的隧道,沒有產生干擾,我們始終能追逐到前面這個車,並準確識別出它右側臨近車道的車以及左側臨近車道的車。能看到我們的傳感器始終抓住中間這個物體,沒有任何的丟失,沒有受到隧道壁的漫反射,造成問題。同時,我們的毫米波雷達還發出了車輛進隧道的信號,這樣在整個控制系統之中,可以對控制策略進行改進,從而降低誤報率。

上述是單純隻通過單個毫米波雷達進行的物體識別,今天會場外也停著我們的測試樣車,大家可以去體驗,來看到它實時處理的結果。

*安智汽車 2018 全球智能駕駛峰會展台

下圖是我們做的攝影頭系統,比如說小三輪車上面有很多工人,我們都能夠準確識別出來,並且這些處理效果都是實時的,包括對騎電動自行車的行人、車輛等等的識別。這個是相城區一個很普通的路況,我們做了單純基於視覺的感知系統和路線環境感知模型。

這是我們近距防加塞全速 ACC 走停系統,大家可以看到我們的車刹停了,這時候人隻管方向盤,不用管油門。單純用一隻前向毫米波雷達,我們對靜止物體進行了工況的甄別,當前面車輛離開以後,我們仍然能刹停在卡車的後面,因為卡車後面帶保險杠並且下方離地間隙比較高,這其中的技術難度也曾經造成了一個國外非常著名新銳電動車品牌的重大相撞事故。

我們安智真正模擬出中國熟練駕駛員、老司機的開車模式,從而使很多整車廠對我們的產品產生了非常大的興趣和信心。

這是我們面向路線弱勢群體的 AEB 自動緊急製動系統。這是我們在蘇州中環上測試的超級巡航控制系統,大家可以看到方向盤的轉動非常像老司機的開車方式,基本上沒有抖動。

安智的目標是車規級量產

講了這麽多技術的問題,安智的下一個目標就是要把產品做到量產,做到產業鏈的協同。

產業鏈協同包括從專用芯片,到軟硬體集成,到測試認證,到產品量產,直至市場落地拓展的全鏈條。

在測試認證和市場拓展方面,今天借這個機會重磅發布我們最新的動作:安智與天津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已建立了獨家+深度+全方位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協定剛剛簽完。這層合作關係建立之後,我們產品的整個測試認證和市場化層面,會獲得許多支持。

在生產方面,為了保證我們的雷達和攝影頭的落地以及產品的品質和一致性,我們與台灣光寶簽訂了產業鏈全球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台灣光寶具有豐富的汽車行業代工經驗,尤其在毫米波雷達和攝影頭領域能夠保證我們量產後的高品質。

也向大家匯報一下我們的最新進度,其實我們在今年已經進入了一個國際領先商用車項目的定點流程,並已經獲得了一個國內新能源車的項目量產定點,在國內領先自主品牌四個換代車型的項目定點確認,另外有三家國內新能源車企項目已進入項目定點供應商考核。

在今年年底我們和光寶合作的產線將會投入全面運營,預計到 2023 年,安智的業務營收會有一個明顯的爬坡。我們不追求 PPT 的華麗,我們隻追求產品的量產落地。

這就是安智,致力於打造領先的智行科技,謝謝大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