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腸道菌群能影響肝癌發病?

繼今年1月,在《Science》雜誌同期刊發三篇關於腸道菌群影響腫瘤治療論文後,最新一期Science雜誌上,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NCI)研究者再次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發現腸道菌群影響肝臟的抗腫瘤免疫功能,為進一步了解肝癌發病機制和治療策略提供了參考。(Science. 2018 May 25;360(6391). doi:10.1126/science.aan5931)

儘管腸道菌群與腫瘤的研究已開展得比較廣泛,但腸道菌群在肝癌發病過程中的作用研究較少。研究者用了三種小鼠肝癌模型,發現用抗生素治療小鼠,使其某些菌群缺失後,可改變肝臟免疫細胞組成,影響肝臟腫瘤生長,應用了抗生素的小鼠肝臟腫瘤發生較少、較小,肝臟轉移較少。

深入研究發現,抗生素治療可增加小鼠肝臟NKT細胞數量,導致三種小鼠模型肝臟腫瘤生成較少、較小。這種NK T細胞在肝臟中的積聚,是肝臟毛細血管內皮一種名為CXCL16的蛋白表達增加所致。膽汁可控制CXCL16表達,進一步實驗給予小鼠膽汁治療,發現的確可改變肝臟內NK T細胞數量,從而改變肝臟內腫瘤生成。

最後研究者發現,梭狀芽胞桿菌可控制小鼠腸道膽汁代謝,最終調節CXCL16表達、NK T細胞聚集和肝臟腫瘤生成。

很多研究都證實了腸道菌群與免疫反應之間的相關性,該研究特別之處在於不僅發現了一種相關性,而是闡明了菌群影響肝臟免疫反應的確切機制。該研究還發現,膽汁控制人類肝臟CXCL16蛋白表達,儘管這些研究結果比較初步,但提示該研究發現的機制有望最終應用於腫瘤患者。

更多海外醫療資訊,請關注厚樸方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