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飛彈,遊擊隊,貧民窟,為什麽這個地方世界最亂

(⊙_⊙)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NO.601-以色列暴虐加沙

作者:米茲拉赫

 製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棉花

以色列又在加沙搞了個大新聞。

7月14日凌晨至下午,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向以色列南部發射了超過174枚火箭彈和迫擊炮彈,其中超過30枚被“鐵穹”防空系統攔截,超過100枚落在開闊區域,部分落在居民區。有一枚火箭彈擊中以色列南部斯代羅特鎮一座住宅,致3人受傷。

哈馬斯發射火箭彈,圖源:以色列國防軍

作為對哈馬斯挑釁舉動的回應,14日當天,以色列國防軍對加沙地帶的哈馬斯目標實施了2014年以來“最強有力”的空襲。

以軍戰機轟炸了加沙地帶數十個哈馬斯恐怖分子目標,包括加沙城一幢用於城鎮戰訓練的樓房、拜特拉希耶市一個營指揮中心。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14日晚在一段影片中說:“必要時,我們將繼續增加攻擊強度。”

加沙地帶拜特拉希耶的營指揮中心

遭襲前後對比圖

巴以局勢過去幾個月再度緊張。3月30日,數以千計的巴勒斯坦人在加沙地帶與以色列交界地區發起“回歸大遊行”,要求回歸現在由以方控制的故土。示威者每禮拜五聚集,持續至今。加沙衛生部門說,迄今為止,共有130多名巴勒斯坦人在衝突中死亡。

2018年3月30日在加沙地帶邊境

巴勒斯坦人轉移一名受傷的示威者

多年來,加沙地帶一直是巴以衝突的最前線,幾乎每次巴以雙方產生摩擦,加沙總會成為熱點地區,其在國際新聞中的曝光率,比同屬巴勒斯坦的約旦河西岸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那麽,加沙究竟發生了什麽,使得其如此不安定,成了以色列的腋肘之患呢?

以色列西邊那一角黃色便是加沙

步步蠶食

1967年5月,埃及、約旦與敘利亞互相簽訂了共同防衛協定,旨在對抗三者共同的敵人——以色列。為此,埃及方面動作頻繁,其於當月要求聯合國維和部隊撤出西奈半島,代以埃軍駐防,並在隨後宣布封鎖蒂朗海峽,禁止以色列船隻通過。

以色列的南方出海口亞喀巴灣

以色列控制北端的埃拉特

埃及控制南端的沙姆沙伊赫和蒂朗海峽

封鎖蒂朗海峽一招直接扼住了以色列的“七寸”。

自1948年建國以來,以色列就無法使用蘇伊士運河,當年以色列90%的石油經由蒂朗海峽輸入。若連蒂朗海峽都無法使用,那麽以色列的海上貿易與交通將受到極大的威脅,從亞太方向來的船隻必須繞行好望角才能抵達以色列,費時費力,航運成本陡增。

本來繞過整個阿拉伯半島已經很麻煩

但仍會被封鎖

繞道整個非洲的距離簡直不可想象

6月5日,感到自身安全難保的以色列索性先下手為強,發動對埃及、約旦與敘利亞的突然襲擊,史稱第三次中東戰爭。在短短6天內,以色列國防軍大敗阿拉伯國家聯軍,從約旦手中拿下了了包括東耶路撒冷在內的整個約旦河西岸地區,從敘利亞手裡奪下了戈蘭高地,從埃及處奪下了加沙地帶與整個西奈半島。

以色列在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中

大大擴充了自己的安全區

加沙地帶自此便由以色列全權控制,以色列計劃對其採用與約旦河西岸同樣的政策,建設定居點導入猶太人口,同時設立檢查站,限制阿拉伯人口的流動,借此將加沙地帶與約旦河西岸步步蠶食,最終在未來並入以色列領土。

紅色為巴方控制區

白色為以方控制區

燙手山芋

在1967年至2005年間,以色列在加沙地帶陸陸續續建設了21個猶太人定居點,其面積佔到了加沙地帶總面積的20%。

在被佔領的巴勒斯坦領土上大興土木雖然有效地緩解了以色列的土地緊張問題,但這一“鳩佔鵲巢”的行為極大地加劇了猶太人與阿拉伯人間的族群對立與摩擦,直接引發了1987年與2000年兩次巴勒斯坦大起義,給巴以雙方均造成了不小的人員傷亡與經濟損失。

加沙街景

曾經是這麽一座安靜的城市

在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義期間,加沙地帶更是成為一片焦土。以色列空軍於2002年炸毀了加沙唯一的機場,並摧毀了當地大量的基礎設施,卻仍未能阻止“深挖洞,廣積糧”的巴方通過地道繼續收到外來軍事援助,向以色列發動一連串的襲擊。

以色列以建設定居點“步步蠶食”加沙的計劃雖耗資甚巨,但收效甚微,其既未能保障以色列的安全,也未能確立以色列對加沙的控制權。

2004年,以軍在加沙發現一處

用來走私軍火的地道

軟的不行只能來硬的了,以色列遂決定對加沙地帶實施陸海空“三位一體”的封鎖:

陸上,以色列加固了加沙地帶與以色列之間的隔離牆,以重兵把守,並在加沙一側畫出三百米寬的緩衝區,禁止任何人進入;

海上,以色列海軍在加沙—以色列與加沙—埃及邊界處畫出寬1.5海裡與1海裡的禁漁區,並將加沙毗鄰水域的活動範圍限定在6海裡內,違者將被擊沉;

空中,以色列空軍派出無人機在加沙地帶上空二十四小時巡航,一旦發現有可疑目標將立即開火。

加沙國際機場被以軍摧毀後再也未能重建

但即使這樣,加沙地帶的巴方武裝分子仍時不時對以色列境內目標發動襲擊,更不用說加沙地帶境內的定居點了。出於安全與經濟方面的雙重考慮,以色列議會於2005年通過了單方面從加沙地帶撤離的決議,將加沙地帶交由巴勒斯坦權力機構管治,但保留了對加沙陸上口岸、海上禁漁區與空域的管制權。

2005年5月的加沙衛星圖

藍色為猶太人定居點

腋肘之患

以色列本以為就此便可一勞永逸地擺脫加沙地帶這一燙手山芋,卻未曾想到翌年的巴勒斯坦議會選舉突生變局,主張武力復國的哈馬斯獲勝,取代較為溫和的法塔赫(即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LO),成了巴勒斯坦的執政黨。

已故的阿拉法特

與以色列兩任總理西蒙·佩雷斯、伊扎克·拉賓

共獲諾貝爾和平獎

新上台的哈馬斯拒絕承認法塔赫先前與以色列達成的協定,使得巴勒斯坦內部齟齬不斷,最終爆發內戰。2007年,哈馬斯擊敗了法塔赫,將其逐出加沙地帶,由是獲得了對加沙地帶的絕對控制權,加沙地帶自此實質上與法塔赫管轄的約旦河西岸分裂。

哈馬斯成員闖入法塔赫主席阿巴斯

在加沙的辦公室

在此之後,哈馬斯大量走私武器進入加沙地帶以武裝自身,並頻繁地向以色列發動襲擊。不堪其擾的以色列遂於2008年發動加沙戰爭,從陸海空三方攻擊哈馬斯,使其傷亡六千餘人,大大地降低了哈馬斯向以色列發生火箭彈的頻率。

以軍在加沙地帶的一處清真寺內

發現了哈馬斯儲藏的武器

但同時,作為主戰場的加沙地帶再次成了一片焦土,近一萬幢住宅被毀,15家醫院與43家衛生服務站被嚴重破壞,800口水井被堵塞,約100萬人無電可用,直接經濟損失高達20億美元。

加沙地帶地圖

戰後,出於安全考量,以色列繼續對加沙地帶實施全方位的封鎖,並在隨後的幾年聯合埃及,內陸續關閉了加沙地帶的所有七處口岸,不允許人員或物資進出,僅對重病患者與有限的人道主義救援放行。

埃萊茲口岸

位於加沙地帶與以色列邊界上的北端

如此一來,加沙地帶不僅難以獲得重建所需的物資,無法從戰爭中恢復過來,而且食物短缺、水源缺乏、電力緊張、土地汙染與醫療條件惡化等各類社會問題日益突出,70%的居民靠著聯合國的救濟勉強維生。

加沙地帶內一所已成廢墟的學校

如今,加沙地帶的失業率高達45%,生活在此的巴勒斯坦人生活水準改善無望。他們空有一身手藝與知識,也無法外出前往埃及或以色列務工,只能呆在遍布加沙的難民營內蹉跎度日,看著自己的家園一天天地荒涼下去,環境逐年惡化。據聯合國2014年的一份報告預計,至2020年加沙地帶將不再適合人類居住。

2009年,加沙地帶的難民營

今天估計連這個也沒有了

對加沙地帶的封鎖如今已形成一個死循環:“重武輕文”的哈馬斯缺乏發展加沙地帶經濟,改善民生的能力,只會且隻願將有限的資源用於走私軍火與發動襲擊上;而這勢必引起以色列的不安,缺乏安全感的以色列只得繼續對加沙地帶進行封鎖,在阻止哈馬斯獲得外界援助來發動攻擊的同時,加沙地帶的民生也因封鎖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哈馬斯的支持者

可以說是很混搭了

多年戰亂留下的廢墟難以重建,民眾生活水準常年在低位徘徊,想出“圍城”卻無門。

貧窮是極端主義與恐怖主義絕佳的溫床,越來越多在貧困下艱難求生的年輕人對現狀極為不滿,選擇加入激進的哈馬斯,與他們所認為的加沙困境的始作俑者——以色列決一死戰,由此一個死循環便形成了。

2017年12月哈馬斯在加沙舉行大規模集會

抗議美國將駐以大使館遷往耶路撒冷

崇尚暴力的哈馬斯在加沙當政,使得以色列不得不維持封鎖,封鎖導致加沙民眾生活品質堪憂,進而意識形態變得更為激進,選擇支持或直接加入哈馬斯,對以色列發動襲擊,而這只會導致封鎖的加劇……

2008年12月31日

以色列貝爾謝巴的一處

幼稚園遭到哈馬斯火箭彈襲擊

此死循環若無外力干涉,在可預見的未來都難以解決。但以色列絕不會放棄維護自身安全的權利,一心武力復國的哈馬斯也絕不會走法塔赫的武裝鬥爭加和平談判的路線。無論如何受苦的,總是加沙地帶的民眾。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識局微信公號:地球知識局

EN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