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酒齡40年男子咬破舌後患舌癌 醫生籲呼應保持自律

原標題:酒齡40年男子咬破舌後患舌癌 醫生籲呼應保持自律

  中新網杭州6月21日電(記者 張斌 通訊員 王蕊 胡梟峰)浙江青田一65歲男子鄭某常年有喝白酒的習慣,每天都要喝3兩白酒,至今已有40年酒齡。前不久,鄭某吃飯時咬破了舌頭,過了一個多月仍未癒合。這期間,鄭某仍未注意控制飲酒。因傷口久久不愈,鄭某到青田縣人民醫院檢查才發現,自己患上了舌癌。


  為進一步治療,鄭某查患舌癌後很快從青田縣人民醫院轉到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下稱:浙大一院)。21日,記者從浙大一院獲悉,日前經過近5個小時努力,該院為鄭某做了舌癌手術,還為其進行了舌組織修復,目前患者已經康復出院。

  據悉,接診鄭某後,浙大一院口腔醫療中心副主任、主任醫師朱慧勇檢查發現,鄭某下排的後牙已經沒有,其口腔中有較多殘留牙根,口腔衛生也很差,左側上牙存在不少牙垢。

  「牙齒的原本構造都是呈咬合狀態的,下排牙沒有之後,該側舌頭一般會變大,這就增大了咬到舌頭的可能性。同時,殘留的牙根則往往有尖銳稜角,容易劃傷舌側。患者不良的口腔環境也加重了病變風險。」朱慧勇說。

  小小咬傷為何最終發展成舌癌,問題的關鍵原來還在於鄭某嗜酒的習慣。朱慧勇說,酒精的刺激往往會加重發炎傷口的惡變,從而帶來癌變的可能。經考評,朱慧勇決定為鄭某實行舌癌擴大切除術。

  「手術有4個難點,一是手術視野小,二是位置深,三是面部血管神經多,這些都會帶來手術風險;四是美觀的問題。」朱慧勇介紹,對於舌部切除術而言,切除後直接拉攏、縫合切口,極有可能影響到患者今後在說話、吞咽等方面的功能,用患者自身其他部位的肉來填補一般是較為理想的選擇。

  然而,由於鄭某全身都有白癜風,還有外傷痕跡,很難找到合適可用的肉填補。最終,朱慧勇在鄭某的胸鎖乳突肌處發現一塊尚未有白癜風的組織可用於修復。

  6月12日,由朱慧勇主刀,鄭某的舌癌手術順利進行。目前,鄭某已康復出院。「如果一切順利,患者說話、咀嚼、進食等功能將不太受影響。」朱慧勇說。

  「口腔內的基礎性疾病,如口腔粘膜病便是其一,很多口腔黏膜病都可能會是癌前病變。」朱慧勇說,潰瘍分為很多類型,比如常見的單純性潰瘍、口炎性潰瘍,即便不用藥物治療,在7到10天內也能自愈;而一些重型潰瘍,反覆不愈,而且傷口比較深,潰瘍呈黃色,中間凹陷,四周紅腫,就要引起足夠重視。

  「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自律,盡量避免辛辣刺激,少飲酒少煙,形成健康飲食等良好習慣,對於有口腔損傷等不適癥狀的人尤其如此。」朱慧勇建議。(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