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科創板明日開市!該買誰?怎麽買?

作者 | 李攸寧

編輯 | 繆凌雲

來源 | 首席科創官

明天(7月22日),科創板將正式開市!

2018年11月5日到2019年7月22日,從宣布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製到科創板正式開市,共歷時259天。

這是中國資本市場推出時間最快,籌備耗時最短的板塊,號稱火箭速度。

首批25家企業也將正式亮相,數千萬投資者摩拳擦掌多時,隻待當日一搏。

簡單回顧下科創板誕生進程:

2018年11月5日,宣布在上交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製。

2019年3月1日,證監會發布《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管理辦法(試行)》等文件,上交所頒布相關細則。

2019年3月18日,上交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系統正式開始接受發行人申請。

2019年6月5日,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員會召開第一次審議會議,審議通過微芯生物、天準科技、安集科技3家企業上市申請。

2019年6月14日,證監會同意華興源創、睿創微納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

2019年7月22日,科創板首批企業上市交易。

交易方式大不同

與主機板、中小板、創業板交易規則相比,科創板交易規則有了較大改變。

最受人關注的自然是前5個交易日沒有漲跌幅限制,第6日開始為20%漲跌幅,上市首日即可融券。

作為A股市場沿用了20多年的漲跌幅限制,打破它並不容易。關於漲跌幅限制對市場有什麽影響,或許可以以史為鑒。

1990年12月19日,上交所正式開市。

1992年2月18日,上交所取消延中實業和飛樂股份漲跌停限制和流量控制,實行自由競價,於是兩隻股票出現快速上漲。放開股價當天,延中實業股價上漲70%,飛樂股份上漲47%。

三個月後,也就是1992年5月21日,上交所漲跌幅限制全面放開,上證指數僅用一天時間就從616點漲到了1266點,暴漲105%。

1991年,深交所也開始正式運作,由於成交冷淡,深圳率先開始擴容,並放開股價,不設置漲跌幅限制。

但由於彼時相關規則制定剛剛起步,投資者投資水準、經驗也極為有限,導致市場投機氛圍嚴重,暴漲暴跌之下,股市各種黑天鵝事件頻出。

1996年12月16日,上交所、深交所宣布對上市的股票、基金的交易漲跌幅限制為10%,對掛牌上市特別處理的股票(ST股票)漲跌幅度限制為5%,這一漲跌幅限制一直保持至今。

現如今,在二級市場已經發展了近三十年,經歷過多輪牛熊、制度建設逐步完善、投資者經驗逐步豐富的大背景下,承擔著注冊製使命的科創板即將開板,並在交易前五日重新放開了漲跌幅限制,又會產生怎樣的景象,拭目以待。

與此同時,科創板股票在上市後的前5個交易日還設置了臨時停牌制度。當盤中價格漲跌幅達到開盤價格的30%、60%時,將分別進行一次臨時停牌,單次盤中臨時停牌的時間為10分鐘。

在臨時停牌期間,投資者可以繼續申報,也可以撤銷申報,複牌時對已接受的申報實行集合競價撮合。臨時停牌階段的限價申報不適用2%的報價限制。

科創板投資門檻也有變化。科創板要求投資者滿足20個交易日內账戶資產不低於50萬元人民幣(不包括該投資者通過融資融券融入的資金和證券),且參與證券交易2年以上,方可直接購買科創板股票。

與A股單筆申報股數不低於100股不同,科創板申報股數的起步數為200股,上限各不一樣。具體分為限價申報、市價申報和收盤定價申報三種類型。

且與A股單筆申報數必須為100股整數倍不同,科創板單筆申報只需超過200股,例如201股單筆申報也可以。

賣出時,單筆申報數量需不小於200股,不到200股時,要一次性申報賣出,例如198股就需一次性申報賣出。

然後是交易機制方面,科創板采取T+1的交易制度,這一點與現有主機板市場一樣。

懂了以上這些交易規則,才能在明天交易過程中遊刃有余。

二十五子成色幾何?

作為科創板開板最重要的角色,首批25家企業的股價走勢在明天會如何表現呢?這還需回到企業本身質地層面進行了解,首席科創官幫助大家對首批企業進行了梳理:

首先是募資方面。首批25家企業合計擬募資金額共310.89億元。僅中國通號的募資金額就高達105億元,佔募資總額近三分之一。募資金額最少的是安集科技,為3.03億元。募集資金的平均值為12.4億元。

平均發行價為29.2元。發行價最高是樂鑫科技62.6元,最低是中國通號5.85元。

這些企業2018年營業收入平均值是23.8億元。其中,中國通號以400.1億元營收遙遙領先其它企業;第二名是營收30.4億元的容百科技;新光光電營收最少,為2.1億元。

“巨無霸”中國通號以37.2億元榮登2018年淨利潤榜首,瀾起科技以7.4億元排第二,安集科技以4496萬元的淨利潤墊底。在這25家企業中,13家企業去年的淨利潤過億,佔比約一半。

25家公司中發行市盈率最高的中微公司為170.75倍,最低的中國通號為18.8倍,市盈率跨度較大,平均發行市盈率為53.4倍。

據了解,2009年創業板首批18家公司的發行市盈率最低為40.1倍,最高為82.2倍,平均發行市盈率達到56.6倍,略高於科創板。

在研發投入佔比方面,各家公司的平均值是11.5%。其中,虹軟科技的研發投入佔營收比例最高,為32.42%。其次是中微公司和安集科技。嘉元科技研發佔比最低,僅為3.32%。中國通號的數據比前者略高,是3.45%。

從注冊地來看,這25家公司歸屬於9個省/直轄市,地域以東南沿海為主。其中,北京和上海的企業最多,各有5家公司;其次是江蘇有4家公司;廣東和浙江各有3家;陝西有2家;福建、黑龍江和山東各有1家。

從保薦機構來看,中信建投5.5家(聯合保薦算0.5家),排名第一;華泰聯合3.5家,排第二;中信證券3家,排名第三。這三家券商保薦的公司數量佔首批上市公司的一半。

你有沒有中簽某隻股票?覺得覺誰會是科創板首日交易的最大贏家?歡迎評論區留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