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父母重視寶寶的清潔護理,這三個部位,看似簡單,卻易損傷失誤

一、寶寶耳垢護理

針對很多寶媽而言,寶寶的耳垢有害的,會用牙籤、棉花棒、耳杓等物品幫其掏出,不能有一絲殘留。耳垢並非一無是處,它如同耳道的「門神」,防止小蟲子、顆粒物進入到耳道,另外,耳垢還具有消聲作用,用來減輕聲波對耳朵的衝擊,對鼓膜起到保護作用。由於寶寶聽力發育不完善,所以,耳垢的保護更為關鍵。另外,耳垢的油膩性也可發揮一些效果。嬰兒在洗澡時,倘若耳朵不慎進入水分,耳垢可有效避免髒水浸入耳道,防止感染。因此,一般情況下,寶媽不要強迫性清潔嬰兒的耳垢。

但是對寶寶的耳廓、耳後進行清潔衛生還是有需要的。可馨育兒說,寶媽可在寶寶洗澡時進行清理,把布打濕後,把嬰兒外耳道擦拭乾凈,洗澡後使用乾燥的棉棒,在嬰兒的耳孔外轉一圈,清理水分、穢物。

二、寶寶鼻屎護理

有的寶寶在睡眠時會有打呼嚕的現象,嬰兒的鼻子被分泌物堵塞了,寶寶若鼻塞或整個晚上睡不好覺,由於成年人鼻子不通進,可以擤鼻子,但寶寶還不具備這個能力,需要大人幫忙清理。

家長如何幫寶寶清理鼻屎

倘若鼻屎能直觀看到,可使用嬰兒棉花棒侵點水,或使用嬰兒油潤劑之後把鼻屎取出。對嬰兒的鼻子使用溫熱毛巾進行熱敷,鼻黏膜遇熱就會收縮之後,鼻腔就會更順暢,原來黏稠的鼻涕遇水後就會化成水分流出。倘若鼻涕較稀薄,也可用吸鼻器,把鼻涕吸出來。

三、寶寶指甲護理

家長平時也要注意對嬰兒的指甲進行護理,指甲太長會抓傷自己的皮肢和臉部,而指甲也易藏入汙垢,或許會抓傷皮膚而引發感染。

嬰兒剪指甲要選擇適宜的工具,最好是弧形的前部的鈍頭小剪刀或者指甲鉗。給嬰兒剪指甲時,家長要把嬰兒的小手固定牢,防止小手亂動而受傷。指甲鉗隨指甲邊緣的一處,沿指甲的自然彎曲小心修剪,一定不要用剪刀緊貼指甲尖部,避免把指甲下面的嬌嫩皮膚劃傷。修剪完成後,可檢查下指甲緣部位,有無方角或尖刺,若有需要修剪為圓弧形。

最後,家長給嬰兒清理耳垢、鼻屎、指甲時,看似簡單的動作,若損傷失誤,易致寶寶哭鬧甚至受傷。所以,家長千萬要當心,多點耐心,注意輕柔行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