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讀經明義丨《孝經》為什麽被稱為“百行之宗,五教之要”?

文/林覺

“孝”是儒家推崇的重要德行,包括《論語》、《孟子》、《禮記》等在內的許多儒家經典中,都有對“孝”的專門討論。但真正以“孝”為主旨的經典,卻只有一部,便是“十三經”中的《孝經》。

在歷史上,《孝經》曾經是一部深受重視的經典。漢朝曾有過孔子“志在《春秋》,行在《孝經》”的說法。唐代儒者稱:“《孝經》者,百行之宗,五教之要。”都認為《孝經》是一部堪當天下人道德行為指導的重要著作。

那麽,《孝經》到底是一部什麽樣的書?又為何能夠受到如此高的評價呢?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包含在《孝經》首章《開宗明義章》中。

《開宗明義章》一開頭就講述了整部《孝經》的產生原由:有一天,孔子在家中閑坐著,弟子曾參陪坐在一旁。孔子忽然對著曾參說道:“古時,夏商周時代的聖王都曾經掌握著一種最高的德、最關鍵的道,用它來治理天下,天下百姓都能夠和睦親敬,治理者與被治理者之間也沒有矛盾,你知道這最高的德、最關鍵的道是什麽嗎?”

曾參趕忙起身,向老師行禮道:“學生愚鈍,如何知道這樣精微的道理?”於是孔子緩緩道:“答案就是‘孝’。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是一切教化的出發點,你先坐下,我慢慢與你細說。”整部《孝經》,就從這番師徒對話開始,拉開了序幕,其後的全部內容,都是孔子傳授給曾子之言。

因此,《孝經》實際上是出自孔子之口的一部經典,從這個意義上說,孔子正是《孝經》的第一作者。雖然在《論語》中孔子也多次向弟子們傳授過“孝”的道理,但如此完整、系統而集中地講述他對“孝”的理解,卻只是在《孝經》中。因此,《孝經》是理解古代儒家“孝”道的最重要的經典。

孔子向曾子說道:“我們的身體發膚,是從父母那裡獲得的,小心地保護它,不敢有所毀傷,這是孝之開始。在世間立身行道,讓自己的德譽傳揚後世,使父母感到榮耀,這是孝之終結。總的講,孝始於事奉自己的父母,以效忠君王為中間階段,以在世間立身揚名為終。”

孔子的這番教誨,被曾子牢牢記下,並傳給了他的弟子們。《大戴禮記》中記載了這樣一樁故事。曾子有個弟子,叫樂正子春。有一天,他走出屋子的時候不小心傷到了腳,腳傷並不算嚴重,很快也就痊愈了。

但痊愈之後,樂正子春幾個月都不再邁出房門,還流露出憂慮的神情,這令弟子們大為困惑,難道老師是因為膽小,一朝傷足,就不敢再出門了嗎?事實並非如此,而是因為樂正子春在受傷後想到了曾子所傳授的孔子教誨:作為子女,應當懷著敬畏之心對待自己的身體,舉手投足都不要忘記父母,因此走路的時候,要走大道不要走小路,渡河的時候不要坐小船,以免遭遇風險。因為子女所遭遇到的任何損傷,都會令父母揪心。

樂正子春這一次的傷腳事件,可能就是因為自己的疏忽,譬如出門走得太急,鞋子沒有穿好,沒有走平坦直道等原因導致的,如果他能夠更加細心謹慎地行事,就不會出現這樣令父母感到憂心的事情了。因此,樂正子春的憂慮是對父母的愧疚和對自己疏忽的自責。

可以看到,古代人對於“身體”有著和我們今天非常不同的理解。在宣揚自由和個性解放的今日,我們的身體是屬於自己的,可以完全由著自己的意願主宰它。

但古人不這樣看。或許是由於醫療技術不夠發達,父母生養孩子的艱辛不易,讓古人意識到,我們生命的獲得,全賴父母賜予,我們的身體也是出自父母的身體,因此,古人有“身者,親之遺體也”的說法。重視自己與父母之間的血脈關聯,這是中國古人對於父母生養之辛勞的一種珍惜和感恩之情。

版權聲明:本文為騰訊儒學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敬請關注騰訊儒學微信公眾號“ruxue_qq”,收看更多精彩文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