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600年村寨仍保持軍事功能 婦女從不裹腳

在貴州省中部的大山裡,有一個有600年歷史卻依舊保持明代遺風的“部落”---屯堡。圖中這個“本寨”就是目前當地保存比較完好的一個屯堡村寨。

走進這個村寨,你會發現這裡的民居與當地的古老民居風格迥異,與江浙一帶的民居非常相似,可是在600多年前明代的貴州,應該是比較荒蕪之地,這裡怎麽會有中原江浙一帶的民居呢?

據當地老人介紹,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曾經派遣過一支由30萬人組成的大軍,在大將軍傅友德的帶領下,這支由中原江浙一帶帶來的部隊,前往雲南征戰,戰鬥結束後準備返回中原,當部隊行軍至貴州中部的大山裡時,突然接到皇帝的命令,命令所有人馬全部在當地駐扎下來,這就是朱元璋調北征南故事,部隊就此屯軍,有“震懾蠻夷”的作用。

之後朱元璋又從中原、江浙地區把一些工匠、平民和軍人的家眷等強行遷來,隨著歷史的變遷,逐漸繁衍出了這種“屯堡文化”。

大軍屯駐的核心區位於貴州省安順市附近,主要由由雲山屯、本寨以及平壩地區的雲台山等多個屯堡村寨組成,其中本寨曾經是傅友德將軍的大本營。

村寨裡古樸典雅,依山傍水,石房緊湊,是一處具有典型農耕生活情趣的小村寨。

因為是軍屯,所以這裡的村寨都帶有比較濃厚的軍事色彩,高樓林立,碉堡隱藏在民居中間,房屋的材料基本都是就地取材的大石頭,堅固無比,冬暖夏涼。

這裡十分利於巷戰,不熟悉地形的外來人很容易會迷路。

民居的正門不是向著大路開放,而是面對小路,便於防守,不利於火炮橫衝直撞,卻有利於短兵相接。

石頭外牆包裹著的民居風格就是四合院,鱗次櫛比,巷巷相通、戶戶相連。

這裡各家各戶是自成體系的封閉式“合院”建築,外人不知,戶與戶還有暗門相通,形成結構堅固、易於自守的格局。

此外,家與家還有高牆相連,以為隔斷,卻又以曲折的小巷連成一體。這裡曾經是一個古驛站,常年會有一位屯堡大媽在此燒茶,送給過往客人飲用。

這是一位大戶人家的堂屋,非常嚴謹氣派,乾淨整潔,後院有一口水井,而前院面積很大,進前院的大門位於前院的左側,而不是正大門。

在村寨裡,你會發現這裡上了一定年紀的婦女都是穿著這樣的服裝,有的遊客詢問她們,你們這是什麽民族的服裝啊?她們都會非常肯定的回答,我們是漢族,當然是漢族的服裝。

這位阿婆說,她的祖輩沒有裹腳的習慣,從來都沒有婦女裹過腳。帶著好奇,記者谘詢了當地的宣傳部門。

據了解,屯堡婦女從來不裹腳是有來頭的,屯堡婦女過去在跟隨丈夫常年的征戰和勞動中,裹腳是不利於勞作和行軍打仗的 ,所以婦女從小不裹腳也就慢慢流傳下來了。

具有濃厚的明代江南建築風格記載了這裡的數百年滄桑。

整個寨子乾淨、整潔,人很少、很休閑,前來旅遊的人也不多,商業味不濃。

距離本寨數十公里處的雲台山下,還有沈萬山的故居,當年他被貶謫到了這裡。

屯堡人就是這樣一直將明朝時期的語言、服飾、民居建築及娛樂方式等文化習俗沿襲至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