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華米OV在歡呼5G同時,打響的卻是一場守城戰

5G搶發、折疊屏、在線互動遊戲、視頻互動……為了迎合5G到來的節奏,各大手機廠商無不抖擻精神,各種開胃“大菜”紛至遝來。但是喧囂的背後,真正呈現出來的,卻是一輪堅壁清野的守城戰。

5G時代的到來,已經被所有手機廠商視為行業的一輪洗牌。所有場內玩家都嚴陣以待,在各種角度、思路、戰術上迎合5G,唯恐被趨勢落下。

在上個月巴塞隆納的MWC2019上就可以看出,全球通訊領域的知名企業都在做前瞻性的技術積累,頭部手機品牌更是陸續發布了基於5G標準的相關產品和應用。但是,對於身處5G元年的普通大眾而言,5G確實仍有相當長的一段距離。

因此,圍觀群眾更多是看看熱鬧,但嘗鮮者寥寥無幾。而在5G背後那些突破性的新技術應用落地前,各大廠商們面對換機頻率的降低、用戶整體的觀望,又在朝著哪些方面暗自發力呢?

一年時間的混沌期

時至今日,我們縱觀移動通信市場的發展歷程,從最初的1G、2G時代到如今成熟的4G市場,每一次迭代都同時伴隨著巨頭的興衰,曾經的摩托羅拉、諾基亞、到如今的蘋果、三星都是興衰的見證者。所以,我們從不懷疑5G時代對於移動通信市場而言,將是一次徹底的大洗牌。

當2019年5G元年到來後,更為具體的落地應用也被廠商反覆論證,無論是對手機市場本身,還是loT(物聯網),甚至VR、AR、自動駕駛等領域,都是一次充滿商機的挑戰。但是這次洗牌什麽時候才能真正落地?哪些方面才是手機廠商的突破點?

對此,通信行業專家孫永傑對懂懂筆記表示:“從現在5G網絡的建設進度來看,5G技術真正落地最起碼要等到2020年,而且5G相關技術首先會應用在2B領域,面向普通大眾的2C市場短時間之內不會普及。因為現階段5G在2C領域還沒有找到真正的可以落地的使用場景,也沒有與之匹配的應用。至於一秒幾個G的網速對於現階段用戶來說,其實並不是特別誘人。”

另外,雖然5G的基礎設施在快速建設過程中,但是對於國內外各大運營商而言,它們並沒有“捋順”5G時代的盈利模式。以美國市場為例:作為第一吃螃蟹者——美國通信運營商Verizon已經宣布在今年4月1日上線5G網絡,定價方案中最高等級的收費為105美元/月(換算人民幣大約為705元)。以美國手機用戶通常的接受能力來看,105美元/月顯然是大國熟人無法接受的。可以說,增值業務才是運營商的最愛,但是也最難以掌控。

另外,面對5G技術時代的到來,頭部手機廠商的態度也不盡相同。OPPO副總裁沈義人此前就公開表示,普通用戶這兩年沒必要特別期待5G手機,受網絡、消費內容、終端售價多方面影響,5G手機短期內不會大範圍普及。現在的5G手機主要是供廠商展示研發能力、為開發者搭建應用環境以及少部分數位發燒用戶的嘗鮮。

在5G這一革命性的技術落地之前,全球手機市場大概率還會延續增長放緩的態勢。所以,排在第一陣營的大廠依然要守住陣地、靜觀其變。

行業下行,要抓的關鍵是什麽?

中國市場是全球手機大廠的主要戰場。而從第三方調研機構GFK公布的國內手機市場研究報告來看,從2018年第三季度開始,國內智能手機市場迎來量價雙降的轉捩點,整個市場呈現消費分級現象。全年國內智能手機市場銷量降幅達到了13%,這一結果遠超各方預期。

而與5G相關的新產品和新技術元素在2019年仍將處於布局期,手機市場將在2019年進一步加速升級替換,這也意味著行業整體低位運行的態勢會延續到2020年。在這樣的情況下,手機廠商們未來1~2年內的主要策略,是通過現有硬體的創新來尋找新的增長點,而這種創新大多與5G並無實質性關聯。

此前驚歎業界的折疊屏就為整個手機行業帶來了更多的想象空間,我們可以看到包括三星、華為、小米、OPPO甚至TCL等大廠牌都發布了可量產的折疊屏或概念機。另外,據韓國媒體報導,三星旗下的三星顯示器公司,近期已向蘋果、谷歌兩家公司提供了一套7.2英寸OLED折疊屏方案,可能會用於未來的iPhone和Pixel系列新機型研發。

不過,折疊屏這種硬體層面的差異化創新,或需要長時間的研發投入,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現階段的折疊屏絕大多數還處於炫技階段,能夠真正左右各家廠商生存的重點,應該是在供應鏈上。如何把握住供應鏈的供給能力,保持良性的庫存周轉才是最為重要的事情。

早在2016年,雷軍在接受央視《對話》欄目採訪時就表示:“手機行業,只有撐死的沒有餓死的,庫存決定手機廠家的生死。”儘管雷軍以及小米的高層深知供應鏈的重要性,但是從今年小米新品的表現來看,其供應鏈管控顯然沒能達到自己的預期。

在今年初小米9的發布會上,雷軍曾自信地表示,今年小米9能實現現貨供應。不曾想,上市之後不久小米9再次面臨缺貨的困擾。對於小米9目前的缺貨狀況,孫永傑對懂懂筆記表示:“按理說以小米現在的體量、實力和需求量來看,小米在供應鏈方面的話語權應該是很高的,而且雷軍本人非常重視供應鏈,不應該出現這樣大面積的缺貨。”

他分析,目前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就是小米的銷售團隊低估了市場的需求。每一家企業在新品上市之間都會根據各級的銷售團隊提供的銷量預估,來決定第一批訂單的數量,“但是,顯然這次小米沒有做好前期的銷量預估。從而導致出現了這樣的大面積缺貨情況。”

通過對剛剛推出全新品牌iQOO的vivo進行觀察,可以看出目前其供應鏈把控的情況仍較為穩健。目前iQOO新機上市之後,雖然銷量看好,但尚未出現過大面積缺貨的情況。據悉,此前vivo為了加強與供應商之間的關係,采取了和供應商強捆綁的策略,包括與供應商共同開發零組件。另外,即將推出新品牌reno的OPPO,內部對於供應鏈的合作似乎也是信心滿滿,CEO沈義人直接表示新機備貨量將近200萬台。

所以,相較各種5G新機以及折疊屏、柔性屏的炫技,有準備的廠商們更注重把控好供應鏈,確保應有的出貨量。供應鏈一眾玩家關注的不是5G,而是穩定的出貨量和現金流。

IoT將成為新的增長良藥

手機產品本身之外,IoT(萬物互聯)則是5G時代另一個重要的方向。打造屬於自己的IoT生態,並將用戶拉入其中從而實現對智能手機和IoT設備的雙向刺激,進而產生變現手段,似乎也成為部分手機廠商努力的方向。

在IoT生態中,扮演智能家居生態控制中樞的智能語音助手,已經成為最重要的一環。目前我們可以看到,雖然不是所有手機廠商都推出了自有品牌的智能音箱,但是有實力的手機廠商都推出了自家的智能語音助手。

目前在消費端IoT市場中,小米是最具代表性的企業之一。依靠大量的生態鏈企業所提供的智能IOT設備,小米目前搭建了消費端較為成熟的IoT生態。小米之外,華為、三星、蘋果等手機廠商也都在不斷豐富自身的IoT生態。就在剛剛舉行的AWE上,華為就宣布了華為IoT生態戰略。其目標是全面升級全場景智慧化戰略,通過HUAWEI HiLink鏈接起所有合作夥伴的智能設備,共同打造IoT生態戰略平台。而另外兩家頭部企業+OPPO和vivo,則選擇了通過加入IoT開放生態聯盟的方式,聯合科沃斯、陽光照明、極米科技等家電廠商共同打造生態聯盟。

可以預計,隨著5G在一年後的逐漸落地,屆時VR、AR和MR等虛擬現實技術也會融入其中,逐步實現從互聯網生態向物聯網生態環境的轉變。而現在幾大互聯網巨頭加速推進旗下智能音箱走入家庭,甚至是采取大力補貼的手段,既是為了促進相關產品的銷量,也是為了未來的IoT大棋布局。只不過,頭部手機企業在搶佔這個IoT入口方面,似乎更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

微信關注公眾號“懂懂筆記”每天第一時間為您奉上最新最熱的科技圈資訊~

多年財經媒體經歷,業內資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眾多,信息豐富,觀點獨到。

發布各大自媒體平台,覆蓋百萬讀者。

《小米生態鏈戰地風雲筆記》、《微信思維》、《微信力量》三本暢銷書的作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