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全球股市"黑周四"!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來源:Wind金融終端 移動APP

周四(10月11日)全球市場滿目瘡痍,一片哀嚎。

受周三美股大跌影響,全球股市跟進調整。上證綜指收跌5.22%,創2016年2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恆生指數收跌3.54%;亞太股市全線收跌。

周四收盤,歐美股市再遭重挫,道指收跌逾540點,兩天跌去近1400點,創近三個月以來新低。歐洲三大股指連續兩日大幅收跌,德國股市收跌1.5%,創20個月以來新低。

美股方面:

美國三大股指再度收跌,道指收跌逾540點或2.13%,兩天跌去近1400點,創近三個月以來新低;納指跌1.25%,創五個月以來新低;標普500指數跌2.06%,連跌六日,創三個多月以來新低。投資者仍在擔心美債收益率上漲與美聯儲加息的前景。

截至收盤,道指跌545.91點,或2.13%,報25052.83點;標普500指數跌57.31點,或2.06%,報2728.37點;納指跌92.99點,或1.25%,報7329.06點。

歐股方面:

歐洲三大股指連續兩日大幅收跌。英法股市均收跌逾1.9%,雙雙創半年以來新低。德國股市收跌1.5%,創20個月以來新低。

A股方面:

上證綜指收跌5.22%報2583.46點,創2016年2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深證成指跌6.07%報7524.09點,創業板指跌6.3%報1261.88點,萬得全A收跌5.89%。兩市放量成交3586.21億元,創近兩個月新高。

盤面上看,市場僅有的亮點出現在西藏和人民幣貶值板塊,高爭民爆、西藏發展、華紡股份漲停。科技股全線殺跌,電腦、通信、電子板塊多股跌停;油服板塊深度回調,此外軍工、有色、傳媒等多個板塊均明顯下跌。

分級基金再迎來下折潮,2隻大象級分級B觸發下折。截至收盤,126隻分級B中,僅3隻分級B上漲,86隻下跌,佔比68.25%。36只因沒有成交而無漲跌幅,佔比達28.57%。

港股方面:

恆生指數收盤跌3.54%,報25266.37點。恆生國企指數跌3.35%。科網股重挫,恆生資訊科技業指數暴跌7.17%,瑞聲科技跌7.3%領跌藍籌。騰訊控股跌近7%,較年內高點跌約45%,為連續第十日下跌,繼續創上市以來最長連跌紀錄。美團點評跌逾10%,小米跌8%。贛鋒鋰業上市首日跌近三成。

大市成交1397.4億港元,前一交易日為862.2億港元。

中國台灣股市:

中國台灣加權指數收盤跌6.31%報9806.11點,創2008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刷新去年4月以來收盤新低,半導體股領跌,台積電跌6.8%。

亞太方面:

亞太股市全線收跌韓國綜合指數跌4.4%,創2011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日經225指數跌3.9%;澳大利亞ASX200指數跌2.7%;紐西蘭NZX50指數跌3.6%。

為什麽出現全球股指調整

對於美股周三大跌,華爾街日報稱,這是過去8個月中美股損失最慘重的一天,原因在於投資者快速從科技股中抽離資金

華爾街日報指出,投資者之所以如此操作,直接原因是近期美國國債收益率攀升,以及美聯儲加息導致貨幣政策趨緊。與此同時,被視為美國經濟健康指標的房地產銷量和汽車銷量兩項數據近期出現下降,美國同中國逐步升溫的貿易爭端等問題均令投資者擔憂。

在美股大跌之後,川普不僅稱美聯儲瘋了,還對媒體表示:“美聯儲正在犯錯,貨幣政策太緊縮了;我不讚同美聯儲現在的做法。”

不過美國財長努欽表示,對市場出現調整並不感到意外;收益率曲線更加正常,對此也並不意外;市場不是強有效的,會出現超買或超賣;並未發生會讓市場做出特別反應的事情。

IMF總裁拉加德在回應美國股市和全球市場暴跌時表示,市場總是有漲有跌,不會評論單日的表現,但認同美國股市非常火熱。發達經濟體央行政策步伐不一致,可能會加速資本流動。

摩根大通跨資產基本面首席策略師John Normand認為,美股最大的問題是高估值,目前歷史市盈率和遠期市盈率都比上世紀90年代末互聯網危機時要高。任何預示經濟下行的信號都可能使股市暴跌,而市場流動性緊縮將火上澆油,加速股市下跌。

他表示,未來如果市場恐慌情緒開始升高,在實際衰退開始的一年前,債券表現就可能開始比股票好。

中金海外認為三方面原因導致了美股大跌,首先,隔夜市場大幅回調是此輪因利率快速抬升和政策變數增加觸發市場動蕩的進一步延續。從歷史經驗來看,如果這一勢頭進一步持續的話,仍需要關注對市場的擾動。

其次,往前看,短期內,市場或繼續面臨一定擾動和波動,主要原因在於:

1)美債利率仍處於相對高位,如果短期繼續延續上行勢頭仍將會對市場造成擾動;

2)11月6日中期選舉臨近,包括貿易摩擦等方面的政策變數依然存在、且選舉結果也存在不確定性。

再次,中期而言,雖然短期因情緒和交易行為導致波動的幅度和時間無法準確預判,但在基本面依然穩健估值不算過高的情況下,就此做出完全見頂的判斷可能還不成熟

官方維穩發聲,上市公司力挺

中美官方相繼發聲傳遞積極信號。

白宮發言人桑德斯在周三美股大跌之後,發布電郵聲明中稱,美國經濟的基本面和前景仍然相當強勁。他列舉了失業率處於五十年來谷底、企業和家庭減稅等舉措,稱川普的經濟政策是取得這些歷史成就的原因。它們為繼續增長創造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央行行長易綱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經濟在穩杠杆的同時,更實現了經濟結構的持續優化。“在經濟發展走向高品質發展的過程中,也有很多資產配置的機會。”

此外,國內上市公司已經展開行動。

A股遭遇下跌,多家上市公司發聲力挺。周四(10月11日)盤後,包括中國石油在內的多家A股公司表示,將密切關注股價走勢,並積極維護市場。數據顯示,過去四個交易日,已有36家A股公司獲產業資本增持,而今年以來,A股上市公司股份回購規模已超285億元,連續刷新歷史新高。

Wind統計顯示,2018年以來,已有545家A股公司實施回購,合計回購股份數量41.15億股,合計回購規模285.47億元,無論是參與公司數量還是整體規模,遠超此前年份。

接下來市場會怎麽走

東北證券:關注A股內部風格輪動

東北證券周四發布的研報表示,短期A股仍會受到衝擊、但其後需要關注A股內部的風格輪動。

該報告指出,美股暴跌對A股的影響,主要通過對港股的傳導、對海外A50股指期貨的傳導以及情緒等的影響。從年初美股的暴跌對A股的影響看,短期A股難免仍會受到衝擊、但其後需要關注A股內部的風格輪動。因為,美股暴跌、外盤暴跌,引發外資流出的風險是存在的,比如近期北上資金的流出、從而導致白馬股的回落;相反,國內政策會轉向更加積極,對A股微觀結構反而有利。同時,再度證明了漲高了會跌的均值回歸的萬有引力規律,長期看,也會對久跌已久的A股形成一定的心理暗示。

前海開源楊德龍:四季度仍然存在機會

前海開源楊德龍看法相對樂觀,他認為,從歷史上來看美債收益率快速上升的時候都會引起美股的大幅下跌,這次也不例外,而美股的下跌對全球股市都會造成一定的拖累。

對於A股,短期內會有一定的影響。但是考慮到A股市場在之前已經出現了提前的下跌,而A股估值處於歷史底部,與全球股市估值相比A股處於最低端。

所以美股的大跌對A股只有短期的影響,A股已經完成了探底的過程,現在進入到觸底反彈的階段,從中期來看一些被錯殺的優質白馬股已經具備一定的抄底機會,隨著抄底資金的入場,四季度A股市場仍然存在反彈的機會。

申萬:10年期美債收益率將破4%

申萬巨集源巨集觀研究團隊認為,通脹預期上升及美聯儲加息縮表將繼續推高美國長債收益率,10年期美債收益率可能升至4%以上

申萬巨集觀研究團隊表示,短端利率基本由基準利率主導。長端利率則更多地受通脹預期、經濟增速、配置行為等因素影響。2017年以來,全球經濟全面復甦,美國經濟增長預期樂觀,油價上漲,刺激通脹預期上升,進而推升長端利率是近期美債利率變動的基本邏輯。

該團隊表示,美聯儲縮表也將推升長端利率。歷史上減持國債的縮表大多能推升長端利率,且短端向長端的利率傳導機制也較為通暢。例如,戰後初期(1947年-1951年)、石油危機期間(1978年-1979年),美聯儲短期國債規模快速縮減,長端利率大幅上行。2017年10月美聯儲開啟新一輪縮表操作之後,美債長端利率與之幾乎保持同步上行態勢。另外,加息以及美債避險資產屬性弱化也對長端利率有一定支撐。

申萬巨集觀研究團隊認為,通脹預期升溫以及美聯儲縮表將導致美債收益率曲線陡峭化修正,這一趨勢仍將延續。至本輪美聯儲加息周期末期,10年期美債利率或升至4%以上。

數據顯示,本周三,美債收益率延續了上一日回落勢頭,但仍處於近一個階段的高位水準,其中基準的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最新報3.17%。

高盛:繼續收益率曲線趨平交易

高盛報告指出,長期收益率突破關鍵技術水準引發的趨陡只是收益率曲線倒掛進程中的一個小插曲,因為美聯儲將進一步收緊政策

“對上周開始的下跌,至少在趨陡方面,某種程度上是技術性的,”報告直出,“我們預計,在加息周期中更為典型的趨平走勢將重新確立,因為10年期和30年期收益率開始穩定在新區間內。”

根據高盛的收益率預測,曲線將在2019年倒掛。該行預測,在3月末追平(各為3.2%)之後,2年期國債收益率到第二季度末將高於10年期收益率。

該機構稱,“我們預計長端收益率在短期內將穩定在稍高的區間。”

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中金公司整理了1929年以來美股標普500指數最大回撤幅度(Maximum Drawdown)超過10%的二十多次主要回調;並在此基礎上,綜合考慮其他數據的可得性,重點以1976年以來的十幾次回調為樣本。

中金報告指出,對比美股歷次出現最大回撤的時間區間內其他市場和資產價格的表現,平均來看,所有風險資產(主要股市、高收益債券、大宗商品、REITs、新興市場貨幣)無一例外都不能“幸免”、均大幅下跌;相比之下,避險資產如國債、黃金、日元則多數向好,這也凸顯了整體避險情緒的升溫。

中金強調,如果未來美股市場出現較大幅度的下跌,全球風險資產特別是資金面開放的部分新興市場都可能會因為風險偏好的惡化而受到波及,因此此時單純在不同市場之間輪動可能無法起到很好的避險效果;相比之下,黃金、日元、國債等傳統的避險資產在對衝系統性風險的時候可能會更為有效

興業證券張憶東在最新報告中指出,從深秋到寒冬,全球金融市場規律重演。該報告指出,活在當下,危機是機會,短期機遇是short,長期福音是好東西便宜了。

對於操作建議,張憶東表示,未來數月,最好的機會不是抄底博反彈,而是耐心等待、不買什麽,如果可以的話,在全球找比中國資產性價比差的資產做空。配置方面,建議找長期願意配置的+先跌透的標的。

現在再看看傳奇基金經理彼得林奇曾經文章,安撫那顆恐懼的心:

在過去70多年歷史上發生的40次股市暴跌中,即使其中39次我提前預測到,而且在暴跌前賣掉了所有的股票,我最後也會後悔萬分的。因為即使是跌幅最大的那次股災,股價最終也漲回來了,而且漲得更高。

每當股市大跌,我對未來憂慮之時,我就會回憶過去歷史上發生過40次股市大跌這一事實,來安撫自己那顆有些恐懼的心,我告訴自己,波動尤其是巨大波動,很可能是絕佳機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